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援建黔东南12年

 八面山人 2021-11-06

援建黔东南12

                                               吴银进 口述      吴立梅  整理

      我今年85 岁了,是在 44 岁那年招工到贵州的。

由于大三线建设的需要,云贵一带的中国建筑公司下属的局及公司来东阳招工,前后共招了 4 批。

第一批招工的时候,我就已入选。那时我虽已 40 多岁了,但对于技术工人,年龄上有些放宽。我做木匠有 20 多年了,招工的人对我比较欣赏。第一批招工结束时,我因身体欠佳,再加上家里有些事走不开,因此没去。那负责招工的湖北人许初湘就两次登门动员。一番犹豫后就加入第三批的队伍赴黔了。

这一批人的具体数目不大清楚,横店公社有 9 人,搭在灯塔(郭宅)公社的队伍里。灯塔公社有 40 多人,前山何人比较多。在以后的十来年中,我们这些人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虽说东阳人在外,有互相帮衬的,但东阳人内部,也存在互相排挤倾轧的现象。由于灯塔公社人多势众,掌权的多是他们,因此在评级评优评先进时,横店人就免不了吃点小亏。

我们于 1965 年 7 月抵贵州都匀。都匀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驻地,两山夹峙,剑江河南流,倒是山明水秀所在。我们到那里时,那里人口只有数万,但毕竟是一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市也堪称繁华。为我们准备的宿舍已先期造好,两人或三人一间,一律是低矮的一层平房。伙食也不错,15 元左右一个月就吃得相当可以了。只是贵州人好吃辣,浙江人不大习惯。我则走南闯北惯了,觉得还合胃口。

刚到都匀,就投入工作。那工作是为新建的电厂造房子。那电厂自动化程度较高,属于国家保密工程。虽说是新建,其实那一期工程早已完工投产。可这后续工程配套设施也够搞几年的。

在都匀刚呆了两个月,我们所在的中建四局六公司又奉令急调到凯里。这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驻地,与都匀一样,是地区级机关的所在地,处在湘黔线上。最大的好处是回家可以少坐几个小时的火车。

1965 年 9 月,我们到了一个叫“38”的地方上班。这“38”的含义谁也不清楚,谁也不敢问。大三线建设的许多项目都与国防建设有关,属于军事机密,谁也不敢去刨根究底,叫你怎么干你照干就是。

在“38”干的还是造房子,不过这房子有点特殊,是屋中有屋。外面先造钢筋水泥的外壳,里面又有一套钢架结构的房子。“38”里的大学生特多,估计有五六百吧,其中不乏留学生。60 年代的大学生可是凤毛麟角,在我们眼中显得神圣而尊贵。其中有一大学生,福建人,叫杨本和,已娶妻,妻子是位医生。他常和我在一起,因为脾气投合,也因为他另有委派,就把他管的那一摊全让我管了。这活儿有粉刷、吊装、焊接等等,手下有六七十号人。自打这么大,年近半百了,倒过了一回没官帽的官瘾。这杨本和心灵手巧,那不知哪国进口的水平校准仪只有他能修理,我们这些人对他都很佩服,一有难题,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杨本和。

在“38”足足干了两年多,又重回都匀,其时是 1968 年了。那时,“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两年。但由于我们单位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外省人,三线建设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停工闹事搞武斗的情况倒是没有。相对于有些地方的硝烟弥漫,这里可说得上风平浪静。但学红宝书,跳忠字舞,一敬二祝三唱四读是免不了的,开会学习则是家常便饭。

我们那时的工作是建造 320 医院。这医院的规模也够大的,一般的县乡医院可以放得下好几个。那时我们公司的书记叫王成仁,是部队里师长转业的,经理叫王玉堂。工程处的书记叫赖建春(音),山东人,据传是武工队出身。工地生产主任叫许国平。那时的干部比较负责,工地上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在凯里和都匀之间频繁调动。“文革”时在都匀有一件事令我难忘。因为都匀的少数民族较多,有布依族、苗族、侗族、壮族、水族等,不同民族之间有一些矛盾,外地人与当地人之间也有一些矛盾。工地上有相当数量的当地民工。在买饭时,当地人以地头蛇自居,往往不排队,或一人排队,其余人全插进去,甚或直截了当插队。这就自然而然地与我们发生冲突。一天中午买饭时,东阳人何尧生(是队长,可能是前山何人)与一苗族人有了摩擦,那苗族人就用指间夹着的竹叶刀(形制如匕首,但形如竹叶状)直拍何尧生胸脯。若拍中了,不死也带伤。还好,何尧生有几下功夫,个子也高大威猛,就将那苗族人像拎小鸡一样拎到工程处办公室。领导知道后,立刻下令在当地民工中搜缴随身所带的利器。原来多民族聚居之地,许多人为了防身,多带有形形色色的小刀匕首之类,这可给我们这些外省人的安全感罩上了阴影。但自收缴了以后,就基本平静了。以后招工就以复员转业退伍军人为主,跟我们学点技术,外省人与本地人的关系也日趋融洽。

我在贵州的东南部整整待了 12 年。1977 年 7 月,中建四局六公司又开拔到安徽淮南的洞山,建设淮南煤矿。那淮南的优质煤炭是为宝钢冶炼用的,开发两淮煤炭听说还是中央的决策。我们的工作还是建造厂房和宿舍。我那时的身体已日渐衰弱,不去干体力活了。到了 1981 年 60 虚岁的时候就病退了,回到了老家——横店三景头。

2006.3.27撰

原载人民日报出版社《支援边疆建设史料》

收入拙著《那乡 那土 那人——故乡文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