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里的嫂子们,惹不起小姑子,却有两处院落,主弱奴强

 姜子说古书 2021-11-04

  题:怡红院的婢女能够指挥平儿,未出阁的姑娘,身份为啥比王熙凤还高一头?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怡红院的丫鬟有很多,袭人是个贤惠的老好人,晴雯是个眼力劲极好的丫鬟,她见赵姨娘和芳官几个戏子闹得不可开交,悄悄地就派遣春燕回了探春。

  那么,晴雯为啥自己不去回报管事的人,却让小丫鬟跑腿呢?因为,这些大丫鬟都要留下来贴身服侍主子,跑腿的事,本来就归小丫头们负责。

  看官听说,袭人一向以贤惠示人,晴雯则是个急性子,凡事等不及,效率也高,与袭人和晴雯不同,麝月和秋纹等婢女,多半直接以势压人。

  《红楼梦》故事里,春燕的娘要在怡红院管教女儿,当着贾宝玉的面,还口出狂言,觉得自己有理,麝月当场就吩咐小丫头去喊管事的人了。

  麝月又向婆子及众人道:“怨不得这嫂子说我们管不着他们的事,我们虽无知错管了,如今请出一个管得着的人来管一管,嫂子就心服口服,也知道规矩了。”便回头叫小丫头子:“去把平儿给我们叫来!平儿不得闲就把林大娘叫了来。”

  看官听说,平儿是贾琏的房里人,是王熙凤的丫鬟,身份地位极高,又是个管事的丫鬟,经常替王熙凤拿主意,就如李纨说的,平儿是王熙凤的一把总钥匙。

  李氏道:“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作什么。”

  然而,麝月身为怡红院的婢女,却能够指挥小丫环去吩咐平儿给自己办事,甚至于大观园里的女管家,林之孝的妻子林大娘,麝月也敢独自做主,让她老人家跑一趟。

  换句话说,平儿其实代表的是王熙凤,贾府这些未婚的公子、小姐,他们房里的丫鬟们,尚且有指挥大观园管事者的能量,更别提他们本人了,姑娘们是娇客,她们的身份,比管家奶奶王熙凤更加高贵。

  《红楼梦》故事里,怡红院是比较特别的,晴雯要撵坠儿,宋嬷嬷让晴雯给婆子们留点脸面,晴雯便让她问贾宝玉去,宋嬷嬷去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晴雯道:“你这话只等宝玉来问他,与我们无干。”那媳妇冷笑道:“我有胆子问他去!他那一件事不是听姑娘们的调停?他纵依了,姑娘们不依,也未必中用。”

  怡红院如此,二姑娘贾迎春房中亦如此,因为主子是个凡事无所谓的人,乳母和丫鬟便常常自己出头,倒凡事做起来主来,其他房中的姑娘倒是有主见的,乳母和丫鬟们也都服服帖帖。

  《红楼梦》故事里,赵姨奶奶的兄弟赵国基没了,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实际管家人,打发平姑娘说话来了,正逢赵姨娘来找女儿贾探春索要额外的帮衬。

  赵姨娘面对平儿,只有陪笑让坐的份,毕竟有求于人,然而,贾探春却并不给王熙凤和平儿面子,对王熙凤因为贾探春的缘故,有意讨好赵家的行为,并不领情。

  平儿笑道:“奶奶说,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恐怕奶奶和姑娘不知有旧例,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夺着,再添些也使得。”

  探春早已拭去泪痕,忙说道:“又好好的添什么,谁又是二十四个月养下来的?不然也是那出兵放马背着主子逃出命来过的人不成?你主子真个倒巧,叫我开了例,他做好人,拿着太太不心疼的钱,乐的做人情。你告诉他,我不敢添减,混出主意。他添他施恩,等他好了出来,爱怎么添了去。”

  看官听说,三姑娘贾探春的话,信息量很大。首先,王夫人是个大善人,凡事以和为贵,不计较;其二、王熙凤有意讨好贾探春,三姑娘一眼看穿,她大公无私,并不领情;其三、出兵放马,背着主子逃出命来过的人,分明是说焦大。

  作者用来反讽赵姨娘,真是绝妙。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谁知自杀自灭四个字,竟是如此用法。

  探春面有怒色,不是寻常状态,为何?谁知赵国基是何国之国基?一篇秦姬驱赵女文章,就此隐匿不见。平儿不敢以往日喜乐之时相待,只一边垂手默侍,三姑娘却并未就此罢休。

  探春一面匀脸,一面向平儿冷笑道:“你迟了一步,还有可笑的:连吴姐姐这么个办老了事的,也不查清楚了,就来混我们。幸亏我们问他,他竟有脸说忘了。我说他回你主子事也忘了再找去?我料着你那主子未必有耐性儿等他去找。”

  看官听说,贾探春一肚子气,没人煞性子,正要拿王熙凤出气去,却是为何?仅仅只是因为小姑子的地位比嫂子高吗?

  荒唐无稽!在古代,人们讲究的是长嫂如母,若说王熙凤有义务疼爱小姑子们也就罢了,小姑子们只有接收嫂嫂们教导的份,如何王熙凤在贾探春面前,尤氏在贾惜春面前,都低了头呢?平儿是这样解释的。

  平儿忙欠身接了,因指众媳悄悄说道:“你们太闹的不象了。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他。果然招他动了大气,不过说他个粗糙就完了,你们就现吃不了的亏。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你们就这么大胆子小看他,可是鸡蛋往石头上碰。”

  最后,众婆子把责任推给倒三不着两的赵姨娘,平儿却说这些婆子素日那眼里没人,心术利害,就是王熙凤那般厉害,心里也不算不怕她们,又说王熙凤的众多姑子里面,只单畏贾探春五分,让众人小心伺候着。

  贾探春是庶出的姑娘,王夫人如何也得让他一二分?按照古人的规矩,当母亲的,当嫂子的,绝没有怕小姑子的道理,只能说,一则贾府的这些小姑子行的端做得正,凡事光明磊落,没有人敢驳她们的,二则书中有隐笔,有时空隧道,几个姑娘的身份血统,还真不是这几个嫂子能比的。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