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掌握4个字“拍摄要领”,拍出好看的风景 有个网友给侍墨留言,他说:老子拍照的时候没想这么多。 侍墨想了一下,老子西出函谷关的时候,摄影技术还没传到中国。这位“老子”可能是在西天呆得太久了吧? 不过,既然提到了“老子”,侍墨就想借用老子的“顺势而为”来作为摄影口诀,和大家聊一聊风光摄影。 因为,风光摄影中的山山水水,高楼大厦,都可以“顺势”拍摄。 接下来,就是点评时刻—— 图1:照片来自粉丝“Copitel”。 粉丝留言:请老师讲讲这张打卡照片。 侍墨点评一:这张照片一看就是站在高处,用长焦镜头拍摄的。 采用了三分法构图。 天空1/3,夕阳红是暖色;地面2/3,山脉河流是冷色。 冷暖对比强烈,是一张不错的风光摄影作品。 图1-2 照片中,还有两片红色的湖水。 准确的说,是湖水反射了落日的颜色。 如果您仔细看原图,还会发现湖水的前方有两条山路(也有可能是河流)。 是的,这两条“路”就是视觉引导线了。 山路的线条比较平缓,所以,横向取景,用三分法构图是比较合适的。 图2:照片来自粉丝“北海Noc”。 粉丝留言:嘿嘿(表情)。 侍墨点评二:这张照片拍得也挺惊艳的。 同样是用夕阳和山脉作为冷暖对比, 同样是用蜿蜒的河流作为视觉引导线。 山间炊烟袅袅,人间烟火气息。 好看,真好看,没毛病。 图2-2 这两张照片,一张是横着拍的,一张是竖着拍的,拍摄主题相似,效果也差不多。 拍摄风景照片,先要搞清楚摄影主体的“起势”。 山有山势,水有水势。山水的走势,是陡峭?还是平缓? 然后,我们顺着山水的走势来取景构图。 顺势而为,可以让摄影主体的优点“最大化”呈现。 图3:照片来自粉丝“Ab196”。 粉丝留言:大回湾风景。这张照片怎样?请点评。 侍墨点评三:说实话,这个拍摄环境不错。 天上白云飘飘,证明风力不小。 有风、有云,肯定会产生局域光。 所以……摄影主体就被云彩挡住了光。 这么多的房子,全在阴影里面了。 黑黢黢的。 图3-2 摄影,摄影,光影效果还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摄影主体,没有光影效果是很难看的。 风光摄影,遇到局域光,有可能会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 房子多,有亮有暗,就很好看。 要是房子全是暗的,那就不好看了。 等于没有光影效果。 图4 正确的拍摄方法可以参考上图。 小房子是摄影主体,要处于光线照耀的区域。 或许有人会说,云彩怎么飘,不由人控制。 那么,为什么你不多等一会儿呢? 我们在拍摄风光摄影的时候,经常会站在一个位置“守株待兔”。 你知道我们是在等什么吗? 就是在等大风把那片云彩吹开,等到有光线落在摄影主体上面。 顺着光线的方向拍照,没错的。 图5:照片来自粉丝“VsirF”。 粉丝留言:这张如何? 侍墨点评四:说实话吗?这张照片的拍摄环境挺好的。 远处的山脉山势平缓,三分法构图用得也对。 白云和雪山与地面形成了强烈的颜色对比。 视觉冲击力也有的。 图5-2 但是呢,照片中的“视觉中心”太多了。 散在地面的这些牲畜,应该是牛羊吧? 大部分都是黑色的。 天空云彩这么厚,光线肯定是平淡的。 所以黑颜色的牛羊,看上去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小黑块了。 用牛羊作为“视觉中心”,是风光摄影中比较常见的拍摄手段。 视觉中心的作用,是画龙点睛。 既然是点睛,就不能太多。 试想,如果一个美女的脸上全是眼睛……那会是什么效果? 