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陈允升 字旭卿。从学余日乾先生。生平沈潜经史,为文沉静幽隽,五魁其曹。所著《易史一隅》,引史证经,士林贵之。其子方炜亦五魁其曹,人以为家学渊源云。 陈廷枢 字天行。亦从学余日乾先生,为文用意刻入。庚辰恩科荐卷,已登内号,以多一二卷抽去。自乾隆八年进泮,赵学宪五十余年始食饩。其后钦赐副榜,后又钦赐举人,则年八十余。已故矣。 雷良翰 字景申。进泮最早。其后肆力于古,博综群籍。虽时文体式,而暗用古事,充满笃实。宜庄学宪有“声情郁茂,古藻纷披”之目也。场中以先辈自任,问无不答,人服其博。 巫履端 字正夫,眉山先生子也。其童试时,首艺作未冠,邑尊欲置榜首,而有疑。于此适段献生宰上杭过此,独取此,遂定为压卷。其后古学屡列第一,竟不获食饩。乾隆甲午,年逾八旬,犹赴乡试,而其时无钦赐之例。其侄自榆亦以诗著名,其代有传人与? 刘尚忠 字希一,邑庠生。其家贫少书,而无书不记。叩其故,则到朋友家见书籍,遂不遗忘。其人坦率,不修边幅,不贪名利。伍典其母舅也。熟于《易经》,今知《易》者,皆刘指示也。体干丰肥,所称“边孝先,腹便便。”者,其斯人与! 余柽 字荣西。其人和易简默,喜怒不形。文亦如其人,怡愉自得,愈简愈妙,颇得庆历笔意。邑侯愈公峻最喜其文。以为场中若遇知己,可以抡元。诗字俱佳。壮年早卒,闻者悼之。 黄流 字瓒玉,邑恩贡生。与余柽最相得,文亦别致无尘俗气。人沉静寡言。其掌教龙津书院,生童最夥(注:据原版补夥)。邑侯杨公中迪重之。其卒也,尝以“文恪”二字私谥之。不意后人卒有家庭之变,得不令人于邑耶? 伍嘉谋 字赓邻,己酉拔贡生。年十六受知于阿学宪。其性聪敏,每事得其要领。为文英气勃勃,望而知为伟器。七列超等,遂膺拔萃,其文已刻。吴、陆二学宪甚器重之。著有《忙闲草》一卷。 其他若:荚允明 刘 浚字宾陶 伍闽毓爱济 伍鹤声鸣可 李廷铨赞卿 伍黼文殿华 廖佳璌蒯壁 裴为城翌宗 陈文苑极允 吴必芹言采 陈梦薰孔豪 陈照隆林标 曾凤章道行 字则 雷勋、裴微生、廖菁莪。其自昔能书,存于今者则裴应征、裴选甲、李于坚、廖光弼、雷环,其它罕有存者。 荚敬中 补文苑。 张水藩读文: 陈允升 字旭卿。师从余日乾先生学习。生平沉浸经史中,作文稳重清逸隽永,曾经考得前五名。所写的《易史一隅》,引证历史来证易经,当时士子都很看重它。他的儿子方炜也考得前五名,人们认为有家学渊源。 陈廷枢 字天行。也是师从余日乾先生学习的,作文用意深刻。庚辰恩科选荐的试卷,已经登上预备的内部号了,因为多了一二卷被抽去。从乾隆八年进儒学,五十余年赵学政才让他享受补贴。之后钦赐副榜,以后又钦赐举人,年龄已经八十余。过后也就过世了。 雷良翰 字景申。进儒学最早。其后尽力于古学,博通各种书籍。纵使是时文体材,也暗用古时候的事,充满实在。宜庄学政有“声情郁茂,古藻纷披”的看法。在许多场合都以先辈自任,问无不答,人们服他的博识。 巫履端 字正夫,眉山先生的儿子。童生入学考试时,他写第一篇作文时还没有二十岁,县令想要放在榜首,而有点担心。在这个时候刚好碰上段献生要去上杭当县令,路过这边,段独独取中这篇作文,于是就定为压轴卷。之后在古学方面屡次名列第一,竟然得不到儒学的补贴。乾隆甲午年,年过八十,还去参加乡试,而那个时候已经没有钦赐的例子了。他的侄儿自榆也以诗著名,他们代有传人吗? 刘尚忠 字希一。县里的秀才。他家贫穷很少书,而他却没有什么书记不住。叩问他的原因,则是到朋友家看见什么书籍,就不会遗忘。他为人坦率,不修边幅,不贪名利。伍典是他的母舅,熟悉《易经》,现在懂得《易》的人,都是刘指教的。尚忠体格丰肥,后汉所称的“边孝先,腹便便。”的,是这个人吗? 余柽 字荣西。其人平易谦和简静沉默,喜怒不形于色。文章也像他人一样,和悦自得,越简单越妙,比较有北宋庆历年间的文风。县令愈公峻最喜欢他的文章。认为考场中如果遇到知音,可以选第一名。诗和字都很出色。壮年过早过世,听到的人都悼念他。 黄流 字瓒玉。县里的恩选秀才。和余柽最要好,文章也很别致,没有尘俗的气息。人沉默寡言。他掌教龙津书院,生童最多。县令杨公中迪器重他。他过世时,曾经用“文恪”两个字私送他做称号。没有想到他后人终于有家庭的变故,能不叫人忧郁烦闷吗? 伍嘉谋 字赓邻。己酉年选拔的贡生。十六岁的时候,受到于阿学政的赏识。他生性聪敏,每遇什么事都能抓住要领。作文英气勃勃,一看就知道是个有出息的人物。七次被列为超等,超出同类之上,他的文章已经去刻了。吴、陆两位学政很器重他。写有《忙闲草》一卷。 其他若:荚允明 刘 浚字宾陶 伍闽毓爱济 伍鹤声鸣可 李廷铨赞卿 伍黼文殿华 廖佳璌蒯壁 裴为城翌宗 陈文苑极允 吴必芹言采 陈梦薰孔豪 陈照隆林标 曾凤章道行 读后: 雷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七 艺文志 文苑4) 陈允升应该说是很幸运的一个人,这么多人有书就他的书保存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