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俊民​《襄阳咏史47首》

 WENxinHANmo 2021-11-06

李俊民(1176—1260),金泽州晋城人,字用章,号鹤鸣道人。得程氏之学及邵雍《皇极》数。章宗承安五年进士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弃官教授乡里。宣宗南迁,隐嵩州鸣皋山,后徙西山。蒙古忽必烈在潜藩,以安车召之,问以祯祥。卒年八十。有《庄靖集》

襄阳咏史 其一 古堤

序:年平地溢四丈五尺魏太守胡烈补缺堤以利民至唐卢钧为山南节度因烈之旧而增培之俗谓附城北者为金锁堤南曰白铜堤

一决江源水自东,长堤隐隐卧如虹。

不因传得襄阳操,人世何由见禹功。

注:张参议诗未雨还须彻桑土白沙湖上水汤汤元佑二年邢恕守襄诏以汉有决溢之患其画经制久远之策公来访被水之地得之东南隅当汉水之冲土杂白沙水至辄陷民号白沙湖堤之内其势平一决则两城相望三十里潴为污泽近郊之民趋西山甚至登木杪

襄阳咏史 其二 白沙湖

闻道沙堤水陷时,茫茫无处觅完堤。

当时禹迹依然在,以壑为邻笑白圭。

襄阳咏史 其三 戍逻垦田

序:羊公镇襄阳吴人罢守石城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公之始至无百日之粮及季年有十年之积

屯彻南阳井井田,剑牛刀犊两功全。

石城惊落吴儿胆,野宿貔貅万灶烟。

襄阳咏史 其四 樊城

序:在襄阳北汉江之湄张参议昔年山甫兴周地想见曹仁霸魏功昔仲山甫封于樊城曹公使曹仁守樊关羽攻之不能破

暂来朱序秦还守,初入曹仁汉复攻。

颠倒江山今几主,樊侯依旧袭周封。

襄阳咏史 其五 汉高庙

题注:在襄阳县西南钟山

垓下未闻歌散楚,泽中已见哭亡秦。

乾坤到底归真主,愁杀鸿门碎斗人。

襄阳咏史 其六 光武庙

在襄阳东四十五里。光武,南阳枣阳人。今枣阳县是也。舂陵在枣阳东,望气者苏伯阿至南阳,遥见舂陵曰:「气佳哉!郁郁葱葱。」光武始起兵还舂陵,望舍南火光烛天。今枣阳在襄阳东界六十里。

海内英雄待一呼,云龙际会入东都。

羯奴不识真人事,侥幸中原欲幷驱。

襄阳咏史 其七 楚昭王庙

序:在宜城东北唐韩愈作宜城记言之甚详愈又有昭王庙诗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闲茅屋祀昭王

一闲茅屋暗尘埃,香火凄凉几奠杯。

故国到今如传舍,后人复使后人哀。

襄阳咏史 其八 宋玉宅

离骚经里见文章,水绿山青是楚乡。

往事一场巫峡梦,秋风摇落在东墙。

襄阳咏史 其九 保汉公庙

题注:在襄阳子城南世傅纪信忠义祠今为州之城隍

将将提兵气自扬,一朝翻为沐猴忙。

得从虎口抽身去,不必雷霆怒假王。

襄阳咏史 其十 酇城

序:萧何初封在谷城县西汉功臣表高祖六年十二月甲申封曹参以正月甲午封张良最后封萧何

谁是兴刘第一功,我侯只合最先封。

当时猎犬犹争甚,得鹿权都在指踪。

襄阳咏史 其一十一 三顾门

序:世传襄阳水西门为三顾门先主自此三往见武侯张参议水西门外公来处

将军命驾出门西,想见门从向日题。

山下卧龙谁说破,赏音元直在檀溪。

注:徐庶宅在檀溪之阳檀溪在襄阳西四里

襄阳咏史 其一十二 隆中

题注:诸葛亮宅在襄阳县西二十里

一朝师出震关东,料敌曹吴几日功。

未毕将军天下计,乾坤容易老英雄。

襄阳咏史 其一十三 关将军庙

题注:在襄阳南九里凤林关

鼎足相吞势未分,谁能倾葢得将军。

曹吴不是中原手,天下英雄有使君。

襄阳咏史 其一十四 鹿门山

题注:有庞德公宅在襄阳东南三十二里杜赠别郑炼赴襄阳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百年巢穴子孙安,十日长闻九日闲。