所以,要不就离的远一点,让这些牛羊看上去紧凑一些; 要不就离河岸近一点,减少牛羊的数量。 图6:照片来自粉丝“独耘A0”。 粉丝留言:新疆喀拉峻。 侍墨点评五:和上一张照片相比,这张照片的效果明显好了很多。 主要就是因为,视觉中心不多,恰到好处。 同样是用牲畜作为视觉中心,这张照片中只有稀稀拉拉的三五匹马。 而且分成了两个区域。 视觉中心的作用就是吸引读者的眼球。 满屏都是,你让读者看哪个呢? 图6-2 这张照片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构图。 天上的白云、远处绵延的山脉,以及近处的青草地,三条线组合成了之字形构图。 用长焦镜头拍摄,还可以起到压缩空间的效果。 让白云、山脉、和青草地,看上去“很近”。 风光摄影中用“之字形”构图,有时候是在拍山,有时候是在拍水。 不过,无论摄影主题是什么,本质都是“顺势而为”。 ![]() 图7:照片来自粉丝“独耘A0”。 粉丝留言:喀拉峻。 侍墨点评六:还是这座山,还是这一大片云。 这次变成了三分法构图。 右侧骑马的那些人,成为的照片中的视觉中心。 左侧的一排树林,很好的呼应了右侧那些骑马的人,视觉重量相对平衡。 ![]() 图7-2 风光摄影中,经常会用人物、车辆、牲畜,甚至是一颗孤独的树,作为视觉中心。 有了视觉中心的风光摄影,会显得特别灵动。 不过,视觉中心可不是越多越好。 这就如同美女脸上的美人痣……有一颗痣的美女是好看的;满脸都是美人痣的美女……就不太好看了吧? 图8 风光摄影中,有很多画面元素都是自带线条的。 这些线条也是可以成为视觉引导线的。 如果风光摄影中又有引导线,又有视觉中心,那么视觉中心最好是放在引导线的附近。 放在线条的中间,或者是两端,都可以。 引导线的作用,就是要引导读者的视线嘛! ![]() 图9:照片来自粉丝“悠然78…87”。 粉丝留言:请老师点评。 侍墨点评七:这张照片挺有意思。 刚下完雨,公路上还有水渍。 这个公路的线条看上去很“陡峭”,所以竖着拍也行。 顺着公路往后看,山林里还有云雾呢! 就是有原物的时候,光线效果不是很好。 所以,天空的画面占比稍微多了一些。 ![]() 图9-2 这个小火车,无疑就是视觉中心了。 不过,这个小火车的位置有点靠边了。 左侧的留白不足。 所以,侍墨的建议是: 要么机位往后退一点,继续竖着拍; 要么索性横屏拍摄,让公路的线条很明显一些。 适当减少天空的画面占比,让小火车左侧的留白多一些。 图10 如果天空是比较出彩的,比如说,有漂亮的云彩。 那么,让天空的画面占比多一些是没问题的; 如果用公路作为视觉引导线,用车辆或者行人作为视觉中心,那么视觉中心的位置就不能太靠边了。 比较合适的方法,就是三分法构图。让视觉中心前后左右都有留白。 ![]() 图11:照片来自粉丝“打瞌睡的狮子417”。 粉丝留言:手机就是方便,遛弯儿随手拍。华为MATE40 pro出品。原片未经任何修饰,恭请指正。 侍墨点评八:这张照片没什么可指正的吧…… 山间云雾缭绕,最难得的是,有云雾的同时,还有光影效果。 晨练的人们是视觉中心;线条很多,但是排列有序。 白色的栏杆以及栏杆的影子,还有地面的格子线,都是视觉引导线。 这是三分法构图+引导线构图。 ![]() 图11-2 本期摄影点评,侍墨送您四个字的摄影口诀: 顺势而为。拍摄风景,山有山势,水有水势,建筑物也会有自己的“走势”。 取景的时候,“顺势而为”可以最大化的体现出摄影主体的特点。 不“顺势”,风光摄影的优势可能就体现不出来了。 看侍墨点评,每天进步一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