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解读饲养员学习、海岛女民兵、知识青年看望母校老师的年画

 小说故事收藏馆 2021-11-07

修复版高清年画天天上传,赏析解读文章日日更新。

每一幅作品均经过高清修复,不添加任何的水印、商业标志和广告图标,确保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年画、海报、宣传画等作品,原汁原味的奉献给朋友们。

凡我所发,必是高清。

文章图片1

1.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知难而进》,由画家邹平章创作,1975年出版。

喂好了牲口、铡完了草料、清理了圈舍,饲养场里的一切活计收拾停当后,两位老饲养员趁 生产队还没上工的空挡,并排坐在院子里,戴上老花镜,拿出《国家和革命》书籍,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诵读、学习起来。

这种社科类理论书籍,有很多词语、章节不好理解掌握,这对文化程度本来就不高的老哥俩 来说,确实是一道不小的关卡,阅读学习起来感到很吃力,但是俩人在困难面前丝毫不气馁、不低头,遇到不认识的生僻字就查《新华字典》,遇到不理解的章节就虚心请教身边的年轻人。挑着一担热饲料的女知青在老哥俩身边路过,又被老爷子喊下了,指着书里的章节向姑娘请教,那一脸严肃、一本正经的神态,仿佛一个勤奋好学的小学生在恭敬地请教老师。

经过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不到一个月时间,一本厚厚的书籍就看了接近一半的篇幅,感到启发很深、收获很大,老哥俩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思想觉悟水平眼看着蹭蹭地往上涨,经他们的手饲养、管理的牛马骡牲口,一个个膘肥体壮,为生产队的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章图片2

2.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长白青松》,由画家周思聪创作 ,1973年出版。

这是一幅名家创作的国画类年画作品。两名刚从长白山归来的女知青,还没来得及换下厚厚的冬装,就风尘仆仆来到母校的教研室,亲切看望悉心培养教育和时时牵挂她们的班主任老师,向老师献上了从长白山千里迢迢带回来的珍贵礼物——长白青松,并详细汇报她们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丰硕收获。头发斑白、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师摘下眼镜,一脸慈祥、神情激动地看着远方归来的孩子们,眼睛湿润了。

作者为这幅年画作品取名为《长白青松》,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寓意。一层意思是指学生们向敬爱的老师献上青松礼物,寓意着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工作几十年,不顾年老体弱,仍然坚持战斗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如长白山的青松一般事业长青、奋斗不止,学生们向老师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另一层意思是指年轻有为的知识青年们上山下乡、扎根农村,在农村广阔天地中经风雨、见世面、经受锻炼,没有辜负老师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在艰苦环境中,如长白山的青松一般扎根沃土、挺拔耸立,日渐成长、成熟起来,逐步成为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社会主义建设栋梁之才。

文章图片3

3.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站稳立场》,由画家张雪茵创作,1965年出版。

红旗招展,油菜花开,金灿灿的稻谷漫山遍野,极目远眺,像起起伏伏、一望无际的金色海面,一片丰收在望、朝气蓬勃的动人景象。

田野中迎面走了祖孙三人,老爷子头扎白羊肚毛巾,肩上扛的农具,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器宇轩昂,上衣口袋里装着理论书籍,闲下来随时学习几段;年轻帅气、英姿勃发的男青年肩上扛着䦆头,《选集》书籍放在胸前;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斜挎着军绿色书包,手里拿着本子和笔,边走边思索,认真记录着学习心得体会和感想。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祖孙三人,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站稳了立场,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觉悟,明确了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文章图片4

