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挑剔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江南稻米 2021-11-07

【棒熊专栏】

爱挑剔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原创作者|菠萝味

知乎上有一个贴:为什么中国很多家长都不会去考虑孩子的感受?

“为你好”、“别人家的谁”、“你就是不努力”等等话语,是父母惯常对孩子说的。

长期在这种“打压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容易没有自信,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

而父母的爱,不是打压,不是挑剔,而是鼓励和尊重。

01

指责和比较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阻力

在综艺节目《少年说》中,有一个女孩站上高台哭诉。

为什么?

因为她的妈妈经常拿她与别人做比较,数落她不用功,挖苦她没出息。

她对着空中大喊:“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我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有这种感觉的孩子不是特例,电视剧《小欢喜》里的方一凡,就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方一凡参加培训后的成绩,没有达到妈妈文洁的要求,两人发生争执。

文洁坚持认为,成绩没有提升就是因为方一凡不努力,“别人家的孩子”就比他用功,成绩进步快。

而方一凡埋怨文洁从心底瞧不上他,以致成绩从倒数第一提升到班级中上游,都没有被发现。

鞭策孩子,何必要用贬低的方式?

我们不难发现,日复一日在比较、指责中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有信心吗?他们只会产生自卑心理,最后一点点沉沦。

长此以往,比较与指责就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阻力。

02

肯定与鼓励,是孩子成长最大的法宝。

英国著名教育家史宾塞说:对孩子的一次喝彩,胜过百次训斥。喝彩和鼓励,可以让自卑的孩子走出泥沼。

自信、温暖、乐观的人,他们的童年有一个共性:父母的肯定和鼓励。

有人说,谢娜温暖了大半个娱乐圈。她毫不吝啬地帮助后辈,暖心地在节目中帮嘉宾解围,充当别人的“小太阳”。

谢娜温暖背后离不开一个美好的童年。

她在《朋友请听好》这档综艺节目中,讲到自己小时候,总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小时候觉得自己可以当邓亚萍,爸爸鼓励她去,有想法就要去尝试,然后她天天放学去练乒乓球。

练了一段时间乒乓球,又觉得自己可以当郎平,爸爸没有责怪,再一次肯定了她的想法,最后进校队练习排球。

家人的鼓励和肯定是我们做任何事的底气。

每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美好和鼓励所引领的,而不是被挫折所打磨的。

憨豆先生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句话。

憨豆先生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小时候经常被同学嘲笑,因为长得憨头憨脑,加上行为举止笨拙而幼稚。

进入社会,也因此找不到工作,整天消极地躲在书房里喝闷酒。

只有母亲给予他肯定和鼓励,然后带他来到花园,笑着对他说:“看看那些花草,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还没有开放的,只是没有等到合适的季节。人也一样,每个人都会成功,只是没有等到合适的时机”。

母亲的话,让他明白,只是属于自己成功的季节还没有到来。

直到有一天,他的表演让导演,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属于他的花季到了,他被录取了,喜剧家憨豆先生就此诞生。

正如苏珊·福沃德所说: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改变自己的观念”

父母随便的一句话,可能会变成他们前行路上的一道光,也可能会变成前行路上的绊脚石。

这就为什么有人会在困境中可以乐观向上,充满阳光,保持对生活热爱。

这源自于父母的肯定和鼓励,给了他们强大的安全感。

所以,肯定与鼓励,是孩子成长最大的法宝。

03

最好的教育,是给予孩子理解与尊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上最深处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

尊重是一切的前提,在许多父母的教育观念中,认为子女不需要被尊重。

曾经看过一个采访,黄磊谈论孩子早恋的问题。

他认为:女儿十五岁谈恋爱是正常的,青春期情窦初开,很美好。最重要的是,不是禁止孩子做不对的事,而是引导孩子去做对的事。

在这个情窦初开的年纪,必然会产生这种“喜欢”它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就像你会有开心,难过的情感一样,尊重这个情感的存在,然后正确的去引导和对待。

父母要告诉孩子,“喜欢”是青春时正常的行为,肯定是因为TA身上有优秀的地方,让TA变成你的榜样和目标,之后就会有别人欣赏和关注你。

因为父母处理早恋问题的不恰当,而自杀的青少年就有22.7%。

反观黄磊对早恋处理的方式,这样的家长谁不爱呢?

尊重孩子的想法,告诉孩子这个想法的利弊,引导孩子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才是教育的意义。

最好的教育,是给予孩子理解与尊重。

最后想说:

“打击”式教育,不知不觉成为很多父母激励孩子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真的会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吗?

事实上,是不会。

德雷克斯曾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当孩子朝着一条未知的路前进时,父母的鼓励,会是点亮黑暗里的光,也是继续探索的勇气,也会是战胜未知的力量。

如何让孩子有个更好的人生和更好的未来,是一生的学问,父母不妨从鼓励、赏识、尊重、理解自己的孩子开始。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