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新汤换旧汤

 沉吟先生 2021-11-05

文/沉吟先生

三十年前。

场景一:扶老人过马路、帮卖水果大伯推自行车等好人好事之后。

“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
答:“我叫红领巾。”(黄金必杀句……)

场景二:买东西阿伯多找了1角钱或者2角钱。(卖东西的阿伯算术一向不怎么好,总会出错,不过那时候阿伯都是往外糊涂,现在的卖菜阿伯都是往里糊涂)

“低头看到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就退回去了。” 


然后又是黄金必杀句:我低下头,发觉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 

场景三:忆苦思甜。

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们比起来,我的心里惭愧极了……” 、“五星红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童年过得真血腥……) 


场景四:遇到困难想放弃时。

脑海中忽然闪过张海迪大姐姐的身影,比起她,我的这点困难算什么。(励志必杀句……),还有让人吐血的举例四大名人: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

场景五:歌颂新社会,歌颂新生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场景六:赞扬辛勤的园丁。

×老师撑着给我们上完了最后一堂课。(很多老师就这样被得绝症死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润物细无声,爱情一不小心就转换成了师生情)

三十年后

好像这些都不见了耶。

真的不见了么?其实还在。在哪里?我们叫他——鸡汤文。

三十年前写红领巾的那拨人长大了。

三十年前,红领巾、张海迪独领风骚,而沧桑的三十年后,我的一位朋友、我的一位同学、我的一位邻居、我认识的一位老太太包打天下。

我有一位朋友,BLABLABLA……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毕业就去工厂里上班,BLABLABLA……

我曾在洛杉矶,遇到过这样一位老太太,BLABLABLA……

我们小区有位老太太,七十多岁了,BLABLABLA……

老太太成了重磅武器,杀伤半径覆盖全球。我们的老太太太能了,储得起黄金,炒得了股票,打得过流氓,猴得住广场,现在还调得了鸡汤。不信,分分钟我给你上截图看。



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说气质优雅我信,说身段窈窕,好,我暂且也信。但说身材保持得如同二八少女,我信了你的邪才怪!

两篇文章,两个老太太,一个宋美龄,一个国民党,还真是一时瑜亮。作者应该都有过穿越的经历。

不可否认,鸡汤文是有一些营养价值,在你身心俱疲情绪低落时,捧起来读上两篇,或许暖心,或许醒脑。但这玩意跟盐一样,有个味儿,补足身体需要的钠钾碘就行了。过量了不仅咸得发苦,还对身体有害。

我老婆就特别喜欢鸡汤文,尤其是看到能跟我负面形象挂钩的,一定要发给我看看——你看看人家那位朋友,你看看人家那位同学,你看看人家那位邻居,你看看人家那位老、太、太……瞬间会觉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觉得自己好渣,一坨烂泥扶不上墙,好忧桑。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其实呢,哪有那么多正能量爆棚的朋友、同学、邻居还有优雅高贵的老太太,哪来那么多的明媚春光鸟语花香环佩叮当,都是编出来赚点击量的好不好,正如三十年前红领巾的故事好多是编出来哄老师的。

不过,即便是编,也得横着编到地球另一边的洛杉矶,纵着编回上世纪的民国。

因为,跟我这业余的不一样,人家靠码字吃饭,每天得360°花样翻新煞有介事新鲜热辣换着法儿搬出一堆人来炖汤喂你,于是同学、朋友、邻居甚至退休的老太太都得轮番上阵换料调味啊。

读书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工作的,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少喊点虽远必诛,多谈点升职加薪;过日子,打好油盐酱醋,洗好锅碗瓢盆,足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