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小草||我的文学梦

 颍州文学 2021-11-07
我的文学梦
文/小草

今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看到《颍州文学》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征文活动”,欣然提笔写下了《百年征程  风华正茂》诗词,通过邮箱发给了编辑,不到一周的时间,收到了用稿通知,令人颇感喜,鼓起了我创作的欲望,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诗歌,散文,小说全面开花。

从诗歌开始入手,先从较为简单的律诗绝句着手进行仿写,并用搜韵软件进行校对韵律,这才发现律诗绝句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容易,虽然律诗大家接触的较多,特别讲究押韵,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都强调平仄押韵,有时你调整了许多字词,都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甚至会委屈原意,更何况唐诗宋词本身就有一定的高度,几乎无法超越,只能简单模仿,机械套用,能写出其形,难表达其意,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至于,现代诗歌,更是勉为其难,对朦胧诗,我是望而却步,不敢涉足,尤其是爱情诗歌,天生就缺这根弦,只能望洋兴叹。
从诗歌到散文,渐入佳境,散文强调“形散而神不散”,但要做到“形散神聚”何其困难。散文之神,必须专一,各种材料、抒情、叙事都要围绕这个中心之神,全力为之服务,稍有不甚,就有可能写成随笔,虽然随笔也是散文的一种,但毕竟随笔不再强求“形散神聚”,以至于私下认为,随笔是随便之笔,这完全是谬误,随笔虽然“形散神也散”,但她特别讲究情感的抒发,尤如宋词之于唐诗。
至于说写小说,还是先从小小说、微小说做起吧,少则二三百字,多则千把字,很能锻炼人的小说素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束,尤以结尾特别强调悬念和转折,引人入胜、拍案叫绝的小小说很难创作。至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都要在此基础好好磨砺。所以,积少成多,熟能生巧。
再谈谈投稿问题,不管是邮箱投稿还是微信投稿,都是进入自媒体时代,数字化皑皑制作,特别强调时效性,所以短小精悍的文章,特别受编辑的欢迎,在文章质量保障的前提下,要尽快发表,必须做到“投其所好、对症下药”。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风格要投到相应的刊物,这也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源,认真研究各种刊物的特点爱好,当然,新手上路,总有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投石问路”的过程,时间长了,就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刊物和编辑,甚至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编辑上门约稿,当然,这非一日之功。
为了更好地创作,我把不同文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制作成PPT,放在电脑桌面上,随时查阅,特别是遇到好的写作技巧,及时补充完善。日久天长,积累了丰富的创作资料,对于写作更加充满了信心。
在创作的过程,多读名家作品,是一条成功的捷径。这些名家如莫言、路遥、贾平凹,陈忠实,他们自身就充满了文学色彩,他们的作品就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也给我的创作提示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最后,谈谈作者的文学创作心路历程。刚起步时,非常羡慕别人的头衔,诸如作协会员,认证会员,注册会员、签约作家等,更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征文一等奖,出版多少书等,这些都是浮云,只要功夫深,持之以恒干,也一定会收获满满,硕果累累。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都是追梦人,在文学的道路上,在时代的召唤中,我想,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文学梦。道路自信,让我们意气风发;文化自信,让我们朝气蓬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写真品,出精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作者简介:原名:金浩,字宁静,号致远,笔名:小草,微信:万水千山
主业从教,业余写作。在全国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散文、小说、诗歌、评论若干。

爆款热文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