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明尚:教育要有理想,成长要有信仰,学习要有信念

 五峰山人怡心馆 2021-11-06

全文长 4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文章图片2

公告通知

李明尚 教育管理研究生学历。现任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玉泉实验中学校长。曾任泰安省庄二中校长。拥有“目标教学”“走下讲台”“精彩主讲”“精彩主持”“小先生制”“新小先生制”教育改革的经历和经验。近20年来,他让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变成了山东省创新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在《中国教师报》《当代教育科学》等报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1部(《小先生制让课堂更高效》,教育科学出版社)。做过50多场报告。他是被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推上“教育思想研讨”舞台的全国第103名中学校长。

解决教育问题,教育听任于外部的压力,也听任于符合实际、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内驱力。压力通过内驱力起作用,教育就能产生显而易见的效果。教育孕育而培养内驱力,就得孕育和培养理想、信仰和信念。

教育要有理想

学习是行后知的行为。教育是知后行的打算。学习,力学笃行,才有成效。教育,只有教学相长,才能令人信服。做教育,人人都应该有计划、有打算、有理想。人没有了计划、打算和理想,就做不了教育。用最高水平的学习对待教育,教育一定要有理想。

什么是理想?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理性想象。说“理想”这个词,里面一定得有我,没有我、我们,理想接不了地气,就永远是空想。说“理想”这个词,里面一定得有美好。没有真善美的目标,没有对追求真善美目标过程中的快乐、幸福与和谐的感受,没有为获得宏伟蓝图而采取的规划和设计,就不可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理想。说“理想”这个词,里面一定得有超越现实的实际感受,得有想象和畅想。没有感受、想象、畅想作为基础,理想永远不可能成为理想。

“教育一定要有理想”说的是:做教育,每一个我、我们,都应该对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和教育,有一个真善美的想象,有一个通往真善美的畅想,有一个达到真善美“地界”的长远目标。

教育是学习的另一面,有辅助、辅佐学习走上正确道路的作用。教育有理想就是学习有理想。世界上一切学习和教育的理想都是为了让我、家、国步入美好的境界,都是为了让人类成为同一个“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教育回归教育的本位,让本位上的学习和教育回归正道,才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理想。站在这个角度,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我的教育,一切自我教育都以促进每一个我的进步与成长为目标。

我要进步,每一个我都有吃喝拉撒睡或衣食住行的需求。需求达不到,经常想的就是我的生活理想。生活理想达到以后,我会产生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进而产生生存的理想。生存的理想达到后,我会反思这样做的价值和意义,我会产生生命的理想。生活、生存、生命的理想构成我做事的理想。做事以正确为目标。

我要进步,每一个我都有说话、走路、思想的需求,因此会产生说话的理想、走路的理想、思想的理想。说话、走路、思想的理想又构成我做人的理想。做人以有用为目标。

从生活、生存、生命及说话、走路、思想方面确定一个人的理想,这里面除了你和他对我的影响,还有学习和教育的快乐给我的诱导。于是,我会产生在学习和教育上的理想。

我在做人、做事、学习、教育上的理想,构成我终生所要努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往左倾斜一点儿,就会走到做人那里去,往右倾斜一点儿,就会走到做事那里去。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地往前走,虽然平常,却很“中庸”。这很“中庸”的能力培养起来,用在做人上,能把人做好,用在做事上,能把事做好。而这就是“中庸”、平常、走上学习和教育道路的价值。

站在做人的角度,说话的理想是把话说好。把话说好,说出来的话是要人听的。说话以听为标准。话说出去,听的人听清、听懂、听明白了,听的人听得入心、入肺、入脾了,说话的理想就实现了。

站在做人的角度,走路的理想是把路走好。把路走好,人的脚下有脚下路,人的眼前有人生路。走脚下路,走路的理想是好走、快捷、能按时到达。走人生路,走路的理想是完成一辈子应该完成的事业。

站在做人的角度,思想的理想是让没思想的有思想;有思想的,让思想与身心融合得更好。思想的理想在相融。思想与身心相融,做事能走心;与天地自然相融,我就能成为天地自然的一部分。

