分享

自称是孙子后裔,10分钟赚450亿美金,孙正义的商业秘籍是什么?

 360QAQ 2021-11-04

2010年,世界顶尖的风投企业“软银”举行成立30年大会。

来参会的都是互联网行业的大佬和巨头们,可大家相互慰问后,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空无一人的讲演台上。稍后,软银的总裁孙正义将会亮相。

孙正义,这个听起来就让人顿生好感的名字,在过去30年里彻底颠覆了日本互联网和通信行业,被誉为“投资之神”。在未来的每10分钟里,他都能赚450亿美金。

不多时,一个小个子的男人走了进来,他其貌不扬,却聚焦了现场所有人的视线。

文章图片1

而他接下来的话,也成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我今天是来做软科未来300年的规划”,在别人都把百年企业当做遥不可及的目标时,孙正义却已经对300年跃跃欲试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说话,他总共用了133张PPT和2个小时的演讲来说明,最后得出结论:人类将要面临最重要的一次“范式转移”,而这场转移将引领未来300年的进程。

这个“范式转移”,就是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信息革命。

文章图片2

而软科将成为这次信息革命中的领军企业,“致力于增加人类的欢乐(joy)”,孙正义抛下重重的承诺,他似乎是一个永远不会感到疲惫的船长,带领软科迎接着风投路上的风风雨雨。

文章图片3

天才型选手:一开始就显露出成功的迹象

孙正义的成功之路,充满了许多让人惊叹的操作,这些操作现在看来只能成为他成功道路上的注脚,却似乎从一开始就彰显出来他的“天才”之处。

读高中的时候,孙正义就对父母提出来要去美国读书,家里穷、没有钱,他也坚持要去。

文章图片4

最后,他答应父母读完书就回国,这才得到允诺。而他到了美国后,立刻创下了最快完成高中学业的记录,短短三周时间,他就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

老师知道后,不敢置信,但还是同意了他报名参加高考的申请。

结果,孙正义就真的走进考场,不过,很快,第一个难关就出现了。因为英语底子薄,所以孙正义根本连题目都看不懂,更不用说去作答了。

不过,这并没有难倒他,而是激发了他不服输的斗争。

他立刻向学校申请特殊待遇,允许他翻看日英词典,并延长考试时间。校长不同意,他就打电话找州议员,议员也不敢做决定,最终他的申请转到了州长手里。

州长可能是欣赏他的勇气,所以欣然同意了,而孙正义也这样顺理成章地完成了自己的高考,并以数学、物理成绩接近满分的成绩被圣名大学录取了。

文章图片5

而火速升入大学的孙正义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折腾”,他在学校里承包食堂,开设“孙食堂”,还给自己定下未来50年的人生规划:

“20岁,开始创业,向世界宣告我的存在;

30岁,赚够千亿日元(十亿美元)的种子基金,用于投身伟大事业;

40岁,成为第一;

50岁,赚到一兆日元(百亿美元);

60岁,退休,把事业交给接班人。”

“做规划”这件事,似乎经常会出现在孙正义的人生版图中,他不是一个会随波逐流的人,而是非常明确自己当下要做什么,并且未来要达成什么目标。

既然规划已经确定下来,那么接下来就要开始行动!

比如,想出创业的点子。他最常用的方法就是“5分钟思考法”,在5分钟内进行头脑风暴,想出一个新发明,而且每天坚持。

这就相当于每天想一个赚钱的点子一样,恐怕没有人能够完成,可孙正义做到了。

他的思考方法也很独特,首先,他会收集问题,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提出疑问,找出改进的办法,并将这种方法提炼成创意,像设计六级形的笔、带漏斗的牙刷等。

其次,他会逆向去思考,假设同一件东西被不同的人去使用,会出现什么问题?像色盲症患者就分辨不出来红绿灯,可如果灯有不同的形状,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最后一种,也是最体现创造力的,就是随机组合。孙正义会将现有的两个、三个东西组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物件,像把音乐盒和闹钟结合起来,就会创造出音乐闹钟。

文章图片6

从这些思考中,孙正义迅速积累了大量的创意,也为后期的厚积薄发埋下了伏笔。

其实孙正义的成功迹象早在他学生时代就显露出来,看事物、想问题与众不同的角度,以及堪称“自虐”式的自我修炼,都像是他成功的前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文章图片7

首战告捷:软银应运而生,200万投资雅虎

孙正义的第一次创业试水,是把自己随机组合的创意卖给了当时日本电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夏普。

文章图片8

他从自己250多个发明创意中挑出来最得意的一个,电子翻译机。顾名思义,就是将英语的单词输入进去,然后用合成人声念出日本对应的词组,同理,日翻英也是可以的。

而为了发明这个翻译机,孙正义依然发扬了自己“厚脸皮”的优点。

他找遍了学校物理系和计算机系知名教授,请他们帮忙提供技术,然后又找来一个学生做企业管理,就这样东拼西凑的一群人竟然还真的把电子翻译机给鼓捣出来了。

有了产品,就好办了。孙正义亲自去做说客,和日本几乎全部的电工厂商联系,然后上门介绍产品,被拒绝了也不气馁,继续找下一家。

就这样,他找到了最后一家,夏普。双方一拍即合,当即签下了1亿日元的合同。

文章图片9

孙正义并没有被这个数字吓到,相反他对自己的创业信心更足了。不过,这时他内心深处萌生出一个更严肃的问题:我未来要做什么?

