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书隆重事

 介子平 2021-11-06
雕之枣梨,以传不朽,出书是件严肃之事。

1931年,朱庆澜赴陕西赈灾,在西安的开元寺、卧龙寺发现《碛砂藏》,决意将其影印出版。遂与叶恭绰、蒋维乔等人商议,成立“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谈论参与人选、股份安排、版本鉴定、出版机构事项,着手出版事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参与人选可谓阵容强大,皆政界、学界、收藏界、佛教界的四方名彦。

朱庆澜自任理事长,叶恭绰为副理事长。名誉理事34位,有于右任、陈铭枢、钱俊人、傅增湘、唐绍仪、张继、杨树庄、林森、弘一、蔡元培、韩复榘、叶楚伧、黄炎培、胡文虎、吕碧城、张元济、易培基等人。常务理事13位,有丁福保、蒋维乔、徐乃昌、李经纬等人。理事49位,有熊希龄、梅光羲、徐文蔚、史量才、杨虎城、查良钊等人。民国之后,随着出版业的兴起,著书立说蔚然成秀,且有了新目标,胡适1919年所写《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四大纲领,且以“整理国故”最受推崇,整理《碛砂藏》即为典型一例。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以朱庆澜在政界、叶恭绰在学界的名头,有别格于世之能、一呼百应之效。

古人训,今人论,出书乃踵事增华、弦歌不辍这事,故相当隆重。昔时各界人士,以文化事功为荣,入编委,入校董,近兰者香,有光宗耀祖意味。莫说大书,即便小册子,也足够重视。1935年出版的《太原指南》,书名由晋省最高长官阎锡山题写,前部插有军政要人题词22帧,手迹包括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山西绥靖公署总参议赵戴文、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等。一序由郭象升、二序由常赞春撰写,二位皆当时的学界名流。

吹破天下牛,不如在此有一名。在一县,若被邀请参与县志的编撰,厕身考订校勘、筛选抄摘、索微撷翠行列,无论乌衣门第,抑或寒门学子,同感荣耀,至少在一域为人所认可,每每为之意得忘倦。贫乃士之常,苦作之余,不废诵读。人活一世,死后若干年还有人惦念,已属不易。

士子楷模,敬畏文化,今之俗儒,逐于时趋,同样以介入文化事为显荣,然人不通达,何以通学,格不自立,何以立学。选稿如选妃选美,需有才大学博的能力、周览古今载籍的积攒,学问悠游至此,乃得大成。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奇则奇,岂可随便。治事则事理,东家舍得出钱,求仁则仁至,学人认真编校。一书出版,经得起今生后世检验,难怪如此重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