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是场持久战,急功近利要不得

 淡定的恬妈 2021-11-05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取“淡定的恬妈”这么一个名字?我答:因为我希望我能心平气和,不骄不躁,淡定的养育我的孩子。
在现代“快餐文化”的影响下,人们会不由自主的变得急功近利,做事只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而教育孩子追求短平快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孩子没有耐心,急躁,但又渴望迅速鸡出成果。尤其是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家的娃”后,更加不能冷静、理智面对自己的娃,恨不得能“一夜暴富”般让孩子拥有“十八般武艺”。

然而,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如果只看结果,而忽略教育的过程,不遵循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那最终可能会导致孩子学习障碍或者性格缺陷,等到孩子上小学甚至再大一点的时候暴露这些弊端,家长想再补救,就非常难了。
养育孩子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工程,不仅费钱还耗精力。因为孩子的成长就是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养育者必须遵循孩子自身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层层递进从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得孩子的每一项能力都得到均衡发展。
以数学为例,有些家长看到同龄的孩子已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了,而自己的孩子只会10以内的数数,内心十分着急。回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给孩子教10以内加减法,孩子因为没有数量对应,拆分,组合的基础,一脸茫然的表示学不会。急躁的家长已无法冷静思考,将自己内心的不满与焦虑传递给了孩子,让孩子处在不安与无助的状态下,这样做的结果,既不能掌握知识,也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家长如果为了急于看到成果,脱离孩子能力发展的延续性,连贯性,而进行没有计划的跳跃式鸡娃,忽略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影响,可能并不会带来内心的预期,反而会因跳跃式的前进,导致孩子心智发育缓慢。
前几天我在某培训机构门口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一个约5-6岁的男孩培训班下课了,爸爸接他回家。爸爸向老师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先肯定了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其次也指出孩子有些知识点比较薄弱,基础不够扎实,希望家长能给与督促与帮助。孩子爸爸又向老师了解了目前的教学进度后,随后跟老师告别准备离开。
我原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不料这个家长并没有急于带孩子回家,而是立即跟孩子展开谈话。
爸爸:进退位我教过你没?
孩子:前两天教过。
爸爸:那为什么还是不会?
孩子:我也不知道,一着急就算错了。
爸爸:就让你做个加减法还会错?你怎么这么笨?
孩子:爸爸,我不笨,我是不小心做错的。
爸爸:回家给我做100道进退位加减法,看你还会不会弄错。
孩子:哦(无可奈何的长叹一口气)。
爸爸余怒未消,又补充一句:明天还要学新的知识,你今晚必须把进退位给我搞明白。
说完父子两人又急匆匆的走了,我自行脑补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孩子应该尚未读小学,看起来顶多大班,或许出于幼升小压力,来培训机构恶补。但明显孩子的数学基本功并不扎实,有些难以应付培训班的强度,家长虽然也在努力配合教学进度,但跨度太大的知识体系让孩子无法消化。
我特别理解孩子家长的心情,也非常同情孩子的遭遇。虽说有时候急功近利并不是家长的本意,会因大环境所迫不得不加快进度,但孩子并不理解这些,只会觉得学得知识太难,很吃力,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自信心非常重要,一旦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了自信,那孩子内心就会动摇,会无法坚持。
前几天,恬恬拿着“The magic key”(牛津阅读树5中的一本)这本书说:妈妈,这本书我会读了,不用再听音频了。我当即表示怀疑,虽说这本书听过很多遍,但好歹有24页,每页也有1-3个句子呢,怎么可能读下来?但后来恬恬真的一字一句的完整的读完了,我惊呆了(不过内心却很享受这种突如其来的惊喜)。

其实跟那些“牛娃”或者“别人家的孩子”比,恬恬目前的进度和能力算滞后的,也许都没有可比性。但我一直坚持孩子自身纵向比较,自己跟自己比,只要孩子有进步,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所以从现状看,恬恬会读难一点的英文分级读物了,进步不小。但归根结底,还是应该归功于每一天高质量的亲子阅读,一点一滴的陪伴,这都是花时间和精力换来的基本功。
对于教育这场持久战,我认为家长需要修炼一些基本功:
首先,定制适合的养育路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家长要知道自己能为孩子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具体该如何做。在不违反社会发展需求和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定制适合孩子的养育路线。这一点尤为重要,是家长为孩子的未来选择的道路,丰俭由人。不过一旦确定了目标和路线,就要朝这个方向去准备,去努力。
其次,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初心是对孩子的爱。因为爱,我们可以为孩子付出我们所能付出的。也因为爱,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帮助孩子建立未来发展目标。同样是爱,我们教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我们做父母的用自身的行动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处世观念,让孩子志向高远,心态平和,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达成自己的目标。这就是为人父母能给与孩子最负责任的教育理念。
最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自信就是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自信与否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摘自百度百科)。
自信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效应感,它会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和坚持度。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实则是让孩子学会坚持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用清晰的目标,坚定的选择和坚持的努力,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从而建立孩子的自信。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智慧积累告诉我们“教育是场持久战,只有辛勤耕耘才会等到鲜花怒放。”
愿天下父母的辛勤付出都能换来满屋芬芳。



 END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恬妈公众号

微信号 :淡定的恬妈

微博:淡定的恬恬妈

样本量小,不是专家

但一直用心育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