站在做事的角度,人一辈子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着不一样的爱好、兴趣和特长,就会有不一样的生活、生存和生命的理想。然而,人只要能弄明白生活就是吃喝拉撒睡或衣食住行,生存就是功名利禄,生命就是价值和意义,这做事的理性即便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能容易理解得了、把握得住、发展得好。

理想落脚在做人上,人文应该变得越来越高明。理想落脚在做事上,科学应该变得越来越精明。理想落脚在学习、教育上,“做有用的人,做正确的事”应该成为学习和教育的理想。

让教育有理想,人得对教育有充分的想象,想象中要遵守道德,在年头做打算,在年尾做总结,并养成习惯。

教育一定要有理想。培养人做教育的理想:一要培养年年、月月、周周、天天的总结能力;二要在总结基础上畅想;三要将畅想变成未来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的打算。当一个人拥有了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打算的时候,这理想就产生了。

成长要有信仰

信仰是知后行的意志和决心。信从人、言,言合于意为信。我言合于意,我信;你言合于意,你信;他言合于意,他信。我发现我言合我意了,我会产生自信。你、他发现“我言合我意了”,你们会相信于我。

信有六个等级。它们是自信、相信、信任、诚信、守信、信用。自己“言合于意”叫自信。我和你和他发现我自己言合于意了,我、你、他都会产生相信。自信、相信产生信任。信任是由信而得到的使命和任务。有信,就会有任。被信任且能完成任务叫诚信。诚信被再次利用,且能一如既往地完成任务叫守信。守信会产生信用。信用是信的最高等级,是信的标杆和境界。人有信,就有用;无信,就无用。有信用,无论谁用,什么时候用,都可以用。关羽有信用,此信用为曹操所用,关羽可“温酒斩华雄”“白马渡口斩颜良、诛文丑”。此信用为刘备所用,关羽可“过五关斩六将”。信用是衡量人的价值,衡量人的使用价值的“试金石”。有信用,人就有价值,就有使用价值。没信用,人就没有价值,就没有使用价值。检验一个人的信可用不可用,最好的办法是给他机会、给他舞台,让他去做。把做人、做事、学习的任务交给他做。第一次没做好,叫不小心;第二次没做好,叫失误;第三次没做好,叫错误;第四次、第五次都没做好,叫检验。一个被检验不会做、不能做、做不了、做不好、不想做的人,是没有信用的人。人没有了信用,就不要用,用就会为其所害。

仰,是向上的行为。仰,不特指脸向上。头、身、心、思想向上都叫仰。

人为什么仰?

我在张家界大森林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张家界大森林里的树木非常高大,里面没有小树;大森林里的每一棵参天大树都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似的往上生长;偶然发现一棵死掉的枯树,也都是拦腰折断,呈现出被大风吹折或雷电劈断的景象。

从张家界的参天大树看动植物的生长表现,仰是动植物向上、向上、再向上的属性和生存法则。树木不仰、不向上会死。人不仰、不向上也会“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植物要想生存,就得做出仰或向上的表现。

仰,人最应该表现出来的不是脸颊、头颅、身体的向上,而应该是思想、精神和心灵的向上。思想、精神和心灵指向真善美,就是创新教育的仰。

从信和仰的含义,我们不难看出,信仰是心灵的产物。信奉、仰慕一个人、一个主义、一种思想、一种观念,这个信和仰就能引领人走近这个人,就能走进这个主义、思想和观念。信仰是能够按照信的方向,付出仰的努力的精神行为。心甘情愿、死心塌地是这种行为的具体表现。

做教育,信仰第一位。没有信仰,就没有教育。没有信仰,就做不了、做不好、做不成教育。人没有信仰,就没有敬畏心。人人都“老子天下第一”,这天下就没有第二、第三、第N了。人如果没有了敬畏心,就会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信。不自信,不相信,就不会有信任、守信、诚信和信用。“人无信不立”,人如果连信都没有了,也就无所谓仰了。

