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为什么会拥有一支“墨家军”?

 新用户16501297 2021-11-06

刘邦起兵之后号“沛公”,取名自楚国“县公”,即为一县之长,以通说而言,与军事组织的关联很小,但他又收兵达“二三千人”,这部分人是如何编制的呢?


图片

在第一阶段从起的列侯之中,我们可以简单分类:

(1) 客,包括妻族吕泽、秦卒史周苛、县令史萧何、大哥王陵等;

(2) 太仆,包括夏侯婴,唯一的七大夫爵;

(3) 中涓,包括曹参、周勃等;

(4) 舍人,包括樊哙、周定、奚涓、周緤等;

(5) 职志,包括周昌;

(6) 队率,如卫无择(司马迁:《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作“队卒”;班固:《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卫毋择,“队率”,职位应从《汉书》);

(7) 卒。

“客”的问题,相对复杂,容后文细述,在此着重谈一谈“中涓”“舍人”与“队率”“卒”的区分,即分属两个序列。

先说“中涓”“舍人”,到底是什么呢?

 “中涓”,颜师古注《汉书》曰:

如淳曰:“中涓,如中谒者也。”师古曰:“涓,絜也,言其在内主知絜清洒埽之事,盖亲近左右也。”

也就是比拟宫中的“中谒者”职务,是府院中负责打扫卫生的人,属于亲近的身边人。

“舍人”,颜师古注《汉书》曰:

师古曰:“舍人犹家人也,一说私属官主家事者也。”舍人,私府吏员也。

翻译过来就是,舍人类似于“家人”,另一个说法是私家府中的吏员,属于管理家事的家吏、家臣。

两者对照,“中涓”比“舍人”地位要高,如同在沛县起家的“曹参、召欧、周勃、孙赤”地位明显高于“樊哙、朱轸、周定、奚涓、审食其、周緤、徐厉”等人,“入汉”之后新册封的两位“将军”,也都出自“中涓”。

简言之,就是以“府主”为基点,“中涓”属于亲近左右,而“舍人”则距离较远,类似于府内。

空间距离的远近,决定了地位高低。这种权力逻辑与东汉郡朝的属吏地位高低配置非常类似,这就是一个“府”“家”的治理结构。

那么,“家”如何治理“县”呢?

答案还在前四个阶段中的一部分官职中:

门尉、执盾队史、执盾、卒、户卫。

这些职务,见于《墨子·号令》:

吏卒侍大门中者,曹无过二人。勇敢为前行,伍坐, 令各知其左右前后。擅离署,戮。门尉昼三阅之,莫,鼓 击门闭一阅,守时令人参之,上逋者名。铺食皆于署,不得外食。守必谨微察视谒者、执盾、中涓及妇人侍前者志 意、颜色、使令、言语之请。及上饮食必令人尝,皆非请也,击而请故。

翻译过来,就是守卫守城主将官署大门的头目和士兵,每班岗不要多于两人,卫兵中勇敢的在前行,根据队、伍排列, 让他们知道各自的左右前后是谁。擅自离开官署的人,杀掉。门尉每天白天点名三次,晚上击鼓关门后再点名一次,守将随 时派人检查巡察,记上擅自离开岗位人的姓名。早晚两餐都在官署吃饭,不许在外面吃饭。守将一定要谨慎、细致地暗中观察侍从中的谒者、执盾、中涓以及料理日常生活的妇人等的思想、心理、脸色、动作和言语情况。每次端上饮食,一定要先叫人尝一尝再吃。若有异常情况,就立即抓起来予以盘问。

此处记载涉及的职务包括:

中涓、谒者、执盾、门尉、卒。

另见:

葆宫之墙必三重,墙之垣,守者皆累瓦釜墙上。门有吏,主者门里,筦闭,必须太守之节。葆卫必取戍卒有重厚者。请择吏之忠信者,无害可任事者。

令将卫,自筑十尺之垣,周还墙。门、闺者,非令卫司马门。

这里说葆宫的围墙一定要修三道,在围墙的外垣上守卫应堆上破瓦烂锅之类的东西防止攀爬。宫门设主管官员,在内部负责宫门开闭,开关都必须有守城主将所给的凭证。葆宫的守卫一定要选拔忠厚的卫兵担当,官吏也须挑选忠诚可靠、谨慎而又能胜任的人。

