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苕溪诗》下

 dingqy6 2021-11-06

《苕溪诗》的结体

《苕溪诗》其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欹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稳。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法的典型风貌。

《苕溪诗》中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予人八面生姿、沉着痛快之感。每字结体修长,下半部微向右倾,如玉树临风,摇曳生情。左右、上下结构的字,强化开合向背,或左擒而右纵,或上敛而下放。“游”“蓬”“过”等字,“走之旁”形态各异,如挂帆沧海“依旧船行”(米芾诗名)。

刘熙载《书概》有言,“字型有内抱,有外抱。如上下两横,左右两竖,其有若弓之背向外、弦向内者,内抱也;背向内,弦向外,外抱也。”这种相向相背的字,在《苕溪诗》中也是随处可见,如“因”字就属于典型的相对的姿态,而“洲”字最后一竖则与前两竖大致呈相向之势,有了这种关系,就避免了笔画的机械重复,增加了字的动势。

《苕溪诗》的章法

《苕溪诗》在章法的表现上,注重整体的气韵和细节的完美,在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米芾认为“大小一伦”(《海岳名言》)不可取,字形的大小要顺乎自然,排斥人工的造作,这样也会有变化和错落,不必刻意修饰,如卷中的“留”、“话”、“向”、“如”等字,并没有因为字形偏小而影响全篇的统一,反而使作品看起来生动,富有意趣。同样“荆”、“襟”、“峰”、“戴”几个大字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苕溪诗》是米芾成熟的行书代表作品之一,其章法布局也已趋于完善,虽然字与字之间没有视觉上直观的连带关系,但是行气通畅自然,如行云流水。映带自如,章法上疏密有致,堪称一绝。

《 苕溪诗帖》临习要点

《 苕溪诗帖》 是宋代“ 尚意” 书风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作品, 所以想要得到它的古趣并不那么容易, 临摹时临得像不 一定是抓住了它的风韵, 也许只是结字、 章法和笔法这些外 在的技法类似而已, 能够写出内在的神韵才算是把握住了 《 苕溪诗帖》的精髓。

 所以在临摹和创作过程中, 不要仅仅局 限于某个字某一个笔画等技法方面, 抓住精神实质才能达到 临摹与创作的最高层次。米芾的书法到了今天仍然是很多人临习的范本,他率真自然的书风,沉着痛快的用笔, 诡谲的变化给我们带来挥之不去的印象, 米芾的书法成就我们毋庸置疑, 但是我们在临习创作的过程中, 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学习米芾书风中, 要记得一幅书法作品千人千面, 特别是在初学阶段, 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认识字帖, 通过临摹来仔细体会基本技法和笔法, 学习米芾“ 集古字” 的精神, 保持刻苦勤奋, 坚持不懈的学书精神, 深刻理解米芾书法的内在精神, 然而精勤固然重要, 但是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初学阶段我们要在临摹过程中不断记忆并思考,学习除了笔法字法之外的章法布白, 只有这 样才能为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