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不易,顺更难

 小草ydvvdw4696 2021-11-05


      临回来那天,婆婆围前围后,几次走到我们跟前,欲言又止,真的不知道如何表达那份不舍,叮嘱叮嘱孩子,好好听话,努力学习。回过头又示意先生,把她给的钱拿着。先生没正面拒绝,和每次回来一样,婆婆用来表达亲情的方式都是把一打钱,放在我们面前,虽说每次给钱的理由都在变着花样,给的厚度从来没有减少过,什么给我买几件衣服,给我父母(我父母在的时候)买些吃喝,这次的理由又成了给我们的路费钱了。

在面对这个问题上,我和先生的观点出奇的一致,常年不在身边,没尽过一点孝心,本是不孝之举,反过才拖累老人,实难在自身难容忍的范围之内。每次的钱,都是在临出门前放在角落里,坐上车,再打电话告知婆婆,也许对于我们来说,除了拒绝给予,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表达一份感情给老人了。

老人节俭,自己的吃穿住行向来是能将就就将就,能对付就对付了。看着她一滴汗一滴汗的流,一分钱一分钱地攒,自己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准紧贴在地平线,却不遗余力、尽其所能、倾其所有帮衬着孩子们的生活。着实让人心里发酸。每次回去先生总会在老人面前唠叨着,该吃吃、该穿穿。有时候为了减轻二老对我们的惦念,特意将我们的生活说得风光无限,出于善意,谎言又没有过多的虚夸,也就由他去吧。

这次回家,先生把对父母的孝心多付诸在了行动上。帮着做饭,晚上出去接接拾荒的婆婆,帮着背背扛扛,添置些家用的柴米油盐、备品、家电。偶尔跟我谈谈内心的感受和感慨,父母都那么大岁数了,想改变他们的脾气秉性、生活习惯已经不可能了,不如顺其自然。我和先生说,孝不易,顺更难,人活的就是心情,人无论追求什么,都是一种动力,都是获得心情愉悦的途径。改变不了他们,就学会接纳和支持,一份共情,一份读懂对于老人来说也许更是温暖。如不是经历过生活所迫,谁会把节衣缩食当成了一种习惯,甚至会磨砺成一种品格。

孝顺,不只是能力所及的丰衣足食的给予,还有一份认可和支持,认可他们的坚持成就和习惯沿袭,即使他们市侩、世俗,那也是经历过诸多艰难后的欲望取舍,那也是岁月磨砺中用血泪磨平了棱角。喜他们的喜,悲他们的悲,一成不变,不染世俗地在他们面前做回儿时的自己。不以眼界、知识当做先知先觉于他们的资本。一句我理解,或许比那句你懂啥更让人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