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船 的 女 儿 (下册)第一章(1)

 文学顾事 2021-11-06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第一部)、《血战草鞋岭》(第二部)《信江泪》(第三部)组成。

第一部《船的女儿》描写一群在信江驾驭木帆船的普通老百姓,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撑着自家的木帆船,为红十军运送军需物资的出资出力,出谋出策,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带着身家性命与日本浪人和汉奸卖国贼斗智斗勇的故事。

船的女儿(下册)

第一章

1

话说陈国运没有抓到船老大和夏桂花父女,心中纳闷。他仔细回顾,他的计划处处周密,没有破绽,那么,怎么会让他父女俩统统跑了呢?

肯定是执行时出了问题。

他细细盘问儿子陈启担,说:“你是否走漏了消息?”

没有!”陈启担斩钉截铁地回答。他突然想起老婆婆曾问过“老爷为什么在家里请王家银的客”的事来,胆怯地说,“老保姆问过。”

啪!”陈国运怒火烧心。他抬起手,第一次打了儿子一个耳光。愤怒地说:“你让那个老婆娘,马上滚!”

    老婆娘是刘婷香的大姨,叫刘玲,五十三四岁。一九二六年秋,她与丈夫一同赴日本留学,在日本生活了五六年,会讲一口流利的日本话,也学习了日文。回国后,她随丈夫一同参加了抗联,替抗联翻译日本资料。

一九三四年,因叛徒出卖,她丈夫被日本兵枪杀。在抗联的掩护下,刘玲带着儿子回到老家河口。

为了逃避敌人搜捕,她在国民政府广信府民运局局长陈国运家做保姆。

刘玲离开陈国运家后,不久,在河口五福弄口开了家“兴隆饭店”。开张那天,刘玲在店铺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上联:“猜拳喝酒吃喝玩乐不闹无趣,”下联,“说东道西莫谈国事莫谈无事”。

河口二堡街码埠多,来往人多,热闹非凡。看见对联的过客会说“说得对,人生确实短暂,不吃不喝枉来人世。”

刘玲在陈国运家炒了二十来年菜,“炒菜”手艺挺不错,酸辣咸淡人人可口。一传十,十传百,来“兴隆饭店”炒菜喝酒的人愈来愈多。

福字号”靠岸河口时,夏桂花、林大春、张鲁也来大姨开的“兴隆饭店”吃饭住宿玩牌。

她们一来看看大姨,二来为大姨打个杂,更重要的是筹办新四军物资运输点。

白天,他们像住客一样吃住在“兴隆饭店”;晚上,他们总是让大姨教他们说日本话,写日本字。

时间一长,夏桂花他们几个也认得到不少日文,说得出不少日本话。

    一天,张鲁陪着大姨上街买菜,走在金家弄口时,他们看见一个商人打扮的人坐在街沿,一边目测,一边画画。

大姨好奇地上前一看,吃了一惊。

那人画的是二堡街的地图。地图上用日文标明二堡街粮行、药铺的名号和具体位置。

刘玲认的,粮食店有永盛粮行、周济米店、还有她家的刘记粮行;药铺号有宋锦丰、惠春堂、吉生祥、金利合,每个粮行和药号都标明经纬度。

她仔细看那人,才认出他是昨天下午来“兴隆饭店”住宿的旅客,名叫孙德盛,还驾着一辆马车来。

她记得孙德盛来的当晚,邀请几天前来“兴隆饭店”住过的几个客人坐在一桌喝酒。

她回忆起那天他们在一块喝酒聊天的样子,像是一伙熟悉的人。

买好菜回来,大姨和张鲁对孙德胜格外留意起来。

第二天晚上,孙德盛找刘玲说:“刘老板,你们河口的物产丰富,我那间客房要长期包下来,我要住在这里做生意了。行吗?”

可以的,租金打八折,优惠你。”刘玲说。

谢谢,”孙德盛两手抱拳说,“进进出出的生意人多了,不会影响你们做生意吧。”

不会,我们盼着人来人往生意好。”刘玲笑着说,“请多多照顾小店,多多包涵小店。”

对孙德胜的行为刘玲心中十分疑惑。

她反复询问自己,孙德胜是日本人,为什么要打扮成中国商人的模样?

一个日本商人为什么懂得绘画地图呢?为什么要记载粮食铺号和药材铺号的店名呢?为什么要标明这些店铺的经纬度呢?

难道他绘制的是军事地图,收集军事情报?难道他想向日军提供轰炸河口粮号和药号的信息?难道他企图使用炸毁粮食店和药店的手段来给中国军队造成粮食和医药的饥荒?

