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问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左右_逢源 2021-11-05

有人问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小编认为:作为曾经统治全国的元朝,在朱元璋攻下了元大都,建立了大明王朝后,就兵败退回到了蒙古草原。

元朝政府在中原统治几十年,过惯了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生活,不甘心就这样被打败,时刻准备着反扑。

在这样的背景下,蒙古的王保保和明朝大将徐达爆发了著名的定西大决战。

当时的蒙元政权仍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集团,拥有几十万的军队,控制着辽阔的北方大草原,那为何近三十万大军会全军覆没呢?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的。被明军击败的蒙古军兵力没有30万,只有25万人。其中战斗兵力实际上只有5万多,而20万人是给这些战斗部队做后勤的并不参与战争,蒙古军被击败后向北逃窜到蒙古草原上,并直接引发了明朝的八次征元大战。

在这些战役中由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明军直到攻破大都,推翻元朝,都没有与元军主力决战。

而在攻破大都后,朱元璋、徐达君臣,又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将近三十万蒙古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

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君臣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部署。

当时,南方的主要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双雄已灭,南方的福建、两广虽还没有平定但已不构成威胁,北取中原,推翻大元已成为下一步主要任务。当时的大元,军力仍然很强。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等人都拥有比较强大的军力。不过,这些将领彼此争夺军权、抢占地盘、内战不已。他们彼此之间有矛盾,与元顺帝之间也各有矛盾。

但是,他们仍有可能“急则相救”!朱元璋对局势做了精当的分析: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不能立刻击败,如果过早对之猛攻,“急之则并力一隅,不好搞!因此,朱元璋的决定是:出其不意,先集中力气打下山东、大都,”都城即克,有破竹之势,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西征,各个击破。

具体步骤是:1、攻取山东,去大元东面屏障;2、旋师河南,去其羽翼,并控制潼关,将西面蒙古军主力封锁于关内;3、直取大都;4、挥军西向,击败蒙古军主力,平定关陇、太原。

这种分步骤,瓦解敌人,摧毁敌人的方略,使明军牢牢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迅雷不及掩耳,攻破大都

明军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兴师北伐,到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攻取大都,整个过程,仅仅有了9个月时间。朱元璋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当时,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仍然在相互厮杀。所以,明军在攻取大都前,基本没有遭遇势均力敌的大战,一路所向披靡。直到明军攻取山东、河南,并开始北进之时,元顺帝才与王保保和解,并下令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一起抗击明军。不过,为时已晚,各军还未来得及行动,明军即已攻取大都!事实上,当时,元军的实力仍然很强,而且,尽管内部有矛盾,但在抗明这一点上,是可以形成合作的。

正如朱元璋所说:”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正是朱元璋的妙算得当,使明军先取大都,占据主动。

接下来,明军与元军主力的碰撞开始了。

一拖一打,各个击破

当时,驻扎于山西的王保保所部有10余万人,驻扎于陕西的李思齐、张思道所部(陕西各军以李思齐为盟主)也有10余万人,实力很强。

逃往上都的元顺帝下令:王保保出雁门关,过居庸关进攻北平;李思齐部归附潼关,进击河南。

以元军各帅的关系,他们很难形成高度协调的作战,但是,战略上相互呼应,两面威胁还是可以的。

朱元璋决定:拖住李思齐,先主攻王保保。

他令徐达、常遇春率主力先破王保保,又将完成福建等地作战的汤和调入河南,既防御李思齐,又威胁王保保侧面。

一拖一打,妙算虽好,但如果迁延时日,尤其是与王保保久拖不决,形势仍会复杂。

能否快速击败王保保,就要看徐达的了!

将计就计,速取山西攻破大都后,各路明军继续发展,攻取了泽州、潞州等地。王保保是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决心响应元顺帝的命令,集中兵力,收复大都,从根本上扭转战略劣势。徐达得知,决心来一出将计就计。

他指出:王保保迂回(走曲线)而来,太原必然空虚。北平有孙兴祖在,可以守住!我们乘敌不备,由井陉直捣太原(走直线),就可以调动敌人,占据先手,一战而胜!果然,就在王保保抵达保安时,他就得到了徐达逼近太原。

王保保大惊,仓促回军!

元军前锋万余人抵达太原附近时,被明军猛将傅友德、薛显阻击于城西,不得进。不久,元军陆续抵达,扎营于城西。明军指挥郭英观察敌阵后,指出:元军“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可以夜袭!正好,元军中有部将豁鼻马愿为内应。

徐达遂指挥明军夜袭,元军大溃!王保保只带18骑逃亡大同,明军俘敌4万余!王保保是一位有大兵团指挥能力的将领,当夜扎营之所以出现纰漏,应当主要是被明军调动所致。大军来回跑动,士气不整,刚扎营时难免有问题,即便王保保才能出众,要激励军心,完善防备,也都需要时间。明军及时的袭击,使王保保来不及调整,仓促迎战,以至崩溃!