说破姓名人不识,鹿门山是德公山。

注:杜诗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襄阳耆旧闲处士节独苦

襄阳咏史 其一十五 庞士元宅(在襄阳)

鹰自养来饥肯去,龙从卧后顾须频。

到头骥足非难展,祇在当时驾驭人。

襄阳咏史 其一十六 徐庶宅

题注:在檀溪之阳习凿齿与谢安书云游目檀溪念崔徐之交

谁知方寸去留初,尽把功名付葛庐。

举目檀溪人不见,空传谷隐念交书。

注:先主率其众南行诸葛亮徐庶并从曹公追获庶母庶辞先主曰方寸乱矣请从此别

襄阳咏史 其一十七 刘表祠

题注:祠前有墓,在府城东门内

天运端能卧可收,江山形势数荆州。

当时若听韩嵩策,那得曹瞒享士牛①。

按:① 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韩嵩说表起乘其弊,表不从。操征表,表之子琮竟以荆州降。

襄阳咏史 其一十八 谷隐山

衮斧留心汉晋闲,岂期谷隐避名难。

一人有半随秦去,不得相离释道安。

注:是时桓温觊觎非望习凿齿着汉晋春秋以裁正之后以脚疾废于里巷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坚俱舆而致焉与诸镇书昔晋平吴得二陆今获士才一人有半耳俄以疾归襄阳

襄阳咏史 其一十九 庞公祠

序:唐庞蕴也祠在鹿门山本自衡山得马大师法来隐张参议家池龙种去无踪珍重庞公似德公庞德公宅在鹿门山

踏破衡山急急回,凤林尽是漉篱材。

大家了得无生着,倾出团圝话里来。

注:张参议摆尽世缘空所有谁知佛法异还同丹霞不用传心印灵照端能继父风

襄阳咏史 其二十 凤林

题注:孟浩然故居,在襄阳县南十里

天宝诗人去却回,果曾北阙上书来。

若为耆旧无新语,明主何尝弃不才①。

按:① 张参议有:「朝宗强欲相牵率,岂识先生玩世心。」

襄阳咏史 其二十一 斩蛟渚

序:晋邓遐为太守襄阳城北沔水中有蛟当为人害遐拔剑入水斩之而去

久愤江于投水俗,近忧泉室泣珠人。

到头不是池中物,血溅惊波剑有神。

襄阳咏史 其二十二 夫人城

序:在今襄阳西北一里符丕之攻朱序也其母韩深识兵势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幷城中女丁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寇力攻西北角果挫衄而退襄阳号曰夫人城

见说韩门素识兵,故知西北势先倾。

未应有子如豚犬,何在夫人自筑城。

注:张参议五申下令吴姬肃三遂无哗鲁筑城

襄阳咏史 其二十三 诫虎碑

序:宋傅僎字子成为襄阳令有善政县多虎僎常追虎入城诫励虎去不复为害邑人为立碑

未除不必烦周处,欲刺何须待卞庄。

入市如羊听命去,至今无害到襄阳。

注:张参议应无白额烦周处解使于菟字子文

襄阳咏史 其二十四 杜甫故里

杜易简,预之远裔,有从弟曰审言,生子闲,闲生甫,世居襄阳,甫徙家巩县。

不知故隐几时离,天宝年闲处处诗。

过客不须寻世谱,万山山下看沈碑。

杜诗:「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按:杜预沈碑岘山之下。

襄阳咏史 其二十五 尹氏一门四阙

序:在襄阳县东南三里唐尹怦有父曰嗣宗居丧逾礼贞观中旌表怦年十三竭力就养父卒负土成坟紫芝产墓侧天子下诏称扬龙朔中刺史改其闾曰南陔里子慕先孙仁恕皆着孝行万岁通天中继被宠褒一门四阙张柬之张九龄为之记赞欧阳文忠公集古录言之甚详

