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郑信平||喝酒猜拳(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1-11-05
    主编:非   


我喜欢看香港邵氏电影,不为别的,就是感觉有那么回事,是那么回事。特别是古装的,看后颇觉编剧和导演都是深深钻研过中国历史,对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是熟透掌握了的,他们在将传统文化民间化俗世化上作出了影视方面的探讨。暂且撇开功过是非,就这个创新,在当时,也是独一的。邵氏的古装电影,凡能找到的,我几乎都看过了,有些是一再重看,有如《亮剑》《西游记》般都有次次新的感觉。爱屋及乌,邵氏的其它电影在能找到时,也是不放过的,受益匪浅。
周末,没事,连看了好几个邵氏电影,其中的《天师撞邪》印象颇深,也随着电影的播放,数次哈哈大笑,爽极。里面有个醉道人和游白云猜拳喝酒的情节,很是有趣,醉道人为了喝到酒,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故意屡屡输于游白云,得偿所愿(喝到酒)。
酒,这个杯中物,古往今来赞美者有之。无酒不成席;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今日酒灌肠,天塌又何妨;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逢知已千杯少;酒取走醉酒智者的智慧,使圣贤之士嬉戏,使不苟言笑之人微笑。
酒,使每天的生活更加舒适,不那么仓促,不那么紧张,使心胸更加宽广。不是有酒品如人品的话语么?不假!喝了酒,你就会睡得香,睡得香,你就不会犯错,不犯错,你就会被救赎,因此,喝酒就会被救赎;深锁的愁眉唯有酒能疏润;一瓶酒应该被分享,我从未见过吝啬的爱酒者。
借酒浇愁者有之。酒伴的是孤独,是寂寞;酒不醉人人自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醉后才发现,只是少了身边的那个人;酒,让我想起了你,而你却忘记了我;醉人不外花共酒,花是丽人酒是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借酒以警示提醒的有之。酒不可过量,话不可过头;生活要对手,吃酒要过口;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久酒成醋,久粪成土;酒肉朋友遍天下,患难相助无一人;酒后狂言醒后迟;贪酒伤身,贪色伤命;做酒靠酿,种田靠秧;酒能成事,酒能败事;酒以成礼,过则败德;酒乱性,色迷人。
酒更是文人雅士的日常必备品。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酒之于诗人如骏马添翼,饮水者只能得到小马驹;酒是瓶子里的诗歌,是世界上最文明的东西;酒带来的欢乐是短暂的,如同一出芭蕾舞或音乐会一样,但酒能鼓舞人生,并给予生活莫大的欢乐。
酒更是老百姓家里来客人时桌面上必不可少的尤物佳物,谁叫我们是礼仪之邦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还有大母鸡大肥猪(的肉来待客)呢。
有的人会说无食烟茶酒,活到九十九。在我看来,过得如此清淡,即使活到九百九,又有什么意思呢。当然像竹林七贤尤其是嵇康那样的,未免过了点,或者是像殷纣王那样的池酒林胾(zhēn),更不可取,好在这于我等小百姓挨不上边,说了也白说。做做陶渊明式的玄酒瓠(hù)脯,或者郦食其类的高阳酒徒,也未尝不可。可要是做成了唐元稹《三遣悲怀》所写的“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用金钗换酒喝,则是太落魄了。还有更差劲的,若是被人骂成酒瓮饭囊(酒囊饭袋),就真的一文不值了,我想没人愿意这样的吧。最好是做个被“载酒问字”的人,常有人登门求教,多好,这确是快意得很哦,可是要靠自身勤奋努力,好学上进才得行。
想到前些年农村盛行的喝酒之风,这是好客的表现,如今没有了,甚是可惜。因为醉酒之后可能的后果,现在很多人都往金钱上靠了,主家担心过于好客之心,只有点(斟)到(一定量)为止了。早些年一个老乡,他父亲酒后回家,过水沟时踩空跌落沟底,脑袋磕到石头而过世了,自己兄弟们料理后事,没有找人家的麻烦,要换到现在,岂不拿钱来才能了事?这才是明事理的人。
