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节里的思索

 陶冶视野 2021-11-05

往期阅读精选:

黄河石林在哭泣

苍天有泪

荒诞中醒来

为中国大妈说几句话

摄影  花之女王——郁金香

摄影  无尽风光在扬州

视频   刘备招亲

摄影   满园春色


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的公号,如果喜欢,请点上边蓝字陶冶视野加关注。别忘了点文章下面的在看,谢谢帮助转发的朋友

儿童节里的思索
作者 陶冶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送外孙什么礼物呢?如今送孩子礼物还真是个烦心事。送红包有点俗,孩子们也不屑一顾;送玩具,下学期都三年级了好像也不适合;送书倒是贴边,只是现在书店的书太杂,五花八门,鱼目混珠,还真不好选。咋办?有点犯愁。
        岂知,外孙却送了我一份礼物——入队了,说完全了是: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了,外孙兴致勃勃,我也为他高兴。我想起我加入少先队的情景,那颗童心兴奋得睡不着觉。那时加入少先队都得是好学生,最起码得学习好。有一天,忘记是哪方神圣说了句“这样会把好多孩子关在少先队的大门外”,后来入队的门槛就低了下来,再后来就是加入红小兵了……
        今天加入少先队的准则是什么我一无所知,我只知外孙是个在学习方面上是基本双百的好学生。
        上午女儿在微信里发来一个链接,是外孙的一个英语竞赛,共二十五名小选手,如新闻联播般地用英语讲述疫情。规定每个微信号每日可以投三票,投到六月六号截止,以票数多为优入围。其实我很反感这类拉票竞赛,对孩子的益处究竟在哪里呢?明明是在拼家长,在拼家长的人脉圈,似乎有点“我爸是李刚”的节奏。
     在当今社会,这是最有效的胁迫方式,孩子就是最重要的砝码,有力博千斤之功效。
        我是外公,理所当然地被绑在这驾战车上,可我确实不喜欢这种玩法。儿童节,我还没想好送他什么礼物,但为他拉票争取名列前茅,总是对他获得荣誉感的一种支持,可这种荣誉太廉价了。犹豫再三,在朋友圈里发出了拉票的链接,十几分钟后又觉得不妥被我删掉,这是一个心理斗争的过程。
        而转念去想,我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当然有从众心理,如此社会环境下想出淤泥而不染谈何容易,尽管我们赞美莲荷。比如,我们都知道现行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每天的课堂作业与课外辅导使孩子们疲惫不堪,哪里还有为童真留下的空白,童年的好奇与灵动遐想全被扼杀在满负荷地灌输里。可对于家长而言谁又敢逆势而动呢?只能以个体的微不足道弱弱地抱怨几声。面对着一天比一天喧嚣的课外补习声浪只有无奈,望着一个大于一个、一个比一个抢眼的各类辅导班只有兴叹的份。
        我们常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今天的社会教化是为未来社会的形态的努力,而今天社会的现实就是昨天社会对我们教化的结果。这样讲脉络像是清晰了很多。我们小时有一篇课文,“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比喻更加明了。我们小时受到的教化就如播种,今天现状就是收获的果实,当然现状有目共识不需赘述。弱弱地问一句:今天我们又在洒下了怎样的种子?未来又会结出怎样的果实?
        有点扯远了,还是说外孙英语竞赛的事吧,最终我还是妥协了,被现实缴械,在朋友圈里、在好友的微信里发布了拉票链接,我当然更希望外孙得到荣誉,这会鼓舞一个稚嫩的心灵继续努力。其实有懂英语的好友对外孙的英语口语评价很好,可在这场口语竞赛中这又有什么用呢?拼的是家长的人气,而我们又不得不参与其中。当然这只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我们又都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
        我们眼见着社会道德底线溃不成军,我们不得不在接受各种道德绑架的堕落中无奈的后退,一退再退,长此以往,未来的社会又会是怎样的型态呢?
        近日“平躺”的话题很热,这像是后退的极限,还能往哪退呢?
        我们不能忘的是:社会是个整体,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