萱堂犹是忘忧地,乌屋相传反哺恩。

一段家风谁出自,千年鼻祖守关门。

注:东坡尹可元诗千年鼻祖守关门

襄阳咏史 其二十六 武安君庙

题注:祠白起在南漳县

归去咸阳是老头,如何此地肯重游。

分明祀典无交涉,只合英灵在杜邮。

襄阳咏史 其二十七 修禊亭

题注:在岘山半王子年拾遗记云江汉之人思周昭王至春上巳祓禊集王祠下如屈原故事

相唤相呼上巳游,国人无日不思周。

近来烽火遭三月,那得闲杯逐水流。

襄阳咏史 其二十八 汉阴台

序:在宜城西三十步庄子子贡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夫子不欲乎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其名为槔为圃者笑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神生不定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怪来赐也多言甚,笑倒忘机老汉阴。

巧拙大都归一溉,宁教劳力莫劳心。

襄阳咏史 其二十九 善谑驿

题注:在宜城县驿前有淳于髠墓

皆因盂酒与豚蹄,致使他乡笑滑稽。

无限驿亭来往客,独言齐赘不归齐。

襄阳咏史 其三十 沧浪歌

题注: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之鼓枻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江上扬扬一棹波,众中清浊笑怀沙。

不知歌后沧浪曲,却入骚人屈宋衙。

襄阳咏史 其三十一 竞渡

序:屈原以五月五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湖欠舟水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自此习以相传为之戏

憔悴沉湘楚大夫,魂招鱼腹肯来无。

至今江上渔歌在,尚问何由得渡湖。

襄阳咏史 其三十二 抱玉岩

题注:在南漳县卞和得玉于此以进楚王王以为诈刖其足乃抱璞泣于荆山

特特来从抵鹊山,一心都在献芹闲。

非关楚国真难辨,举世人皆厌等闲。

襄阳咏史 其三十三 习家池

题注:即高阳池也在岘山南百步水经云沔水东入襄阳习郁池内郁依范蠡养鱼法作大陂列植竹木游燕之名处也

日日山公载酒过,醒时常少醉时多。

儿童拍手阑街笑,惊破沧浪一曲歌。

襄阳咏史 其三十四 的颅溪

题注:本名檀溪在襄阳西四里刘表因会取刘备备潜遁所乘马名的颅走堕檀溪中备急曰的颅可努力的颅一踊三丈渡中流而追者至

得雨蛟龙未易图,枉劳木禺用机谟。

死生毕竟谁堪托,今日纔方见的颅。

按:东汉刘表本传云表欲卧收天运其犹木禺之于人也注云如刻木为人无所知也前书有木禺龙音义云禺寄也寄形于木元具反张参议云垓下众倾骓不逝合肥桥彻骑能飞孙权征合肥为张辽所袭权乘骏马上津桥桥已彻板着鞭超渡至今合肥名曰飞骑桥

襄阳咏史 其三十五 作乐山

题注:郦道元注云昔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每所登游俗以作乐山名之今在襄阳西北二十里。

