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金·赵秉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 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 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 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 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 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 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秋夜月光洒满整片大地,我举起酒杯,对问无际的桂树下的月影:其中是什么东西呢?一叶小船独行在万顷波涛中,四周全是山峰环绕。我拿起船桨击打船舷高唱一曲,嫦娥仿佛要从天而降,挥舞着万里的冰雪。京城尘土千丈,怎能容得下如此人杰? 回首赤壁石旁边,骑鲸的人已经远去,不知过了多少载春秋。长空浩荡,千古之梦,也只得灰飞烟灭。我愿随着东坡,乘着风归去,披头散发。三山在何处?玉箫的乐声吹断了月亮皎洁的光芒。 1、大江东去:词牌名,即“念奴娇”。该词牌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不甚拘平仄。上下阕后七句字数平仄相同。 2、苍苍: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样子。 3、扁(piān)舟:小船。 4、粘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 5、枻(yì):船舷。 6、矶(jī):石头。 7、骑鲸人:本指唐代李白,这里借指苏轼。 8、澹澹(dàn 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9、今古:一作“千古”。 10、麒麟发:散乱的头发。 词的上片以问月起句,虽化用苏词,却亦有新意。他的问月,不是在于探求,而是在于借问月点明作词的时间:秋季的月明之夜。这也正是东坡游览赤壁的时间。随后,作者笔锋一转,由月及人,此情此景,与当年一叶扁舟夜游赤壁的苏东坡极度相似。 下片由“人杰”不得见容“引发到”骑鲸人去“,由对苏轼一生坎坷际遇的深切同情及愤慨,转入自抒悲感。该词虽是和韵之作,但作者借景抒情,借古伤今,与苏轼《念奴娇》之壮美相比,却也是别一番氛围和意境。 |
|
来自: 昵称50319000 >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