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登贞观 在县西二里,旧名上生。宋崇宁间,建。宣和间,改今额。洪武二十六年,清理道教,立为道会司。成化间,重建。万历癸未年,王姓重建。康熙三十九年,复修。乾隆四十三年,阖族重修,焕然一新。 裴应章撰《重建登贞观王公祠堂记》 予清之有登贞观也,始于宋。邑侯王公贤裔王大郎,购地、宅、田、塘三十余亩。自淳熙已酉,开基肇造三清殿。左构祠堂,以祀公像。亦报本之义也。 公讳瑞,字葵秀,别号古泉,江西端金人。由进士来宰吾邑,多善政,留福民间,至今食德。升守武昌,公惟乐兹山川风土,遂致政而家焉。厥后族姓繁衍,人文迭兴。良吏之报,昌炽勿艾也。后之追仰者,或昔胜朝未入宦祀,虽当日一时失于详请。然令德彪炳在人,迄今享祀崇隆,荣称啧啧,又何惜焉。 即历宋元(注:据原版改无为元字)沧变,祠圮不一。而国初重建于大郎五代孙王文贵。复辟殿堂,增拨己田四亩,并祖田千余秤入观。召道住持,以备香灯祭享之具,于始创有倍隆矣。迨宣德癸丑,嗣孙王德忠、王子玉重修,庙貌如故。不图正统戊辰,又遭寇毁。时成化乙酉,王得礼草数椽,既堂而辍。无何,复圮于嘉靖辛酉。又二十年于兹矣,十七世孙王西泉叹曰:“尸祝无地,何以妥先灵,而佑(注:据原版改右为佑)后嗣?”乃率侄希武等涓吉鸠工,不敛族众,不烦蒸粒,自捐资三百七十两。重建殿宇,装塑三清圣帝诸真仙。左建时思堂,祀右泉公像,衬配王大郎王文贵焉。旁构厅楹十笏,奉祀雷霆。外小屋数间,为住持栖息。凡廪灶、浴室,园畦、果圃、靡不毕备。地势爽垲,秀美绝伦。层峦翠耸,山水呈奇,流览兹土,种种佳胜。斯真地灵之拯,而人杰之薮矣。以此祀神享祖,有不安妥者哉? 呜呼,祠自创建以来,凡遭厄者三。子孙祠圮即增修,人曰:“荷神之贶。”予曰:“正祖德垂休久而益光也。否则,何能阅累朝百代,勿替若此乎?今见栋宇峥嵘,宏观壮丽。虽幸前此之缔造艰辛,亦赖继兹之恢拓前烈。西泉公,诚不可泯没也。”故邑宰翟畏庵,亦题联以赠焉。 经始于万历癸未望日,越明年五月告成。予与西泉姻戚,因得悉其家世。爰稽旧志修废删补,以垂永鉴。俾读是碑者,咸知公世德为不朽云。 西灵庵 在县西。宋绍兴间,建。明成化九年,重建。知县凌寀改今名,原汤氏宗祠。康熙四十年,其子孙重修。嘉庆年间,祠背有坟,坟上大树拔根覆压,全祠瓦碎,只剩门墙。今其祠徙居渡头。 高城庵 在高地。宋乾道四年,建。明弘治三年,重建。今存。 新城庵 在永得里。元至正二十年,建。今废。 盈山庵 在北团里。宋咸淳间,建。后罗真人修炼于此,乡人祀之。灵异拟于丰山欧阳仙。 福智庵 在仓盈里。元至正十三年,建。 新丰庵 在余朋。宋至治三年,建。成化十一年,重建。 皈真宫 在梦溪里。天启元年,僧善桌重建。 东山堂 旧名隐仙堂,在县东。正统间,建。弘治十六年,重修。嘉靖年间,查理变卖废寺,邑人伍会承买。奉巡按御史王给付下帖,即于本山建伍氏祠。仍名东山堂。 真君堂 即慈济宫,在县北通贞道院故址。宋淳祐间,县令林奕建。毁于寇。洪武初,建祠祀慈济真君。天顺七年,邑人重建。康熙三十八年,知县汤传榘重修。 法海堂 在县法海坊。元至正二年建,明弘治年间修。康熙四十一年,本坊众姓重建。道光年间失火,莲台被焚破,里人敛钱修整完好。
登贞观 在县城西二里,原来叫“上生”。宋朝崇宁年间,建。宣和年间,改现在这个名匾。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官府清理道教,道会司设在这里。成化年间,重建。万历癸未年,清流王姓的人重建。清朝康熙三十九年,复修。乾隆四十三年,王姓全族重修,焕然一新。 裴应章撰《重建登贞观王公祠堂记》 我们清流有登贞观,开始于宋朝。地方人士王公的贤孝后裔王大郎,购买土地、房子、水田、池塘共三十余亩。从宋朝淳熙已酉年,开基始建三清殿。左边构建祠堂,以祀奉王公像。也是回报本源的意思。 王公名字叫瑞,字葵秀,别号古泉,江西端金人。由进士来主宰我们县,多有善政,留福在民间,后人至今享受先人的德泽。