“令将卫”,也就是“县令的护卫”要在官署和内寝四周自行修筑十尺高的围墙,守卫大门和内寝门户的卫兵,不要安排他们守卫“司马”(“司马门”也有解为“外门”的,但从墙分三重来看,应为“司马”官署之门)的大门。

图片

此处记载涉及的职务包括:

葆卫、令将卫、戍卒。

另见:

城上吏、卒、养,皆为舍道内。各当其隔部,养什二人,为符者曰养吏一人,辨护诸门。

守城之法,敌去邑百里以上,城将如今尽召五官及百长, 以富人重室之亲,舍之官府,谨令信人守卫之,谨密为故。

翻译一下,守城的官吏、士兵、杂役都要在城上食宿,各自所属的武器装备区里,应安排每十个人配两个杂役,掌管符信凭证的养吏一人,监察守护各城门。

守城的方法是,敌人在离城百里之外的时候,守城将领就要把所有的官吏、小军官召集起来,并把富人、大族的亲眷全部集中起来到官府,派可靠的部下看守他们,越谨慎周密越好。

此处记载涉及的职务包括:

吏、卒、养、养吏、城将、五官、百长。

另见:

及傅城,守将营无下三百人,四面四门之将,必选择之有功劳之臣及死事之后重者,从卒各百人。门将并守他门,他门之上必夹为高楼,使善射者居焉。女郭、冯垣一人一人守之(使重室子)。五十步一击。因城内里为八部, 部一吏,吏各从四人,以行冲术及里中。

伍人逾城归敌,伍人不得,斩;与伯归敌,队吏斩;与吏归敌,队将斩。归敌者,父母、妻子、同产皆车裂。

翻译过来就是,等到敌人开始爬城墙强攻的时候,守城将 领所在的兵营不得少于三百人,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将领一定 要选择立过军功,以及烈士后人中谨慎厚重的人担任,每人带 兵一百人。每一方城门的将领如果兼守其他城门,就必须在另 一城门上建立起高楼,派善于射箭的士卒守在那里,城上矮墙、冯垣一个一个排列起士兵守护着。让贵家子弟来守。每五十步建置一个贮藏兵器的“隔”,按照城中里巷分为八部,每部设置一个头目,每个头目带领四人,在城中要道和街巷中巡逻。

同伴中有人翻越城墙投敌,同伴没有及时抓住,斩首;伯长叛变投敌,队吏要斩首;队吏叛变投敌,队将要斩首。叛变投敌的人,他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都要处以车裂之刑。

此处记载涉及的职务包括:

守将、四面四门之将、门将、部吏、队将、队吏、伯长、伍人、卒。

另见:

城外令任,城内守任。令、丞、尉,亡,得入当,满十人以上,令、丞、尉夺爵各二级;百人以上,令、丞、尉免以卒戍。诸取当者,必取寇虏,乃听之。

吏卒民无符节而擅入里巷,官府吏、三老守闾者失苛止,皆断。

吏卒民死者,辄召其人,与次司空葬之,勿令得坐泣。

也就是说,“令”负责城外守卫任务,守城主将担任城内的防守职责。令、丞、尉等官,其部下有人逃跑,如果抓回俘虏的人数与逃兵数相当,那么功罪可以相抵;最终逃兵数超过 十个,令、丞、尉各减爵位两级;逃兵数超过一百的,令、丞、尉就须被撤职罢官,罚戍。抓来抵偿罪过的一定要是从敌军抓来的俘虏才算数。

对于官吏、兵士和百姓没有凭证擅自进入里巷和官府的, 如有关官吏、三老以及守里门者没有及时盘问和制止,都要 定罪。

若官员、兵士和百姓战死了,要赶紧招来死者家属,同司空一道将死者埋葬,不得久坐哭泣。

此处记载涉及的职务包括:

县令、县丞、县尉、三老、守闾者、司空。

另见《墨子·备城门》:

城上十人一什长,属一吏士、一亭尉。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令各可以自闭。亭一尉, 尉必取有重厚忠信可任事者。

