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力诗人】潘志远:在秋天的光线里(组诗)

 诗人样本 2021-11-06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风流桂香

中秋时,桂花躲在桂花里,不见一点踪影

重阳节时,桂花从桂花里走出来,一身碎金

她的香是她花的翅膀

到处乱飞

追着我,仿佛我是一个逃犯

跑到哪都遭到她的通缉

又仿佛我欠了她几世的债

一路追到我的家门

逼着我交出深呼吸

交出肺腑

而这只是本钱

倘若再索要利息,我只有交付灵魂

一只就足够了

两只,哪怕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一上一下

翩翩相随,也还是分离

必须是一只,不是梁山伯

也不是祝英台,而是梁祝合体

可以一千次一万次蜕变

每一次蜕变,都是爱的深化和升华

在草木风气里

最好不食人间烟火

反抗,逃避,修炼成

一只飞翔的坟墓

一座折叠的墓碑

仅为坐标,昭示或指引爱情

在秋天的光线里

蓝天绷紧

一只湛蓝的花绷子,准备就绪

绣白云,尘世间的浪花,针脚太乱

谁湘绣了旭日

又是谁蜀绣了皓月

星星是一个个针眼

当大雁将自己反缀上碧空

云在天上飞,树的身子未动

一地落叶,秋天的脚印

当芦花泛滥,十根手指频频扯动秋天的光线

母亲坐在老屋的深处,等你揭开窗帘

故居

故居就是一堆积木

那个搭积木的人,我没见过

只留下一个称呼

当黑夜将月亮喂胖,又将月亮饿死

从积木里走出来

我再也不愿意做直尺和圆规

扔下父母的华发

成秋天的霜,冬季的雪

当时光,将积木推倒

拆的一根骨头不剩

我是一支蜡笔

在城市的积木里

反复涂画,一个家族的黄昏

迟开的桂花

不知在哪儿厮混

迟了一个月,在重阳节时

来了;涂脂抹粉,香气冲天

仿佛一大龄青年突然遇到意中人

恋爱失火,一掷千金

引起阵阵骚动

路边的樱花,新石器遗址上那株老梨树

也开了几朵,又赶上第二春

气候反常,天降祥瑞

历史文化老街项目申报成功

不久将来,当失去兴隆的兴隆街

重新兴隆时

青石上,到处都是崭新的拓印

霜降日

霜,降或不降;它都是霜降

像一个人坐不更名,行不改姓

阳光朗朗的,气温温的,水润润的

露珠也只受了一点风寒

梧桐叶斑斑点点,满身日月的擦痕

桂花捧金,菊花到处散银

说到底,还是为自己招揽关注

霜降时节,秋已在搭台迎接冬和小雪

染一树树枫红

作为新郎的彩礼

喧哗

有一种喧哗

静静。它喧哗的意义在于

让你听不见一点声音

成倍,乃至百倍

扩大它的空间和内涵

它大于呐喊

小于沉默

秋夜,当月光澎湃而来

树林里,桂香的荷尔蒙涨潮

深秋 我们坐在昆山湖如院小院

如院,如愿

是省略,还是谐音,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已走进去

已坐在院落

阳光和秋天已堆满院落

抬头见山

低头有水,静静荡漾

顿时涌起了乡愁,还是消弭了乡愁

我们已无暇顾及

我们不是来休闲的,也不是来度假的

更遑论颐养天年;只是片刻参观

坐在小院中,不说话

一分钟,两分钟

让肉身享受田园之乐

灵魂奢侈山水精华

默立 不敢用话语点破昆湖柔软的黄昏

昆为大

眺望昆山,俯瞰昆湖,已有所感

尽管我们的视觉

还只是一幢徽派别墅二楼的阳台

不尽意,更多的想象留在脑海

湖是水的脚印

迷恋这一方胜景,长驻

邀来日月,签章盖戳

云雾朝来暮往

为此处,千年销魂

也许,天鹅刚刚离去

大雁还在赶往途中

我们捷足先登

默立,不敢用话语点破昆湖柔软的黄昏

水上高尔夫 击一记飞球

东风水库,是它的前身

肯定还有一段战天斗地的历史

但最吸引我们眼球的

还是它的碧波,铺开七平方公里的秋意

湖上荡舟,仅为娱乐

还不如野鸭凫水,可知昆湖冷暖

让落日赐湖面碎金万点

满足视野和心灵

最好能看见东升的皎月,卡在大坝的城堞

如镶嵌了一颗夜明珠

我们等不及这样的时刻

只能遗憾;那就挥杆

水上高尔夫,击一记飞球

到湖心,漾起一层层瞬时的快乐


潘志远,男,安徽宣城人。作品散见《诗歌月刊》《诗潮》《中国诗歌》《中国诗人》等,收入多种选本,获第五届中国曹植诗歌奖、第八届白天鹅诗歌奖、中国小诗十佳,出版诗文集《心灵的风景》《鸟鸣是一种修辞》《槐花正和衣而眠》。



当代一线诗人名录(2021年10月版)

《诗人样本》推介当下最活跃

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

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 END-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