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作诗(十六)

 新用户3134eDv6 2021-11-07

      我最近算是想通了:写诗跟写文章一样,一定要写“纯”。纯净到一尘不染,纯净到像雨后带露的青草,只有泥土的芳香才对。诗到这个程度上,基本就差不离儿了。

      人也是一样的,单纯点儿好,太复杂了就把别人推开了,把自己孤立起来了。当一个人被社会孤立起来的时候是很可怕的,就跟被社会抛弃了是一样的感觉。

      我的摄影朋友不少,我希望他们把镜头伸到生活里头,拍一点儿有人情味儿有社会情怀的好作品。比如,《大眼睛》。这就是很有震撼力的作品。

      可是,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总是有那么多人扛着相机把镜头描在街头美女身上,并乐此不疲,而且还要大言不惭地为自己辩解:这是在发现美,审美。

      真正的美不是看上去的美,而是内质的美。柿子树一点也不美,但它挂上了霜打的红十字,像挑着一身红灯笼一样的时候,就很美。我经常跟摄影的朋友说,“镜头里多了有生命的东西 作品就活了。”在这一点上,文学作品和摄影作品影视作品是一样的道理。——文学作品也一定要关注生活,关注大众。那些痴迷于拍街头美女的摄影人,跟陶醉于清纯偶像剧的家庭主妇的审美观有什么差别呢?——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

      我喜欢玩“诗配画”,就是给摄影作品配几句歪诗。这一段时间(10月29到11月6日),正好是深秋初冬时节,很多生活气息很浓厚的地方都能让我有写诗的冲动。我有时候就问他们要,可惜,很多人没有,平时没有留意这些。有些朋友比较细心,很注意观察生活,就留下了不少作品。这里要感谢河南的朋友侯咏,全佺,提供了不少好作品,让我的诗有了诗画共美的机会。

                 农家小院即景(一)

      草色青葱映莓台,手把镰刀细细裁。

      小院层门重重闭,秋色缘墙入户来。

                   农家小院即景(二)

      农家酒饭自清味,小凳临窗向柴扉。

      前坡耕锄已半日,带得秋色一并归。

                        深秋雨后

      入夜时分三点雨,小园篱前数枝花。

      行人过处频回首,却疑幽香在邻家。

                            闲居

      斗室无花亦无酒,偏居闹市第六楼。

      矮桌最合弄笔墨,老柜正好藏旧书。

      时常临窗思旧事,偶尔杂句上心头。

      笑看西来东往客,蝇营狗苟作蜉蝣。

(注:单位房子里有一个老木柜,暗红颜色,是十多年前时兴的那种。人家都把柜子抬出去不用了,我一直没动。今天突然发现这样的柜子放宣纸和书籍最好,防潮。比旁边放着的新铁柜子好多了。)

                      寒衣节前山行

      寒衣时节寒意多,一夜黄叶满南坡。

      同在无边秋色里,我是行人君是客。

                      初冬寻隐者

      昨夜寒过南山中,染得霜柿惹眼红。

      隐隐听得鸡犬吠,尚在山梁溪水东。

      我觉得,摄影的人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镜头比仕途重要。写作的人,良心比责任重要。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