悠悠曾不倦登临,眼底何人为赏音。

白雪一歌犹掩耳,安知梁父是龙吟。

襄阳咏史 其三十六 冠葢里

题注:汉灵帝时宜城太山庙有四郡守七都尉二卿五侍中一黄门侍郎三尚书六刺史朱轩高葢同日会于山下荆州刺史刘表行部见之甚欢叹其豪盛乃题道口亭为冠葢里刻石铭之

道口亭前多贵游,一时来往亦风流。

若能共画安刘计,岂独英雄记里收。

襄阳咏史 其三十七 呼鹰台

题注:在襄阳县东七里高三丈表性好鹰常登此台歌野鹰来曲台之侧有司马徽庞统二宅。

英豪并起望人才,底事将军谩筑台。

倘使曹公肉能饱,如何唤得野鹰来。

注:曹公曰养士如养鹰饥则为人用饱则扬去

襄阳咏史 其三十八 仲宣井

题注:在万山王仲宣故宅郭帅杲移井栏于戎司其后破碎埋没李帅奕收拾补甃置之便坐侧稽考古今岁月为之记

试看汲古几何深,犹有余波慰渴心。

谁把石栏移便坐,并邻又得一繁钦。

按:耆旧传王粲与繁钦幷邻同井杜甫诗云应共王粲宅留井岘山前张云繁钦有识还歆羡

襄阳咏史 其三十九 兹楼

题注:王粲楼按襄阳杂咏题曰兹楼葢取粲登楼赋所谓登兹楼以四望兮襄阳志亦因之而楼不存

见说襄阳有古风,可怜耆旧老无功。

当年汉主龙兴地,尽在登楼四望中。

襄阳咏史 其四十 堕泪碑

题注:在南岘山上

愤深藉馆年年祭,痛切夷陵岁岁祠。

不见征南遗爱地,至今泪堕岘山碑。

注:伍员破楚鞭尸藉馆郢中立庙今自湖北至淮西故楚之地处处有祠白起伐楚烧先王墓夷陵宜城有白起堰灌城中死者流东陂臭闻远近号曰臭陂

襄阳咏史 其四十一 沈碑

题注:在万山下杜元凯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沈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

中原人物老书生,塞破乾坤万古名。

俗子不知碑尚在,一朝南渡愧荒伧。

襄阳咏史 其四十二 晋柏

题注:在南岘山上即晋人所植下有小石题刻柯干如铁

亭亭霜干上参天,色黛皮苍老更坚。

当日不知谁手植,到今人与树千年。

襄阳咏史 其四十三 文选楼

题注:在子城南门按祥符图经云梁昭明太子于此楼撰文选聚才人贤士刘孝威等一十余人资给丰厚日设珍馔诸才子号曰高齐学士又云世传文选成楼下所弃书与楼齐

朝朝暮暮蠹书鱼,选尽人闲得意书。

常恐不能精此理,祗缘老杜近楼居。

注:杜诗熟精文选理又眼前文字积如山想见中闲笔削难一自登楼开卷后满天依旧斗星寒

襄阳咏史 其四十四 解佩渚

题注:在襄阳西十里北临沔水有曲堤按郡国志郑交甫至汉皋台下遇二女佩二大珠交甫求之二女解佩行数里二女及珠俱失

相遇江皋事颇奇,一双佩解去还遗。

未能南国无游女,咏取周人汉广诗。

襄阳咏史 其四十五 弄珠滩

题注:楚俗以嬉游为事襄沔记岁以正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谓之天地穿日移市于城北津弄珠滩按南都赋云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江沙一日蚌胎虚,游女争夸掌上珠。

美化不将风俗禁,他年恐作媚川都。

注:襄阳志云楚女于弄珠滩寻水窍石穿簪于钗上带归又云楚俗三月游南山诸寺移市于山寿寺四月八日罢游谓之辞山

襄阳咏史 其四十六 金沙泉

题注:在宜城县东一里造酒绝美世谓宜城春又云竹叶杯

何处山泉味最佳,从来独说有金沙。

楚人遍地宜城酒,莫着淄渑诳易牙。

襄阳咏史 其四十七 涌月亭

徘徊亭上晚相宜,月与高人本有期。

不比寻常三五夜,十分圆后是来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