那时的乡人朴实,到我家来吃饭,不喝醉你,说明我家酒不醇,人不热情。尤其是正月里有新婚的夫妇到亲戚家拜年的,(老)新郎更是跑不了,不醉的话,亲戚家的猪就养不肥。这是我们那的风俗,好客到连家养的猪仔都拉上了,可见其程度。为了来年吃到肥嫩的猪肉,新郎不醉才怪呢,心里过意不去嘛,二则主家也不放过。往往一个正月下来,虽然天天地好酒好肉,新郎基本上还是要瘦一圈的,因为酒肉都穿肠过了,好多还是从原路返回,给了那些待增肥的大小胖猪仔们。经常能看到那些餐后的猪仔在墙根边暖阳下东倒西歪,站立不住,哼哼唧唧呢,连它们也喝(吃)醉了。
要想灌醉新郎,单喝可能醉不了,那就来猜拳吧,我们那叫“吆山”,手指头上见高低,我们常说“你的山比我高么”,有不服义。但即使是再海量的,也吃不消打通关,和不断增加的上阵人员的掺和比划。
我们知道,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由此衍生出多种饮酒习俗,如饮酒时行酒令,但太高雅了,只能在文人雅士中流行,老百姓还是觉得以手指来笔划更直接和简单,省时又省力,这种方式就是猜拳。它源于唐代的“手势令”,又叫划拳,即两人同时伸出一只手的手指,并各说一个数,谁口中说出的数等于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就算赢,输的人喝酒,往往有个用调羹勺酒的,兼做裁判。
猜拳是酒席间助兴的绝好游戏,方便,谁都有手指头,也简单,指头数相加,一目了然。由此古已有之,像《水浒传》第一○九回有“其中有几只船,放于中流。猜拳豁指,大碗价吃酒”。《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有“六老爷要猜拳,输家吃酒赢家唱”,都是明证。
 划拳时喊出的数,从零到十,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典故呢,且都很吉祥,这是古人智慧体现于生活的绝好例子。
我们那开拳时双方要各伸出大拇指,同时喊出“全福——好”,“全福”是前缀,带出“好”来,意即两家都好,为祝福意。然后才是进入竞争性的猜拳环节。
猜零时,喊“宝对”。即双方都握拳不伸手指。唐朝时的银钱叫“开元通宝”,宝指代财富。猜拳时紧握拳头,即财不外露。
猜一时,喊“一定翘”。唐代杜甫《高都护马行》里有“与人一心成大功”,代表了祝酒人诚心敬酒,同心共饮的美好心愿。
猜二时,喊“两家好”。表示与喝酒对手的相亲相近。
猜三时,喊“三星高照”。指福禄寿三星降临对手,是祈福又祈寿的好话。
猜四时,喊“四鸿喜”或“四季发财”。“四喜”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和四季发财一样,也是祝福的话语。
猜五时,喊“五魁首”。古人科举会考考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五魁首则是祝福对方功名上夺得魁首。
猜六时,喊“六六顺”。《左传》有“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以此表达敬天悯人之情。
猜七时,喊“七巧”。相传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就会相会。民间妇女会穿针引线,斗巧取胜,祝贺织女喜会牛郎。有祝福爱情丰收,家庭美满的意思。
猜八时,喊“八匹马”或“八仙过海”。相传周穆王有八匹骏马,曾在昆仑山瑶池与西王母诗酬谢唱,可见骏马宝贵。八仙则是借用“八仙庆寿”的祥瑞,祝福朋友与家人。
猜九时,喊“快久(酒)”。《史记》有“建久安之势,成长久之业”,取“久长”作典故,已即相聚时美酒不尽。也有劝对手“快喝酒”的意思。
猜十时,喊“全家好”或“全福”。祝福对方全家好,一生幸福美满。也有祝福自己的意思。
如今,酒逐渐退离了视线,酒文化也渐渐淡然了,这些有关酒的语词,古人的,今人的,中国的,外国的,肯定也会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只有那些文学爱好者,才会重拾起他们,从文字上摩挲它们,揣摩它们。而这些有关酒文化的民俗习俗,特别是猜拳时的祝福语,更是知之者要越来越少的。遑论行酒令了。

           

                        (2021年10月26日)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