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那是父母没有掌握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型

 肯定式教养 2021-11-06

本章是专栏《只需7天,父母就可掌控自己情绪》第二章

本章我们将学习本专栏的理论模型,后期我们的所有关于父母控制情绪的管理训练都将以这个模型为基础。所以本章很重要,属于基础理论部分,父母必须要了解。

那么父母在面对孩子时,负面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如何控制不住最终对孩子发火的呢?

我们以生活中最容易激发父母产生负面情绪的做作业为例。

当父母陪孩子写作业时,父母观察到孩子做各种小动作,一会扣扣橡皮,一会咬咬手指甲,不专心,于是父母开始警告孩子,让孩子专心点。如果孩子听从了父母的警告,那么父母不会生气。相反,如果孩子不听父母的,屡次警告无效,父母的负面情绪就开始积累。这时如果父母控制不住,就会对孩子发火了。

在父母最终发火产生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下面几步:

第一步,孩子产生一个刺激信号源——不认真,抠橡皮、咬指甲

第二步:这个不良信号要被父母感知到——父母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也就是说信息需要传输到父母。

第三步:不良信息被父母感知到后,父母就要对该刺激信号做出整理判断——孩子磨叽会写不完作业,应该停止不专注行为,认真写。

第四步:父母将这个判断信息反馈给孩子——警告孩子,别做小动作。

如果孩子听到了父母的建议后,听从了父母的意见,那么该过程就会结束。相反,如果孩子不听,父母就会重复第三步,第四步,重新对信息进行整理修改,然后再反馈给孩子,以迫使孩子停止不良行为。

这样多次反馈后,就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是孩子最终听从了父母的建议,终止了不良行为,父母也就不会生气;

一种是父母多次反馈后,孩子仍然屡教不改,父母负面情绪不断积累,最终等不得孩子改正就爆发出来了,对孩子发火了。

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构成如下图所示图形:

可以说大部分父母情绪失控的过程都是遵循这个模式的,包含这4个部分:1、孩子 2、刺激信息传输 3、父母 4、反馈。

如何通过理论模型控制情绪,避免发火

通过学习,我们现在建立了发火的运作过程,从理论上来说,阻断其中的任何一个过程,都可以制止父母对孩子发火。

还是以孩子写作业为例:

如果孩子不会产生不良行为,不会抠橡皮、咬指甲,那么父母会因为这个不良行为发火吗?肯定不会,除非父母脑子有病。

再比如说即使孩子产生了不良行为,抠橡皮、咬指甲了,但是这个不良行为信息并没有被父母看到,父母会发火吗?也不会,因为父母没有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又怎么会对孩子发火呢?

又比如说即使孩子写作业产生了不良行为,父母也看到了,但是父母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强,他对孩子好言相劝、循循善诱,最终纠正了孩子的不良行为,那么父母当然也就不会对孩子发火了。其实过去父母学习的很多避免发火的方法,比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都可以归入此类,通过训练父母掌握新的技能来控制情绪,避免对孩子发火。

还比如孩子写作业有不良行为,父母也看到了,也控制不住想对孩子发火,但是父母却被关在一个小屋里,也就是说即我们阻断了发火的反馈过程,最终父母也就不可能成功对孩子发火。

所以说,控制住发火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父母都可以控制住自己,从而使得自己成功避免对孩子发火。

总  结

孩子 、刺激信息传输、父母 、反馈,这4个方面组成了父母对孩子发火的过程,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会导致父母发火失败。

具体如何控制各个环节,我们在后面的专栏中将一一更新,保证都是干货,让父母切实可行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也是我们专栏创作的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