后来升任武昌太守,王公因喜欢和怀念这里的山川风土人情,就辞官退休在清流安家了。从那以后家族繁衍,人文交替兴起。贤能官吏的报应,昌盛是没有止境的啊。后面瞻仰追随的人,有的因为所在朝庭灭亡没有进入官宦祭祀行列,虽然这只是当日一时失于详细呈请。然而美德辉耀在人间,到现在享受高尚的崇祀,人们啧啧称赞,这样又有什么要可惜的呢。 祠堂建起即经历宋朝元朝的沧桑变化,祠堂也时好时坏起起落落。到明朝初重建祠堂的是大郎五代孙王文贵,他重建殿堂,同时增拨自己的田四亩,和祖田一共总产量三万余斤归入登贞观。他招聘道士住持,准备了用以祭享的香灯等用具,比始创的时候有了翻倍隆盛。到了宣德癸丑年,王文贵的孙子王德忠、王子玉重修,庙又恢复了荣盛的样子。没想到正统戊辰年,又遭受土匪毁坏。在成化乙酉年的时候,王得礼草草修建几间,厅堂盖好就停下了。不久,嘉靖辛酉年又塌了。这样又过了二十年,十七世孙王西泉感叹说:“没有地方祭祀,怎么能让祖宗灵魂安稳而保佑后代子孙呢?就带领侄儿希武等人选择吉祥的日子聚集工匠,不用劳动宗族人众,不麻烦道士,自己捐资三百七十两银子。重新建起殿宇,装塑道教三清圣帝诸位真仙。左边建时思堂,祀奉右泉公像,王大郎王文贵陪衬配祀。旁边构建小面积的厅楹,用来奉祀雷霆神。外面有几间小房子,是住持栖居休息的。凡是生活用具,仓库、炉灶、浴室,园畦、果圃,没有不具备的。地势高爽干燥,秀美是没有地方可以相比的。层峦翠耸,山水呈奇,流览兹土,种种佳胜。这真是地灵在扶持,而杰出人才必然要聚集。用这样的地方祀奉神仙贡献祖宗,会有不安稳的吗! 哎,祠堂自从创建以来,共遭遇厄难有三次。祠堂倒塌子孙就增修,人们都说:“承受神的恩赐。”我说:“真正是祖宗德行降福久远而日益光耀。否则,怎么能经过几朝百代,还像这样没有改变呢?今天能见到祠堂栋宇峥嵘,宏观壮丽。虽然庆幸有之前艰辛的缔造,也有赖于继承增益弘扬前烈精神。西泉公的功劳,确实是不能泯没的啊。”我老家主政的翟畏庵,也题写了一副联赠送。 开始于万历癸未年十五日,第二年五月大功告成。我和西泉是姻戚,所以知道他的家世。于是考稽旧志,进行修、废、删、补,整理出这些内容,以传留后世作为长久鉴戒。让读这个碑的人,都知道王公累世不朽的德行。 西灵庵 在县城西边。宋朝绍兴年间,建。明朝成化九年,重建。知县凌寀改现在这个名,原来是汤氏的宗祠。清朝康熙四十年,他们的子孙重修。嘉庆年间,祠堂背后有坟墓,坟墓上的大树拔根覆压,整个宗祠瓦碎,只剩门墙。现在他们的宗祠迁移到北渡头。 高城庵 在高地村,宋朝乾道四年,建。明朝弘治三年,重建。现在还存在。 新城庵 在永得里。元朝至正二十年建,现在荒废了。 盈山庵 在北团里。宋朝咸淳年间,建。后罗真人在这修炼,乡人祀奉他。灵异的程度接近于丰山欧阳仙。 福智庵 在仓盈里。元朝至正十三年,建。 新丰庵 在余朋。元朝至治三年,建。明朝成化十一年,重建。 皈真宫 在梦溪里。明朝天启元年,善桌和尚重建。 东山堂 原来叫隐仙堂,在县城东边。明朝正统年间,建。弘治十六年,重修。嘉靖年间,查理变卖废寺,本地人伍会承接买下。奉巡按御史王给付的请帖,就在本山建伍氏重祠。还是叫东山堂。 真君堂 就是慈济宫,在县城北通贞道院故址。宋朝淳祐年间,县令林奕建,毁于寇。明朝洪武初,建祠祭祀慈济真君。天顺七年,本地人重建。清朝康熙三十八年,知县汤传榘重修。 法海堂 在县城法海坊。元朝至正二年建,明朝弘治年间修。清朝康熙四十一年,本坊百姓重建。道光年间失火,莲台被焚破,里里的人凑钱修整完好。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二 建置志 寺观3) 登贞观既是道观,又是清流城关王氏的祖祠,祀奉的是曾经在清流当县令,后来又回清流定居的王元瑞。地点在现在县医院的食堂的所在地。 裴应章看来对中国传统宗教比较感兴趣,为道教的宫观写了不少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