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错,方法总比困难多,但执行才是王道

 淡定的恬妈 2021-11-05

最近,群里的妈妈推荐了一本书《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这本书两年前就有朋友推荐过,当时我一门心思的研究蒙氏,研究学科启蒙,所以没太放在心上。直到这次群里讨论这本书,蓁妈还写了很长的心得体会,我不由得好奇,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工具书,是百科书,还是教科书?为何让妈妈们如此推崇。

群里蓁妈对此书的评价:“这是一本让人卸下焦虑,卸下功力,卸下那份恨铁不成钢心情的书。育儿是一场长久战,每一步不得懈怠也不得用力过猛。”

抱着读读看的心理,我打开了这本书。《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这本书是著名主持人王芳的第一本亲子书。她以女儿8年成长经历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方可循。作者以她多年主持儿童节目的经验,分享了很多简单又实用的操作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对新手爸妈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工具书。

全书共61章,每章都是一个小主题,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分享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很多家长关注的话题“习惯问题”,“隔代养育问题”,“熊孩子问题”等,每一个主题都用自己的实操经验分享给家长们实用的方法。相信很多家长看了后,会茅塞顿开,原来解决问题如此简单。

可真的简单吗?对于方法,我始终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也深信“面对困难,我们先去找根源,再去想办法”,但我也时常困惑,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总会反复出现?为什么找到了根源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此书都是些浅显易懂的方法,为何别人可以执行到位,而我却一直在计划,却始终未执行?

我想这也是很多家长的通病,因为忙于工作,忙于事业,忙于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我们活的并不轻松。很多时候,我们也想偷个懒,给自己一点时间,做一些自己的喜欢的事。这本无何厚非,也是人之常情。但或许你一觉醒来,刷个朋友圈,看个公号推文,你就会焦虑。同龄孩子读到牛8了,孩子的同学会两位数的加减法了,就连比孩子小一岁的邻居孩子都能自己穿衣服了。Omg,这个世界太疯狂了,为何会有这么多鸡血的父母,提前学又能怎样?孩子这么小学这些有什么用?以后上了小学也许专注力很差。我们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假装不焦虑的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其实,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我们可以假装对“别人家的孩子”视而不见,也许还会鄙视这些“鸡血家长”,但有一点必须承认,论执行力,你确实不如别人。执行力是一种自愿选择,有时候会给别人一种浪费时间的假象,没有量化考核,没有可行性分析,甚至也不会出现最负面的事情,生活照常进行,太阳依然从东方升起,你的孩子不会因为没有学会字母或者数数而被同龄人淘汰,也不会因为不会背唐诗就被同学耻笑,更不会因为整天疯玩长大就会一事无成。这些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我们经常说爱的对立面不一定是恨,而是冷漠一样。虽然我们并不清楚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甚至会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深渊,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要我们能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这也就是很多牛妈经常说的“每天坚持做好这件事”,就像培养阅读的习惯,没有每一天的坚持,孩子是不会一天就能养成阅读习惯的。

回到“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这本书,作者分享了几十个行之有效的养育心得,都是实打实的干货,是可以立即着手去做的方法。如果你看完这本书,看到了方法,也认可这些方法,那么就立即动手去做吧。敏感期不等人,时间也会从指缝中悄悄溜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特点各异,也许书中的方法并不完全合适你,但如果遇到了相似的问题,书中的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孩子在成长期间遇到问题,我们不要急于去找方法,要先排查原因,只有找到症结所在,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以前上班时我养成了个习惯,每个月都会作一个自我总结,现在我依然坚持每个月剖析自己的不足与进步,也会分析孩子的成长情况,顺便对下个月定个小目标。有时候没有如期完成计划,就会查找原因(全职这几年,大部分未完成计划的原因都是执行力不够)。

我相信,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套“养育心得”,因为你的孩子是唯一的。也没有谁能完全照搬谁的经验,因为孩子与孩子之间千差万别。养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执行力强的家长总会从问题着手,找到方法,用实际行动去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点,父母的执行力就是孩子的参照物。做一个执行力强的人,把目标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