人没有了信仰,不仅开启不了教育,就连学习也开启不了。没有教育,学习走不上正道;没有学习,人就不会成长。没有学习和教育,人云亦云没有主张、谁说都对、谁说也不听的现象就会出现。学习和教育如果出现了昨天说的话,今天就反了过来,刚刚说的话,一会儿就否定了的现象,就会出现没有好坏、没有对错、没有标准、没有廉耻的反教育现象。

成长之所以一定要有信仰,是因为信仰产生敬畏心,敬畏心是装“恶的笼子。有了敬畏心的笼子,恶就不会从笼子里跑出来。把恶罩住,让善跑出来,这个社会就会多一份快乐、幸福与和谐。

信仰能给人信的信心和希望,信仰能给人仰的动力和能量。人有信仰才有信心。有信心,人才能成功。有了信仰,从一个成功跨入另一个成功,人才能很好地成长。

形成信仰,我们可以这样做:

(1)心里装着一个人,装着这个人的思想和观念;

(2)按照这个人的话语要求去做;

(3)用信仰去检验、检视、监督自己的行为;

(4)把任务完成,走到尽头,直至理想和目标实现;

(5)重新确定自己的信仰。

学习要有信念

言合于意谓之信,惦记牵挂谓之念,信念是在言合于意状态下的惦记、牵挂与思念。信与思念结合产生信念。信念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之上的“念念不忘”,因为它融合自信、相信、信任的力量,因为它能将知情意融合在一起,所以,信念能为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受《一代宗师》的影响,我认识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力量。2014年,在我学习和研究创新教育遇到瓶颈的时候,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代宗师》这部电影。《一代宗师》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真的,任何困难,只要“念念不忘”,用心揣摩、印证、比较的结果就是“必有回响”。凡是“念念不忘”一段时间,就一定能结出'必有回响”的果实!

《一代宗师》告诉我,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一定不要“霸王硬上弓”。凡事遇难则缓。遇到瓶颈,别硬着头皮往上冲。把事放下,冷冷再做,一可以免除冥思苦想的困扰,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念念不忘”之所以能产生“必有回响”的效果,主要原因是信念能连接理想与现实,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人、事、物,放在心上,天天挂念,长期酝酿,就会产生信念。信念不强调认识的正确性,而强调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一般地,信念强,情感、意志就强。没有信念,就没有对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没有信念,就没有因为信念而产生的理想。人没有了目标和理想,不仅不知道怎么看未来,也绝不会知道当下怎么干。

与目标和理想紧紧相连的行为是做或干。山东人管做叫干。干就是做,做就是干。学习需要做,也需要干。人世间,一切文明都是做或干出来的。学习做或干的重点不是做人,也不是做事,而是学习。因为人生成长的三个要素中,做人和做事的重要程度都不如学习,把做人和做事放在前面都不如把学习放在前面。用创新手段对待先后、重要、紧急问题,只要用信念做引领,就能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把先后、重要、紧急问题处理好。

学习一定要有信念。信念能给人新思想、新方法、新态度和新流程,能将人的身心、知情意融合在一起。人最难统一的是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最难统一的是自己的知、情和意。学习时要想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将自己的知情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信念的力量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这个世界,谁的学习和教育都回避不了成长。人只要成长就会涉及先后、重要和紧急的问题。信念能解决成长问题,能解决先后、重要、紧急的问题。解决成长问题,做人做事无先后,做人做事无重要和紧急。如果说有,做人、做事的重要和紧急不如学习。我不知道以前有多少人因为陷入做人、做事之争,而误了做人和做事。我只知道人在争执说话、走路、思想以及吃喝拉撒睡、功名利禄、价值和意义究竟哪个应放在前面,究竟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紧急的时候,发现、观察等学习的手段就已经展现在人们眼前了。由此说,人生成长的三个要素中,做人和做事都不如学习重要、紧急,在此情况下,天天牵挂着学习,努力去学习学习,能用学会了的学习对待做人和做事,一定是一个人最有智慧的人生选择。

本文内容来自李明尚著作

《真学习 真教育 真性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