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经快要两年了,电影行业也受到重创,热爱电影的小伙伴们在片慌中倍感煎熬,今天漫电影推荐一部电影,它与《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是《泰坦尼克号》之前世界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 缺因为种种原因,在美国本土只拿到了8000万美元的票房,亏得一塌糊涂,风头正劲的主演也从此一蹶不振。 但在上映后后来的若干年,这片子都被定义为烂片, 最近几年评分才逐渐的回归正常,现在豆瓣7.2分已经不低了。 《未来水世界》就算现在拿出来,依然是很值得一看的电影。为什么当年就那么的不受待见呢? 首先这是一部动作片,主要的欣赏点是动作打戏,但所有的动作片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前半小时的文戏铺垫很重要,它决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简单说,英雄为之拼命的动力是什么? 而当时科幻大片的市场主流是《侏罗纪公园》、《勇敢者的游戏》以及《终结者2》等作品, 《未来水世界》在科幻设定上一点不输前者,失败原因还是在于剧情的疲软以及观众对全新视觉风格的不适应。 电影开始,从片头的环球标志,直接做了一个渐变动画,极地的冰雪在融化,陆地一点一点的在减少,直到最后完全看不到陆地。 现在讲由于温室效应,环境温度升高,两级冰川融化,地球会被淹没,大部分人都会理解。 当时是怕观众看不懂,就直接旁白交待了。未来的若干年,地球上都是水,没有陆地,幸存者逐渐适应了这个环境。 然后就是经典的喝尿镜头。 海行者撒了泡尿,用一个简单的装置,过滤了一下就直接喝掉了。 这个镜头被评为第一大恶心镜头,现在再来看这个镜头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一个镜头就能让人明白很多。 在海上生活最缺的是淡水,过滤自己的尿当然比海水淡化要简单的多;然后可以联想食物和其它资源是个什么状况。 海行者的船警报响起,像是船锚挂到什么东西,他没带任何的护具就跳下海,然后给了好几个空镜,就是说潜水时间很长。 定时器到位,缆绳开始自动回转,深度表给了个特写,看起来像是400米,他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没有氧气瓶,为什么能潜水这么深? 潜水的时候,有人上船偷走了他的青柠檬。 这就引入了这第二个角色,对话中就进一步的交代了格局,海行者在海上见面都是要互换一些物品和信息,有交易当然就有欺骗、偷窃,掠夺,生存艰难。 到了环礁资源站交换物品,有两个人就在讨论一副地图,这就开始进入主题了,小女孩出镜,若有若无的展示了一下背后的纹身。 海行者的泥土是比较紧俏的商品,他换了很多东西,真准备离开的时候,很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大帮人带着一个结实的少女,请海行者留下“人种”。 ![]() 海行者拒绝留下人种,所以被质疑是奸细,然后发现他是变种人,就被抓起来了。 环礁居民正准备杀了海行者做肥料,海盗突然杀过来了。 动作戏开始上演,后面就简单了。 海盗的目的并不是资源,而是要抓捕那个叫罗娜的小女孩,罗娜的养母海伦情急之下,和海行者达成交易,把他从笼子里放出来,但是海行者要带她们母女逃命。 海行者并不知道罗娜的重要性,直到发现海盗一直穷追不舍,才了解到罗娜背后有个纹身,可能是传说中的陆地地图。 海盗是什么人呢,他们有个超大的油轮, 所以能够养活一批海上武装,但原油很快就要耗尽了。听说资源站有个女孩背上有纹身,所以是志在必得。 到这里故事结构就非常清晰了,残存人类在海上已经无法维持生存,迫切需要找到陆地,女孩背上的纹身成了救命的稻草。 海行者带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就在茫茫大海上和海盗集团斗智斗勇,胜算肯定不大。 最后海盗还是抓走了罗娜,结果就是海行者只身犯险、大战海盗,救出了罗娜。 幸存的人类,利用罗娜背后的地图找到了陆地,人们又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她的父母可能是比较幸运的,先找到了这片仅存的陆地,但后来可能是因为病重,而罗娜又很小,就在她背上纹了地图,流放了罗娜。希望有人能救起罗娜,通过地图找到陆地。 ![]() ![]() 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不够好,可以类比一下2015年的火爆大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故事结构几乎相同,只是把海洋换成沙漠。 一样的末日景象,一样的资源匮乏 一样的掌握资源的大黑帮控制了社会 一个是寻找传说中的陆地,一个是寻找记忆中的绿洲 一样的个人英雄改写了社会格局 甚至连部分分镜头都一样,而疯狂的麦克斯拿下了奥斯卡6项大奖,好评如潮。 并不是说《疯狂的麦克斯》抄袭,它本身就是个系列片。 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是个典型的动作片模式,设置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一个孤胆英雄,或者一个团队,颠覆了势力庞大的反派集团,拯救世界大快人心。 还有个地图设定的问题。 罗娜背后的地图坐标就是喜马拉雅山的坐标,(经纬度:27° 59' N, 86° 56' E),文字像繁体中文字,有个老者一直在研究,就是没搞明白。 最后发现,关键的问题是地图完全反过来了,南北互换,当年是没看明白,以为这个地图是在纹身的时候画反了,后来是看了灾难大片《2012》才明白这个梗。 南北极互换涉及“地壳位移”和“磁极倒转”,这些都是现代科学研究比较热门的话题,有证据表明地球在某个时候,可能会南北极突然颠倒,造成全球的气候大变和甚至部分生物灭绝。 电影《2012》就是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推演。《未来水世界》整个故事的架构几乎就是《2012》的延续,如果先看完了《2012》,再看《未来水世界》,很多设定都是合情合理的。 那么我们会发现,《未来水世界》在结构上并不单薄,反而是包含的信息太多了,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以及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 破旧的大船其实隐射的就是现实的人类文明,机动人就是现实的利益集团,人类每到一处就像病毒一样疯狂的掠夺,即便到了世界末日,依然还会是目光短浅的相互荼毒。 可以说,《未来水世界》首先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动作片;其次他还是一部比较超前的环保片;甚至还是一部科幻大片。 从背景设定到人物塑造,从场面特效到音乐音效,每一部分都有相当不错的水准。 从内容到形式,从背景设定到内涵延伸,随便找一个点都能拍出一部经典大片,为什么口碑那么差呢? 这部片子当年创纪录投资1.75亿美元,算上宣发成本,据说亏了2亿美金(未证实),红极一时的大腕,凯文·科斯特纳直接就被坑死了。 片子在拍摄期间就负面消息不断,因为搭建的海上环礁城被台风摧毁了,导致超预算。 首先是外媒对于这个片子开始就不怀好意,恶意攻击嘲讽,偏偏影片又不太简单,里面有很多超前的意识,很多人看不懂,就导致后来人人亦云,就说成了烂片。 大部分人看电影都是很少的,尤其阅历尚浅的年轻人,遇到意识超前的电影,并没有很好的分辨能力,这个时候影评人和主流媒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天都讲科学民主,科学最基本的素养就是不清楚的事情“存疑”,民主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个人的想法不代表别人”。 有时候,电影看不懂是自己知识面太狭窄了。 就好比小时候背古诗,不懂没关系,但你知道那是好东西,以后会慢慢明白。 如果看不懂的就是烂片,人类文明将会向低级弱智退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