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能够将模糊抽象的感觉具像化!

 阿媚活力补充站 2021-11-05

 今年的第008篇文章

 

今天想写写,发现的写作的好处。



这几天写文章的方式,通常都是想到了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就着那个方向,一边敲打下文字,一边思考组织整体的行文思路,以及解答过程中的种种提问

就突然有些怀疑,要不要按照一些公式化的行文套路来写,例如什么金字塔结构写法、开头悬念法?要不要像网上说的,在脑子里要先思考出非常清晰的框架主题,然后再落笔?

但想了一下,如果我按这样操作,那我可能一篇都写不下。因为这样的话,写作这个事,对目前技术不太熟练的我来说,就会变成“负担”

我现在这样的写作方式,其实是在用敲文字的方式来帮助思考

所以这几天写作,我还觉得有点好玩,像在“解密”:将我情绪上模糊抽象的触动,变成一眼能明白的、具像化的、指向性强的文字

  • 例如看完一部我觉得很棒的电视剧,感觉内心有什么东西在涌动,通过写作,我反应过来,原来是剧中的某主演演技、自然的幽默剧情、人物间的陪伴这些因素打动了我


  • 例如读完一本我觉得很棒的书,感觉内心有什么东西在涌动,通过写作,我思考出了,是因为书本的美好人性和生命力量打动了我


  • 例如看到一句有感触、但又一下子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触的文字,通过写作,我发现了是因为这个文字让我想起了以前的经历、更深刻地体会到某个道理


  • 例如看到了某个问题,但我苦思冥想都没有答案,感觉很受挫,通过写作,我发现了,这个问题让我对某些东西开始提出质疑,其实这就是一种意义




现在有一个词就“网络失语症”,来形容人语言能力的下降

大意就是遇到让你情绪有波动的东西,你看到别人的描述,会觉得”说得非常对,我不就是这样想的嘛”。

但让你来说,你没有办法用文字去具体、准确地表达你的思考和感觉。只能用一些套路化的“转发微博”“哈哈哈哈哈哈”“nb”“震惊”,还有一些网络热语、emoji表情、表情包等。


所以我今天就想写这篇,来表达:写作,能够加强自己的文字描述力量,不断让自己的想法、感觉更加具像化。



最后,我想起了以前自己走过的一个误区。

我在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新闻,读白岩松、读柴静、读杨澜。但很奇怪的是,一旦有新闻事件出来,我就会对自己说“搞新闻,一定要客观公正,所以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

带着这个想法,我“逃避”了对看到的新闻事件的思考,放弃了表述自我,有点麻木,脑袋也空空。

现在看来,其实是一个“歪理”。新闻是传播,世上所有新闻都是自带立场的,话语权在谁那里,立场就在谁那里。

那至于你要不要有自己的看法呢,这其实把自我思考和呈现手法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了。

人又不是机器人,基于自己的认知和背景,肯定会有倾向。这个“客观公正”,其实是说呈现手法,不能只有一方的描述。当然,我已经好久没有搞新闻了,这样的看法不一定100%正确。

回到正题,说这个事,其实是想表达,面对一个事情,人如果不去自己思考,其实就是在麻木自己感觉,放弃自己的观点。

有些东西,你说是一回事,别人说是一回事,就像吃饭,总不能别人吃了,自己就不吃了吧?

好像有点喜欢上这种“解密”的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