4.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提高警惕》,由画家张雪茵创作,1965年出版。

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黄橙橙的小麦堆成了金山,田野里的棉花结满了棉桃,在微风中吐露绽放出白白的棉絮,辛勤劳动、积极奉献的社员们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训练场上走来了英姿勃勃、意气风发的三位民兵战士。身上挂着子弹袋、肩上背着镶刺刀钢枪的农村大嫂,以及戴着团徽、紧握钢枪的青年姑娘,是生产队民兵排里的骨干力量,她们练武场上展英姿,生产劳动是能手,很好地体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的豪情和锐气,被社员们称为“铁姑娘”、“新时代的花木兰”;戴着红领巾的男学生手里拿着一枚手榴弹,神情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敌情,学校组织开展的“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助力他学习掌握基础军事知识和武器使用技能,在打击敌对分子、保持社会稳定各项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她们是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时刻紧握枪杆、随时冲锋在前的一支重要民兵力量。

文章图片5

5.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拜年》,由画家张培成创作,1975年出版。

窗外一片冰天雪地、刺骨严寒,屋里温暖如春、气氛热烈,窗台上的腊梅花傲然开放,飘逸着一阵阵芬芳。

在这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的日子里,从各条战线、不同岗位上归来的学生们,不约而同来到母校老师家里拜年,为敬爱的老师送上新春祝福。前来拜年的这些学生们,有的已经毕业参加工作,有的还在校读书,尽管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从事的行业、工作也不同,但是他们除了给老师拜年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当面向老师汇报自己工作、学习的成果和收获。

已经成为一名光荣解放军战士的学生,向老师汇报自己戍守边防、保卫祖国的部队工作生活情况,并为老师送上了自己精选的礼物——一架飞机模型;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参加农业生产的知青学生,为老师带来了自己亲手培育种植的玉米和稻谷,与老师一起分享喜获粮食丰收的快乐……老师听着学生们的汇报,脸上流露出欣慰和幸福的微笑,她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材感到由衷高兴,她为学生们的丰硕成果感到无比自豪。

这幅年画作品既表达了对人民教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地为国家培养人才,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的由衷敬意,同时也展现了一代代青年学子们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精神面貌和壮志豪情。

文章图片6

6.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1965年出版。

波涛汹涌的大海边,突兀嶙峋的礁石上,昂首挺立着一群正在进行军事演练大比武的海岛民兵。

猛烈的海风吹得红旗呼啦啦的翻卷,海浪撞击礁石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天气环境越是恶劣,越是练兵习武的好时机。姑娘们腰扎武装带、手持驳壳枪,在驻岛解放军的规范指导下,瞄准海上的目标练习实弹射击,优异的射击成绩赢得了在场官兵的阵阵喝彩,姑娘们为优胜人员戴上了大大的光荣花,朵朵红花映红了姑娘们斗志昂扬、充满自信的笑脸。

这幅年画作品中描绘的练兵习武场面,生动诠释了海防女民兵“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壮志豪情。

文章图片7

7.解读、赏析:这幅宣传画作品的标题为《志在山河》,70年代出版。

为改变偏远山区贫穷落后面貌,女知青们充分发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和男同志一样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蓝图,在悬崖峭壁上开山劈石、建设梯田,踊跃参加重体力劳动,开挖水渠、引水灌溉,把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硕果累累的“花果山”,把旧时的“荒草坡”建设为五谷丰登的“万亩良田”。

姑娘们困难面前不低头、重压之下不弯腰,始终坚定攻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大干、苦干、加油干,生动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管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和精神风貌。

文章图片8

8.解读、赏析:这幅宣传画作品的标题为《胖胖》,由画家王小路创作,1982年出版。

夏日的公园里,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美景如画,游人如织,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胖乎乎、粉嫩嫩的小男孩坐在童车上,兴高采烈、乐不可支地玩着各种玩具,不停地发出咯咯咯的笑声。远处的孩子们在你追我赶、欢呼雀跃地玩着滑梯、打着秋千,到处洋溢着一片喜气洋洋的热烈氛围。

这幅充满天真童趣、令人喜爱的胖娃娃年画作品,生动描绘了新时代孩子们的幸福快乐生活。这类题材的年画,是那个年代新婚不久、即将生育的年轻夫妻们的首选,几乎每家的床头都要贴一张,期盼着能有一个如年画中一样活泼可爱的胖娃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