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傻”与“修身”——浅谈做人的最高境界

 沧海一粟1951 2021-11-06

看到一则对“古代圣贤做人的十大最高境界”的总结,颇有感触。

1、老子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2、孟子的最高境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庄子的最高境界:物我两忘。
4、孔子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5、佛的最高境界:度无量界。
6、道家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无不为。
7、儒家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范仲淹的最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郑板桥的最高境界:难得糊涂。10、诸葛亮的最高境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如果你百度输入“做人的最高境界”几个字,会发现n多个“做人最高境界”!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两个字:“装傻”!

老话常说“傻人有傻福”,但是人本来不傻,却要硬生生的“装傻”,难度及技巧,应该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除了感叹汉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也真是不得不佩服某些国人的“智慧”。

学术角度而言,单从“人”字写法的演变,变化并不大。



从古到今,人,还是那个人,“做人的境界”虽说“千变万化”。但是如果用心观察思考,正向积极的做人境界,基调宗旨基本一致。

“古代圣贤十大做人的最高境界”,其实都不外乎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释义为:要先提高自身修养,理顺自己的家庭关系,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而最能体现人的最高境界的,就两个字:“修身”!

因此,“达则兼济天下”也好,“先天下之忧而忧”也好,“淡泊以明志”也好,“道法自然”也好,个人的修养,是首要且必要的先决条件!

礼记《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文有点难解,道理浅显易懂。一个人,无论要追求多高的人生境界,首先要做到的是“正向修身”,而非所谓的“装傻”!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此乃修身之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