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康医师 | 中医大脑治胃癌

 高山流水cjl 2021-11-05

L先生,男,73岁,去年9月查出胃癌。下面是患者女婿给我发的之前治疗病历: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看诊时我详细询问病史以及目前的各方面情况记录如下:

图片▲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初诊 

症状多、病情复杂。我逐一捋顺,将其症状录入中医大脑,开方如下:

图片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初诊针对患者的兼夹证加用治疗药对,开方7付,同时配合问止胃癌制剂(丸药)协同增效。

 二诊 

2021年9月3日患者复诊,自诉如下:

图片

图片▲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根据患者反馈及舌诊情况,二诊决定守方继续治疗,原方基础上加用改善胃口、左肋疼痛的药对,以期进一步改善胃口及兼症。

 三诊 

2021年9月16日患者复诊,疗效如预期,胃口好转,其他方面整体都有好转,体力仍稍差。根据患者反馈,决定进一步改善患者体力。

图片▲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三诊上方加用改善体力的药对,继续按法治疗。

可以看到,通过三周的治疗,患者的胸口疼痛、睡眠、胃口均有明显的好转,而这些正是我们中医治癌非常看重的指标,即倪海厦先生所强调的“中医六大健康标准”。

胃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占消化道癌肿的第一位。胃癌在中医学中指向“噎膈”“反胃”“症瘕”“积聚”“伏梁”“心腹痞”“胃脘痛”的范畴。

图片


学者认为古人所谓“心之积”的“伏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现今部分胃肿瘤的临床表现。如《素问·腹中论》说:“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难经·五十六难·论五脏积病》又说:“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臀,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这种从脐上到心下的上腹部包块,很像现今的胃癌。

图片


中医治疗胃癌方面,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专门载有“治伏梁方”,本方主治脘腹痞满肿块等症,这可能是治疗胃部肿瘤最古老的方剂之一。《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记载治疗胃反呕吐的大半夏汤,《伤寒论》记载治疗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的旋覆代赭汤,《医部全录》记载的华佗胃反为病方(雄黄、珍珠、丹砂、朴硝),《本草纲目》记载治疗噎膈反胃方(硇砂、槟榔)等。


值得一提的是,倪师治胃癌多用出自伤寒的理中汤、出自金匮的黄土汤等。中医大脑已融汇历代先贤治胃癌之法之方,颇有其效。

 点击预约杨康医师 

图片



图片

问止系列书籍

图片


· · ·  全文完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