她把这个事和自己的想法,统统告诉了夏桂花。

大姨,孙德盛可能是个日本间谍。”桂花轻声说,“这个事你别管,交给我,我会派人跟踪他,把握他们的情况,到时除掉这伙间谍。”

好,”刘玲嘱咐桂花说,“你要小心,日本特务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千万不能马虎。”

大姨放心,我知道。”说完,桂花离开大姨。

夏桂花他们时刻警惕着和大姨之间的往来,杜绝让日本人发现他们的关系。

手枪运输队进驻河口不久,接到上级正式命令。

他们被新四军正式任命为“新四军广信府手枪运输团”。夏万福任命为团政治指导员,夏桂花任命为运输团团长,兼任第一营营长,林大春为第二营营长,张鲁为第三营营长。

新四军军部要求他们立即扩建队伍,一面增加船只,一面建设马队,承担水陆两路运输任务,为新四军军部和新四军兵工厂运输紧急物资。

新四军派来无线电科科长刘颖,配备了无线电设备和器材,由团部直属领导。

看来招兵买马,扩大武装,建立马队,是运输团当前的首要任务。

当天下午,桂花召开团部委员会议。会上,她宣读新四军的命令,向大家介绍无线电科长刘颖,布置招兵买马,扩大武装,建立马队的任务。

船老大经过调养,身体恢复了健康,也参加了会议。会中,桂花把大姨的发现告诉了大家。

大家一边讨论一边分析,认为大姨反映的情况十分重要,十分及时。他们确定孙德盛是日本间谍的头头,他租赁的房间,既是日本间谍的联络站,又是日本特高科的情报处。

为了准确把握敌人的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彻底消灭日本间谍孙德盛他们,桂花提出让张鲁在大姨的“兴隆饭店”做个“跑堂”的建议。

她的理由是:平时,张鲁常常住在大姨饭店,常常陪大姨上街买菜,替大姨烧火,让他在“兴隆饭店”做个“跑堂”,不会引起敌人的猜疑;

张鲁以“跑堂”的身份可以经常和孙德盛他们接近,进出他们的房间也很正常。

敌人的生活区是“兴隆饭店”,张鲁正在敌人的生活区为敌人服务,听听他们说些什么,看看他们做些什么,方便了解敌情。

张鲁机灵,从大姨那里学了不少日本话,不仅听力好,日本话也说得流利,能准确无误地听清楚敌人说什么,情报的准确性很强。

张鲁的表哥关正辉是警察局的巡警队长,又是进步青年。他负责专案侦破工作,张鲁可以跟他学习侦查技术和侦破经验。

张鲁充当临时“跑堂”期间,三营的事由小张兼任,张鲁可以放心做好“跑堂”的工作。

……

听了桂花的话,大家认为张鲁在“兴隆饭店”当个“跑堂”是“上上策”,都表示同意。

张鲁说:“好,我努力做好跑堂。”

桂花朝着大家笑笑说:“我还有个想法,我们去买几支狙击枪,培养十来个狙击手,用来对付日本间谍很必要。狙击手消灭敌人,人不知,鬼不晓,轻轻松松。”

林大春听了,深表赞同,他说:“桂花,你的脑子越来越灵巧了,鬼点子也多起来了。这个主意好,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敌人。我队里有个神枪手张润涛,可以抽调出来担当这个重任,让他去培养狙击手。他射击有经验。”

好,张鲁,你也想想,看你队里有射击能手吧,挑选出来,抓紧培训,对待这些间谍老手,狙击手大有用武之地了。”桂花说。

他们商量着,挑选了十个人,成立一个狙击班,班长张润涛。

桂花继续说:“与日本特务组织进行斗争,我们要改变斗争形式。各营、各大队都要培养自己的侦察员,学会跟踪,学会观察现场,学会分析敌情,还要学会搏击。大春哥哥,我们两人做武术教官吧。”

你忙得过来吗?我看,到'福字号’船上调三个兄弟做武术教官更好。”林大春说。

是个好主意,抽调谁呢?”桂花说。

我说蒋文斌,杭大华,李成明三人武功好,人又诚恳,做事靠谱,爹,你说呢?”林大春说。

大春说的不错,这三个人确实是忠厚人。”船老大说,“我明天回'福字号’一趟,微型照相机、狙击枪我会尽快替你们送来。至于船只,我看先卖三四只载重量小点的木帆船更方便运输。这些事,我去办好。”

爹,你真好。”桂花说。

我们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这是江阿姨的遗愿,我们努力,尽职尽责,一定办得到!”船老大站起来,握着拳头,“嘭”一声击打在桌子上说,       “消灭日本鬼子,替江阿姨报仇!”

好,我们一定替江阿姨报仇!”大家不约而同地说。

……

(待续)

作者简介

王安中,江西省铅山县人,铅山一中退休教师。1962年分配铅山县电影院工作,主编《铅山电影报》,1978年,短篇小说《豆》发表于《信江文艺》,2003年论文《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理论研究》发表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五期。

1998年主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第一册、第二册),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主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与课例精选》,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