明军趁胜,连取太原、大同等地,平定山西。

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平定陕西

平定山西后,王保保逃亡甘肃,明军遂开始进攻陕西。当时,陕西元军,虽以李思齐为盟主,但彼此之间矛盾仍深。朱元璋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入陕前,朱元璋致书李思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是汝南汉人!如果你诚心投降,我以礼相待!这时,徐达、常遇春、汤和各部都已经攻来,强弱分明。李思齐虽没有立刻响应,但心里已经动摇,不愿死战。明军一路进军,凤翔等要点不战而克。李思齐退守临洮,张思道退守历阳。

此时,诸将认为:李思齐的军事才能胜过张思道。先弱后强,应该先打张思道。

徐达指出:张思道才干虽一般,但历阳城险兵悍,一时难以攻下。李思齐虽然厉害,但意志动摇,我军前去,他不是远遁沙漠,就是投降!而临洮位置重要,取得临洮,大事可定!果然,明军挥军西进,李思齐不敢死战,举城投降。

随后,明军回师进攻历阳。张思道不敢迎战,令其弟张良臣守历阳,自己逃到了宁夏,被王保保所劫持。张良臣为形势所迫,只好投降。

第一场险战

张思道投降前,朱元璋已经指示:这个人狡诈,要小心!果然,投降不久,张良臣复叛!这时,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张思道本人的才略一般,但他手下有七个良将。时人说:不怕金牌张,惟惧七条枪。因此,张思道虽走,但张良臣复叛后,其党羽响应,指挥能力、军力仍强。同时,四月时,元顺帝派元丞相也速率军进攻通州,常遇春率部自凤翔,李文忠自山西回救。凤翔、山西空虚。

王保保趁机出手!

王保保兵分三路:1、一路攻打凤翔,牵制明军对张良臣的进攻;2、一路攻泾州,出徐达之后,企图迫使其后退;3、趁明军主力在陕西,出兵攻大同,企图再取太原,恢复山西。

战局顿时复杂起来。徐达令傅友德、薛显驻灵武,令冯胜救援泾州,抓紧时间攻历阳。王保保军一度攻克泾州,断徐达后路,但冯胜及时抵达,击退该军。凤翔保卫战则更是惊心动魄。元军以箕盾护军攻城,箭矢伤不到,明军以火攻退敌;元军掘地而进,双方死战。

大同方向,形势也十分紧张。

李文忠前来救援,遭元军骑兵围攻,连失二营。明军殊死奋战,勉强支撑,待到敌人疲惫时,李文忠分兵夹击,才击破敌军。而历阳,则坚守了2个多月。最后,城内元军抵抗不住,开门,明军才攻破历阳。历阳即克,攻凤翔等地的元军才陆续撤退。

这一战,虽然歼敌数不甚辉煌,以至知名度不高,但却是明军自北伐以来最为危险的一战。

当时,李思齐已降,王、张等人也都遭到较大削弱。元军尤能使战局险象环生,可见:如果不是朱元璋战略得当,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明军要定鼎中原,恐怕难度要大得多。

沈儿峪之战,力破王保保

平定陕西后,元军精锐只剩下退守甘肃的王保保。

王保保自太原兵败后,回到甘肃,又收拢兵马十余万,声势复振。

与此同时,明军发生了一些变故。

常遇春病死,徐达、汤和回应天。王保保趁明军兵力减少,反攻兰州,并歼灭了自陇西赶去的援军。此时,明军对下步行动又有争议。

徐达知王保保难打,建议先消灭元廷,如此,王保保势力全失,可以不战而定。

朱元璋力排众议:兵分两路,既打王保保,又打元廷。使其“彼此自救,不遐应援”。

徐达出潼关后,抵达定西,王保保退守沈儿峪,两军对峙。

徐达与王保保,各有10余万军,展开决战。

这也是北伐以来,唯一一次势均力敌的决战!

对这场决战,史书记载比较简单。

1、两军隔沟筑垒对峙,一日数战。2、王保保分精兵从小路袭击明军东南垒,明军左丞相胡德济指挥失措,陷入混乱,徐达率亲兵来救,击退敌人;3、徐达处决了相关责任人(胡德济因是功臣之后,送去给朱元璋裁决),整顿士气,次日拼死来战,击破元军。

由于记载简单,因此,后世不明为何元军会一战而败,因此,强调明军在对峙期间,以各种方式骚扰,疲惫敌军的作用。

其实不然。

以噪音等手段疲惫敌军,是古代常见的对峙方式,不算什么奇谋。仅靠这个,是制不住王保保这样的名将的。

而且,沈儿峪一带是王保保选定的战场,明军并未得地利,在骚扰上并没有优势。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明军的政治攻势。徐达在用兵前,就认为:如果先破元廷,王保保军“可不战而降”。而在整个北伐期间,朱元璋也多次写信,企图招降王保保及其部将。在战后,明军“尽降其众”,擒将士84500余人!一支10万余人的部队,被俘虏的就有84500多人!套用国军的话:就是8万头猪,也抓不完呀!可见,元军的崩溃,源自其军心的崩溃!此战后,除云南等地外,长城以南,元军基本被摧毁。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率15万大军,再次北伐,为王保保所破。

足见:蒙古骑兵仍然保持着相当强劲的战斗力。

而从整个北伐过程看,尽管蒙古朝廷内部矛盾很深,但在面临危险时,未必不能“急则相救”!

而在朱元璋北伐灭元前,元军强军不下30万!如果是双方以硬碰硬,敌人“急则相救”,30余万大军真的并力来战,那么,正如朱元璋本人所说:胜负未知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朱元璋准确判断形势,做到了“先胜而后求战”,牢牢占据主动,最终定鼎中原。

洞悉形势,将大敌拆解为若干,再各个击破。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可见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