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苏37 桥寺鱼鸿应迟暮 雨夜四望亭彷徨

 无犀之谈 2021-11-06
黄苏37 暮色雨中的苏轼:绝望的孤独,以及孤独的绝望

桥寺鱼鸿应迟暮  雨夜四望亭彷徨

元丰三年(1080)二月二十六日,暮色中的黄州城,注定将因为一位士大夫的失魂落魄而被载入中华诗册。
是夜,苏轼离开定惠院,毫无目的的游走中,先是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写了一首小诗,意犹未尽,雨似乎停了,暮色初晴,他便走到了四望亭。
四望亭在哪里呢?
这座小亭筑于黄州一处名叫四望岭的小山丘上。那一年,苏轼还不知道,过不几年,他将在这四望亭的北侧修筑一座名叫雪堂的屋宅,那是他在黄州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座故居。
“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

四望亭下的鱼塘中,雨一停,水面浮萍逐渐合拢到一起,青蛙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海棠花已凋谢,梅子刚刚成熟。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对于海棠易逝的自然现象,苏轼总有着特别的敏感,触景生情,他又不自觉地想到了过往几个月那些噩梦一样的经历:
人生,不正像这海棠花一样,如一场大梦吗?
绚烂过后,总有凋零。

藉由时光机,当我们精准穿越回到那一刻的黄州城四望亭侧,应该会看到这样一幅略带颓败的场景:
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男人正在用手中的竹杖挑捡着地里的青菜,眼中有些空洞地望着田边一具空荡荡的秋千。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就在这幅晚春凄凉的画卷一侧,竟有几枝娇艳的牡丹花仍在怒放,似乎正在为即将结束的春天进行一场盛大的谢幕演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木芍药,即牡丹)
这是苏轼在四望亭写的第一首诗,清代学者纪晓岚的评价一击即中:

寓意迟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