此处记载涉及的职务包括:

什长、吏士、亭尉。

另见《墨子·迎敌祠》:

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出葆,循沟防,筑荐通涂, 修城。百官共财,百工即事。司马视城修卒伍。设守门, 二人掌右阉,二人掌左阉,四人掌闭,百甲坐之。城上步一甲、一戟,其赞三人。五步有伍长,十步有什长,百步 有百长,旁有大率,中有大将,皆有司吏卒长。

守城的办法是,县中的主官,要负责视察堡垒,巡视河沟城防,阻塞敌人的道路,修缮城墙。所有大小官吏要供应战争所需的粮饷钱款,一切有手艺的人都要各施所长。司马根据城防情况布派兵士守门,二人掌管城门右边门扇,二人掌左边门扇,四人共同掌管开关城门的职责,百名兵士带甲坐守城门。

城墙上每一步派一个带甲的兵士,一个握戟的兵士,另加三个帮手。每五步配备一个伍长,每十步安排一名什长,百步委任一名百长。在一侧各有“大率”;城的中央有“大将”指挥。这样逐级都有首领和各自的职责。

此处记载涉及的职务包括:

县师、司马、守门、伍长、什长、百长、大率、大将。

整体来说,《墨子·号令》可以说,就是一个“县邑”守卫的“操作手册”,繁杂的操作性的细节,使得该篇之中包含的制度性信息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当然,其中诸多称呼的复杂性, 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图片

整理下上述“职名”:

中涓、谒者、执盾、门尉、卒、葆卫、令将卫、吏、卒、养、养吏、城将、五官、百长、守将、四面四门之将、门将、部吏、队将、队吏、伯长、伍人、县令、县丞、县 尉、三老、守闾者、司空、什长、吏士、亭尉、县师、司 马、守门、伍长、什长、百长、大率、大将。

另见《墨子·杂守》:

城守司马以上,父母、昆弟、妻子,有质在主所,乃可以坚守。署都司空,大城四人,候二人,县候,面一。

亭尉、次司空、亭一人。

司马是守城内的主将,在他之上还有“令、丞、尉”负责守卫城外,所以叫以上,家人必须在主帅府中留人质,才可以坚守,临时任命“都司空”,大城四人、候二人,县候则每面城墙一人,亭尉位次司空,每亭有一人。

这里实际上指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即守城中的“司空”“候”“亭尉”都属于临时性质的职务,而且可以视为同一序列的“官职”。不过,很明显,“候”与“司马”有上下级汇报关系,见《墨子·号令》:

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辄收。以属都司空若候,候以闻守,不收而擅纵之,断。

一切擅自闯入非居住地区域的官吏、士兵和百姓,都要由所在的都司空和候将其拘留,由候报告守将,不将其拘留而擅自放人的,杀头。

此处记载涉及的职务包括:

司马、都司空、候、亭尉。

先做一下排重,合并同类项:

大将,通城将、守将,即“司马”;

四面四门之将,包括四门之将,即门将(五官),以及四面之将,即“候”与队将 (五官);

百长,通伯长。

确定了这些信息,则细节颇有可观之处:

简牍所见的秦制职名包括:县令、县丞、县尉、县司空、县司马、守闾者(里监门)、吏、卒、养;

“守将”府吏:中涓、谒者、执盾、门尉;

官署守卫:令将卫、葆卫;

令、丞、尉负责城外,司马负责城内;

城墙守卫编制:候、队将、队吏、百长、亭尉、帛尉、吏士、什长、伍长、伍人(卒);

城门守卫编制:门将、百长、什长、伍长、守门、卒;城内守卫编制:候、都司空、亭尉、部吏、守闾者。

对照一下“功臣表”中记录的职务,不见于上述记载的有:

舍人、队率、户将、户卫、执盾队史、越队将,以及职志、连敖、越连敖、越将、慎将、骈怜、军匠。

恰好可以分作两类,即一部分为《墨子》中记录官名的变体,如:

