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再三警告朱棣不能去攻打此国,可其不听,直接打成了一个省

 炫叶楓雪 2021-11-07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王朝更替,出现过无数个皇帝,虽然他们的身份和出身都不一样,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希望自己创立的王朝能一直延续下去。很多帝王在去世之前的愿望都是如此,最著名的就是刘备托孤诸葛亮,为了延续蜀汉百年基业,可谓费尽心思。

要说古代开国帝王之中身份最低,出身最贫贱的,应该就是朱元璋了,从小家境贫寒,几近饿死,靠着别人施舍和顽强的生命力,才勉强长大。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从出身和最后成就来看,朱元璋应该是千古第一人。

根本没读过多少书,连字都认不全,却非常懂得治国安邦,开创了非常多的制度,更是为子孙后代操碎了心。临终之前更是告诫朱棣,有一个国家一定不能攻打,否则就是自己吃亏。

一、不能打的国家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73年宣布,附近的多个国家都不能攻打,而且再三警告朱棣,有一个国家绝对不能进攻。可是朱棣没有听朱元璋的话,还是打过去了,最后这个国家被朱棣打成了相当于一个省的规模。

首先是日本,因为日本距离明朝比较远,花那么多钱去攻打他们也不划算,所以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不过后来明神宗年间还是和日本打过一仗,因为日本入侵朝鲜,明朝参与其中帮助朝鲜击退日本,还有大琉球和小琉球,大琉球指的是日本琉球群岛冲绳县。

小琉球目前争议比较多,因为早期的称呼不正确,地点琉球群岛和台湾群岛之间,台湾西南外海上,有个叫琉球屿的小岛,也被称之为小琉球。还有的不征之国就是安南,安南处于越南现在的北部,从秦汉时就已经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五代十国年间,安南人吴权在安南称王,脱离南汉独立。

二、安南独立

在宋朝和元朝时,安南都独立在他们的版图之外,为宋元的附属国,明代虽然被规划在不征之国之内,但1400年,安南权臣篡位,并长期向明朝隐瞒欺骗这件事。明成祖知道后暴怒,在1406年发兵80万,以“吊伐”的名义,进攻安南,在1407年就统治了越南。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多次叮嘱朱棣,千万不能攻打安南,否则自己就会吃大亏。从秦汉时期开始,安南就被纳入中原统治,成为我们领土的一部分。这里就不得不提秦始皇的功劳,不过在唐朝后期的时候,安南就开始了独立。

因为宋朝的军事能力太弱了,靖康之耻让宋朝丢尽了颜面,也就一直没能收回安南地区。到了明朝,安南已经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朱元璋从历史的经验和当时的国情出发,认为即便是兵强马壮的元朝,也没有收回安南,可见他们还是有一定的作战能力,想攻打下来也不是那么简单。

要是想单纯依靠武力征服,付出的代价估计难以承受,而且安南可以说地广人稀,资源匮乏,就算收复回来也是劳民伤财,得不到什么好处。还要投靠大量的财力去治理,所以也就留下这样的遗言,不过朱元璋的话并没有引起朱棣的重视。

三、原因

朱棣本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派去使者劝告当时的安南领导人,胡氏父子。没想到安南仗着自己独立,直接把大明派去的使者杀了,消息传回京城以后,朱棣震怒,觉得安南大胆包天,阳奉阴违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连样子都不做,明目张胆的杀害来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朱棣决定给安南一点教训。

此时安南领导人并没有过于担心,知道肯定会引来明朝的报复,所以他们也做好了万全之策,安排军队做好防御,在各个必经之路设置好了关卡,占据有利地形把战争拖几年,到时候明朝也必须承认他的地位。过了三个月,明军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战斗人数多达30万,算上后勤和非战斗人员,对外号称80万。

安南领导人胡氏父子听到这个数字直接吓晕了,80万人,一人吐点口水也能把安南淹没,明军一路攻城拔寨,分两路突袭向安南腹地前进。事实证明胡氏父子精心布置的防线犹如纸篓,明军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安南打服了。

朱棣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在安南刚刚政变之后,趁他们内讧将其收服,并且在安南地区设置了交趾省,自此这个国家就变成了省级单位。但是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却放弃了安南,从安南撤回了行政机构和军队,那为什么要把安南再送出手呢?

因为安南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明朝时期的安南环境极其恶劣,经济极端落后。明朝政府最高一年从安南的征税也就七万两银子,花在安南的驻军和行政机构,一年下来总共要投入三百多万,可见拥有安南对于明朝来说就是亏本的买卖。

第二点原因,安南人民不服从明朝统治,虽然明朝统治安南地区将近30年,可是几百年来,安南地区早已形成了一个实际上的独立王国。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民族信仰,并且他们从心理上一直认为明朝是侵略者。

加上明朝派往安南的官员,对这项工作颇有不满,对安南地区又采取了高压政策。种种因素的刺激下,安南各地多有反抗,由于安南多次发生动乱,明朝不得不派兵镇压,安南的地理位置十分偏远,交通不方便,每次出兵都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所以也就放弃了安南。

四、总结

明朝不仅要对付安南,还要提防北方的蒙古入侵,明朝军队就算再强大,也不可能多线作战。两害相权取其轻,权衡利弊之下必须要放弃安南,朱瞻基从安南撤回行政机构和军队后,安南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和以前一样对明朝俯首称臣,这也是最好的结局了。

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高瞻远瞩,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预料到了后果,也许他心里早就看到了收复安南之后的发展,对于明朝百害无一利,所以再三叮嘱朱棣不要攻打安南,事实证明朱元璋的想法很正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