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贩子

 贺承德 2021-11-06

读了李寿崧老师的《人贩子》,我想写点儿文字。先看他的诗作:“罔顾来钱黑,心邪作孽形。犹如秤砣杆,但缺定盘星。脚底流脓水,头端长疖疔。难书其大罪,天网必拘囹。”

再言我的拙评: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品控诉了人贩子的丑恶罪行。

首联中的一个“黑”字,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也刺痛了我们的神经。众所周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是人贩子呢?小人敛财,取之无道。这就是赤裸裸的厚黑学呀!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与动物世界区别开来,是因为人类有文明和文化。可是人贩子却把人类当作牲口来进行贩卖,这难道不是对文明的践踏?这难道不是对文化的侮辱吗?可想而知,人贩子的心灵有多么丑陋。他们早已把自己的肉心揉捏成了邪孽妖魔的症状了。诗人由表及里,简直是写到人贩子的骨髓里面去了。

颔联,作者采用比喻说理。善良的秤杆上是有公平、正义的定盘星的,而人贩子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一个光秃秃的秤杆。这就注定了他们无法成为人类的福星,只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颈联,作者用谩骂之声尽情地发泄内心不满的情绪,诅咒人贩子脚下流脓,头上长疮。想必,这是很多人在小时候见识过的最恶毒的骂人的台词了吧。但这些毕竟只是作者的感性认识。

尾联,作者终究还是守住了诗歌的最后一块理性认识的阵地。与前面的谩骂和诅咒相比,此联显得十分理性。写作者是充满良知的,他没有被感情冲昏头脑。“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人贩子必将受到法律的准绳的严惩。这准绳,就是被称之为法力无边的最有威严的事物——天网。

总之,人贩子是一个历史专属名词。他们被诗人的良知,以文学的形式,永远地定格在了岁月的耻辱柱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