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天生会数学之牙签瓶

 淡定的恬妈 2021-11-05
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正文共:2336字 21图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文/图:恬妈

今天继续分享“孩子天生会数学”第七章内容。我计划利用幼升小这个暑假,把《孩子天生会数学》这本书的所有游戏全部分享完毕。
 
除去今天分享的“牙签瓶”外,还剩6个游戏,尽量保证一周一个,在小学前把这本书里的游戏全部玩一遍。
 
“孩子天生会数学”第七章第二节“牙签瓶”。这节游戏是培养孩子对数量的预估能力,通过估算牙签的数量来建立0-20的数感。
  
我们在玩该节游戏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数量关系,既帮助孩子培养数感,也通过游戏来强化孩子的计算能力。
 
~~~~~~~游戏分割线~~~~~~~
 
材料:牙签,牙签瓶,彩色木棒,白板,笔(小童可以不用牙签,直接用彩色木棒)
  
基础游戏:

1

猜一猜摇出了几根牙签



既然是牙签瓶游戏,自然跟牙签有关。我家里没有书中建议的牙签瓶,也不想为了这个游戏专门去买一个牙签瓶。所以在家里搜寻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冒充牙签瓶的罐子(没有牙签瓶的朋友可效仿,亲测可以替代牙签瓶)。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对,我在白板上简单画了一个表,让孩子自己统计。
 
我放了若干根牙签至罐子里,然后用力摇晃3次,摇出若干根牙签,让孩子观察摇出来的牙签,预估牙签的数量。


预估数量后,再自己点数,最终记录预估和实际之间的差值。
 


我们连续玩了好几次,孩子刚开始预估数量与实际出入较大,后来随着玩的次数增多,经验丰富,差值也就越来越小了。


这个游戏既能锻炼孩子对数量的预估能力,也能巩固孩子的逆运算能力。 

2

家长和孩子一起猜



孩子一个人多玩几次后,对预估数量拿捏的比较接近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参与到游戏中,跟孩子一起猜。
 
同样是摇三下,孩子根据摇出的牙签估算数量,并填写在表格上。同时家长也一起预估,可以直接写出自己的预估数量,也可以像我一样,写出差值(绿色数字是我写的),让孩子计算家长的预估数量。

然后再点数核对,看家长跟孩子的预估值谁更接近实际值,即为获胜。

 
孩子经过基础游戏1的练习,预估值明显要强于我,我甘拜下风。
 
这个游戏依然是培养孩子对数量的敏感度,同时加入了竞技环节,既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又锻炼了孩子口算能力。
 
扩展游戏:

1

摇彩色木棒,做应用题



为了锻炼孩子的口算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将摇彩色木棒转变成应用题,用故事的形式描述已知信息,让孩子通过计算完成应用题。
 
我在罐子里放入20根彩色木棒(为什么用彩色木棒,因为方便拿取且相对安全),随机摇出若干根彩色木棒,让孩子计算罐子里还剩几根,并列算式。
 


很多孩子对这种问题,都会习惯性的将题变成加法来计算,恬恬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为了改变她的惯性思维,我特意将所有的题都以减法的形式表达,来让她习惯用减法列算式。
 
根据孩子列算式以及计算能力,我又提升至30以内,50以内。本想试试100以内,但罐子里似乎放不下那么多,所以就作罢了。


 这个游戏将枯燥的计算题变成游戏,能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加深对减法概念的理解,提高口算能力。

2

瓶内瓶外一样多,求和



这次我换了一个加法的游戏,也是小朋友经常会遇到的求和问题。
 
牙签瓶外有若干彩色木棒,各种颜色数量不一,同样,牙签瓶内有与之数量一样多的彩色木棒,求瓶内瓶外总的彩色木棒数量。
 


这个游戏考验孩子两方面的知识点,一是对“一样多”的理解,二是对总数求和的理解。
 
这种问题,孩子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是容易忽略“一样多”这一点,看到求和会想当然的把已知的数量加起来,从而计算出一个错误的答案。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孩子把每一步的算式都列出来,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3

已知各颜色数量,求差



可以借助扩展游戏2的数量,让孩子进行逆运算。即已知各种颜色的数量,然后全部放入罐子中,随机摇出几根彩色木棒后,求罐子里的各种颜色的数量。
 


这个游戏既考验孩子的记忆能力,又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对于不喜欢做计算题的孩子而言,这样的游戏会更有趣,更愿意去玩这样的计算练习。 

4

固定数量摇木棒,最多摇几次



为了锻炼孩子对倍数以及余数的理解,特意设置了这个游戏。在罐子中放入若干彩色木棒,每次摇出固定数量的彩色木棒,那么需要几次可以将罐中的彩色木棒全部摇出来。
 
我第一次放了13根彩色木棒,每次摇出3根,让恬恬思考需要摇几次可以将所有的木棒全部摇出来。恬恬想了想,说:需要4次。


我没有立即告诉她答案正确与否,让她自己3根3根的摇出来,并摆放好。当摇出4次后,她发现还需要摇一次方能全部摇出来,所以恬恬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答案是错的。


 所以第二次,我放了17根彩色木棒,每次摇出来4根,问她需要摇几次,可以全部摇出来。恬恬思索了一会,告诉我:5次。我依然让她自己验证结果,这一次她的答案是正确的。


 通过这两次动手摆弄,孩子终于明白了,即便最后只剩一个,也需要再摇一次才能确保所以的彩色木棒均摇出来。

5

每次一样多,需要摇几根



跟扩展游戏4相反,这个游戏的前提是告诉孩子总数和摇的次数,让孩子计算,如果每次摇出的数量一样多,那需要摇几根?
 
我用了方便孩子理解的整数20,次数为5次,让她计算每次摇一样多的话,是几根呢?

 如果会乘除法,这个游戏就非常简单了,但我们没有学乘除法,我也希望她能自己想到好的方法来计算,所以未做提示。
 
恬恬思考了一会儿,她换了一个思路,把5次当作5根来计算,这样的话,每次摇出的数量为5,4个5相加就是20了。所以,每次摇出4根就可以了。

 
这个游戏我并没有特别想难为孩子,只是想观察孩子对这种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而巩固对前面游戏的理解深度。
 
总的来说,这一节游戏主要培养孩子对数量的预估能力,我加入了计算部分,使得孩子通过实物来加深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帮助孩子提高计算和口算能力。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愿我的分享,与你有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