(1) 舍人,通“令将卫”,即县令“沛公”之私臣、警卫。故此,樊哙本传中可见他以舍人身份“先登、斩首”。

(2) 队率,即“队将(五官)”之同职异名“,越队将”“越将”“慎 将”实为同一级别的编制, 即“队” 之“将”。

(3) 户将,即“门将”,与“队率”“队将”为同级别职务,但执掌有所不同,其所统不过城门营中百人。故此, 曲城侯蛊逢(虫达)以西城户将三十七人从起砀” 这个语句,看起来不像叙述他加入刘邦集团后的职务,而是说明 他的“决定性功绩”。

以“门将”统“百长”的权限来看, 他应该是开砀县西城门,迎接刘邦入城,带来了刘邦集团 实力的翻倍飞跃,所以被酬功。

与他不同的是“芒侯昭(耏跖)”,“以门尉前元年初起砀”,这个“门尉”不涉及“表功”,应该是起兵时的初始职位,并非刘邦授予。

(4) “户卫”,负责门户开闭,且有“卫”之名,对应的是“葆卫”或“守门”,也就是所谓“葆宫”的门卫或是城门的门卫。不过,有此职位的只有一个人,即东武侯郭蒙,他是“以户卫起薛,属悼武王,破秦军杠里,杨熊军曲遇”,注意,缺一个“从”字。

也就是说,他的“户卫”职务归属于周吕侯吕泽,而非刘邦,也算与“葆卫”角色贴合,因为其本身与“门尉” 类似,向“守将”即“司马”负责,而非“令将”,至于吕泽是不是刘邦军的“司马”,且待后文详述。

(5)最后说一下“执盾队史”,前文中“执盾”一职很清楚是对应的,所谓“队史”则与“队吏”字形相近,古籍中也经常讹误,而“队吏”低于“队将”,高于“百长”则是确定的,那么,所谓“执盾队史”很可能是“执盾队吏”之误写。

另按《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记部分宫内职务:

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 秩皆比二千石。

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

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

颜师古注“车骑户”三将:

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汉仪注》: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车将主左右车郎,左右户将主左右户郎也。” 

“五官”“户将”“户卫”“谒者”,这些职名无疑与《墨子》中记载的“城守”职名以及刘邦集团早期的职名,颇多近似, 不能不让人联想其间存在因果关系。

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刘邦在沛公、砀郡长时代到汉王时代,一直有一个“亲侍团队”。

这个“团队”在“沛公”时代,配合他的身份和兵力,实则是以“县都邑”为单位,参照《墨子》中的记载进行构建的。

而且,在其挥军入汉中之后,也并没有废弃这个“亲侍团队”,反而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构成了“汉国宫廷”内的“宦于王者”群体。

也就是说,尽管《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记载已经是西汉中后期制度,但作为变革的“结果”,其职名中,应该还会保存着一些西汉初年官制变革过程的蛛丝马迹,即可尝试根据编制 “倒推”。

左为“县廷”,右为“宫廷”:

中涓(中涓骑)—中大夫、中郎(中郎骑) 舍人—郎中

谒者—谒者

五官—五官中郎将门尉—户将

葆卫—户郎

执盾、执矛、执铍、执金吾—执盾、执戟、武士门将—卫士令、公车司马令、旅贲令 

越将、慎将、楼烦将—骑郎将(郎骑将) 家车吏—驺

哪怕是从空间关系上,《墨子·备城门》和《墨子·号令》中展示的“县城”防守配置,也与“宫廷”中的宫内防御布 置非常相近,尤其是一些官职名称,为前代所无,虽然《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动辄称“秦官”,与简牍、印玺对照,却常有出入。也就是说,这之间存在变迁联系。

何炳棣先生早已撰文指出,《墨子》一书实为墨家在秦献公  时代入秦后,对秦国基层制度进行改造的成果,并由此编写了 详细的“城守”操作手册。 这也就打通了秦国、秦朝“县制” 与《墨子》记载制度之间的联系。

刘邦和他的核心臂助们,作为秦朝的县吏,最熟悉的组织体系,当然是“县政”,所以,在起兵之初,就以“秦制”的 “县守兵”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干部组织体系,且并不拘泥于“守城之法”,而是由此提炼出了一套比“秦制”更加有效的军事组织体系,最终屡战屡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