他不像任何一个急功近利的创业者,在赚到第一桶金时,就忍不住“放水”,而是用超乎寻常的冷静与自持,思考着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于是,他在纸上写下:

  1. 该工作是否能使自己持续不厌倦地全身心投入,50年不变;
  2. 是不是有很大发展前途的领域;
  3. 10年内是否至少能成为全日本第一;
  4. 是不是别人可以模仿;

对照着写下的这些标准,他整整花了1年半的时间寻找,在此期间,他几乎什么都没有做,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可他耐得住性子,光找资料就可以一周不出门。

而经过深思熟虑后,孙正义终于确定了自己要从事的行业——计算机软件经销商。

目标一确定下来,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再每天拿着数据研究个不停,而是立刻先去注册了一家公司,也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软银(softbank)。

文章图片10

而孙正义算无遗策的投资能力,体现在对雅虎的“押宝”上。

当时的雅虎可没有如今的风光,仅仅是两个斯坦福大学的辍学生“过家家”弄的小网站,甚至都没有什么人关注,更不要说在上面投资花钱了。

不过,孙正义不在乎他们俩有没有名气,而是和两人促膝长谈了半小时。

谈完之后,孙正义直接提出给两个人投200万美金,并且不需要任何当下的收益分红。一年后,他继续加投了1亿美金,这次他的条件是雅虎33%的股权。

最终,事实证明孙正义的判断是正确的,不到5年,雅虎的市值就超过了1250亿美元,孙正义不出意外地赚了个盆满钵满。

文章图片11

那么,孙正义真的是靠运气,或者是“神机妙算”吗?

答案并不是,一切都源于他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尽管雅虎还尚在襁褓之中,但对世界大势的敏锐觉察赋予了孙正义“预知未来”的能力,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人。

文章图片12

封神之战:投资阿里巴巴,一跃成为顶级投资人

孙正义的传奇并没有止步于此,相反,他的生意却越做越大。

在预估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后,孙正义开始关注中国的企业。因为祖籍在中国,所以孙正义对中国的感情也很深,他常常自称自己是孙子的传人。

甚至,他还独创了一套企业经营管理的“孙孙兵法”。

文章图片13

兵法有25个字,“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火山海”,说的是企业要树立“天下第一”的目标,洞察时势潮流,考虑攻守均衡。

其中“顶情略七斗”是他最重要的经营兵法。“顶”就是高瞻远瞩,掌控全局,要有顶层设计思维;“情”就是彻底掌握重要情报,了解全面;“略”就是确定长远战略目标,做事要有张有弛有法度;“七”就是具有七成把握就出手;“斗”就是立即采取行动。

这五条法则,几乎囊括了软银的投资之道,也是孙正义最成功的的“锦囊妙计”之一。

他运用这五条法则精准地发现了中国互联网的商机,并且预测到中国未来互联网将要迎来迅猛的发展势头,于是在马云找上门时,他就当机立断投资了阿里巴巴。

文章图片14

这次的投资比雅虎还要多,孙正义直接给出了4000万美元的报价。

这下子不仅阿里巴巴慌了,连马云自己也有些琢磨不透,这个名为“正义”的男人是真的一时头脑发热,还是真的为此精打细算了呢?

不过,孙正义并没有解释。在两方互不相让的交涉下,最终软银将2000万美元的投资额给到了阿里巴巴,孙正义自己也成为了阿里巴巴的股东。

而事实再次证明孙正义押对了宝,到2019年为止,阿里巴巴的市值突破2400亿美元,单计算收益,孙正义就已经超过了670亿美元。

文章图片15

经此一役,孙正义一跃成为世界顶尖投资人,他所带领的软银更是风头无两,成为时下最热门的风险投资企业。

身为投资人,孙正义现在依然活跃在投资行业领域,他相继投资了OYO,Uber,WeWork等企业,并且还继续朝着自己的50年人生规划目标迈进。

文章图片16

如今的他已经64岁了,距离他设定的60岁退休目标已经超过了4年,不过孙正义明白,人生也并不总是按照规划走的,对于未来,他还有很多想法。

在最大的“范式转移”来临之前,他要自己担任船长,直到让软银在这场300年的变革中继续保持高速航行,一路驶向引领人类信息革命的彼岸。

而他自己则继续书写着商界“小诸葛”的传奇,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发挥到极致。

文章图片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