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过四十,学会沉默

 汉果国学 2021-11-05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学说话,学做人,羡慕别人才思敏捷、口若悬河,讲的话有很多人听,说的道理让很多人佩服,自己也希望有这样的能力,希望获得别人的佩服,希望得到众人的认可。到了一定的年龄,尤其是过了四十岁以后,人生就会渐渐地觉得,不是高调就能赢得尊重和认可,别人对我们的夸赞,不能说不是美意,往往是别人的修养好,不是自己的能力强。

真正能让人敬佩的,是那种行为低调,处世豁达,心气不高傲,又不会卖弄自己才华的人。不管是你自己高看了自己,还是别人高看了你,不会为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反而常常让人反感。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让自己陷入被孤立的境地。你不一定要合群,但是让别人讨厌绝对是不好的。表现自己不如老实做事,显摆能力不如自我认可,显示优越感更是很掉价的行为。《新语·辅政》中说:怀刚者久而缺,持柔者久而长。”过于刚强的人,时间长了就把心气耗尽了,于心力上必然会有亏缺。怀柔持弱的人,不一定是懦弱,而是在长久地积蓄力量,反而能生存得长久,赢到最后。人的福分,人的福气,不是无穷无尽的,早早地把心力都耗光了,后半生该拿什么去赢?人生虽然短暂,钱财、成就却需要慢慢积累。说得多做得少,在语言上赢了别人又能怎样?

现在的社会,年轻人只要想交往,网络上活跃的陌生人多的是。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组建的群组,往往非常活跃,根本插不上话。但是基本上也就是打发了时光,能够学到的真东西根本不多。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样,有大把的光阴可以挥霍,只好闲聊。可是到了几十岁,又难免懊悔,如果早一点把时间用在读书上,用在提高认知上,或许今天的生活就会变得不一样。《孔子家语》中说: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真正的君子,尤其直接给人钱财,不如多教给别人一些善言,启发他,感悟他,让他自己开窍。一个人开了窍了,成长的速度就快了,赚钱的速度就快了,很多不必要的事情也不会去在意了。而这一切,绝不是抱团取暖可以得来的。我们大多数人出身平凡,父母长辈或许可以给予钱财,让我们不至于饥寒碌碌,但是对于如何过好这一生,想必他们自己也是想不通的。

人过了四十,就要学会沉默,学会静心,学会静养,在一个人的独处中,不会跟人结下恩怨,也不会自己跟自己耍心机,学来的都是自己的,得到一句良言就是收获。不要一天不刷朋友圈就感觉会错过什么,一天不刷新闻就感觉跟世界隔离了。你进步了,你的世界自然就会改变了。你没有收获,世界有再大的变化,你都不能从中分一杯羹。不要图虚名,要务其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