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节 地震的形成机制

 地震和火山探秘 2021-11-05

地震,地壳运动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引发的一种大地震动现象。虽然地震属于一种突发性地质活动,具有相当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它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资料显示,构造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的碰撞地带,其地质结构为汇聚型边界。在板块构造学说中,汇聚型边界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俯冲边界,二是地缝合线。根据板块学说理论,美国地震学家里德把地震活动和板块运动联系起来,认为地震是地壳岩石层断裂错动,产生的一种弹性回跳效应。

与板块学说的观点不同,笔者研究认为,地壳的板块碰撞只能形成一种汇聚型边界,即俯冲边界,不会形成地缝合线。地震发生在俯冲边界,地震的形成与地下岩浆流的作用有关,具体阐述如下:

俯冲边界由上仰板块和下潜板块组成,两块板块交叉重叠在一起。在板块碰撞的交汇地带,上仰板块向上仰冲,下潜板块向下俯冲,构成唯一的汇聚型边界。伴随着板块运动,下潜板块不断地向地幔深处延伸,最终演化为舌岩体。在舌岩体的形成过程中,下潜板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弯折成弓形,导致板面发生张裂,即舌岩体弓背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V型裂隙。也就是说,舌岩体自诞生的那一刻起,从根部就已经开始张裂,与板块母体处在一种半连接状态。舌岩体从地壳岩石层衍生出来,像倒置的山脉一样,悬浮在地幔物质流动的海洋之中。

地幔中的流体物质存在着对流循环,上、下地幔流体物质对流运动组成了一个环流圈。舌岩体位于上地幔的顶层,又称软流圈;软流圈中流体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由赤道、低纬度区向高纬度区方向流动,即北半球的岩浆流由南向北流动,南半球的岩浆流由北向南流动。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水、大气等流体性质物质,在由低纬度区向高纬度区流动时,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它们的运动方向将偏离始发时的经线,其运动轨迹是一条弧形曲线。同时,流动的海水、大气还会发生水平旋转,在北半球形成逆时针漩涡,在南半球形成顺时针漩涡。软流圈中的岩浆流同样遵守这一规律,它们将以涡旋运动的方式,由低纬度区向高纬度区流动。据此推测,当岩浆流流经汇聚型边界时,将围绕着舌岩体发生旋转,形成一种以舌岩体为中心的岩浆流涡旋。由于岩浆流密度较高、流速较慢,与表层熔融的舌岩体粘滞在一起;因此,旋转的岩浆流会通过摩擦力把能量传递给舌岩体,对舌岩体产生扭旋作用。

岩浆流的扭旋作用效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扭旋力小于舌岩体的结构强度时,将使舌岩体发生扭曲变形,连带板块母体发生同类现象。第二阶段,当岩浆流扭旋力产生的势能积累超过舌岩体的结构强度时,舌岩体就会在最薄弱的V型裂隙处断裂并脱落,与板块母体分离。这时,浸没在地幔中的下潜板块就会产生弹性回跳现象,由此引发地壳岩石层产生震动,这就是我们感受到的地震。

在软流圈之中,下潜板块向下俯冲运动,属于地壳板块运动的一部分;而岩浆流由低纬度区向高纬度区的流动,属于地幔环流的一部分,它们分别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运动。下潜板块悬浮在岩浆流上,如同河流中行驶的小船,将产生以下三种作用效应:

(1)当下潜板块与岩浆流同方向运动时,顺水推舟,岩浆流对下潜板块运动产生推动作用;其结果是,下潜板块在水平方向上将极大限度地向前延伸,距离板块边界较远处发生弯折和脱落。这类地震的特点是,震源较浅,舌岩体横向分段脱落,所引发的系列性地震,其震源位置坐落在一条直线上,表现为连环地震。

(2)当下潜板块与岩浆流反方向运动时,逆水行舟,岩浆流对下潜板块运动产生阻碍作用;其结果是,下潜板块在距离板块根部不远的地方就开始发生弯折,以极大的倾角向软流圈深处延伸,直至发生断裂和脱落。这类地震的特点是,舌岩体纵向自下而上分段脱落,震源由深至浅呈带状分布,组成深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浅源地震系列性地震。

(3)当下潜板块的运动方向与岩浆流方向相垂直时,岩浆流从下潜板块两侧流过,随后形成岩浆流涡旋,对下潜板块产生扭旋作用;其结果是,将引发大质量的舌岩体脱落。这类地震的特点是,所引发的系列性地震密集,主震震级较高,表现为强震。如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的9.2级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地震。

简言之,地震发生在地幔软流层之中,是向下俯冲的下潜板块前端岩体脱落,引发地壳岩石层产生了震动现象。地震的形成与两种因素有关:一是特殊的地质构造,地震只发生在汇聚型边界,在板块碰撞的交汇地带,下潜板块向地幔深处延伸生成了舌岩体,它是引发地震的震源体。二是岩浆流运动,地幔中的舌岩体不会自行脱落,它必须借助岩浆流的作用才能发生断裂,继而导致下潜板块产生弹性震动,岩浆流作用是诱发地震的关键因素。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就是由岩浆流的动能转化为板块的弹性势能而来的,这就是地震的形成机制,在此,把这一理论推断称之为舌岩体脱落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