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2000多千米的喜马拉雅山脉分隔了南亚大陆和青藏高原,高耸的山脉阻隔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山脉的南坡和北坡气候差异巨大,这也使得了喜马拉雅山区是世界上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现在的喜马拉雅山区两边主要分布着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印度一侧属于山脉的南坡,山脚下就是一望无际的南亚平原,所以短距离内陆势差非常的大,储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是由于喜马拉雅山区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质活动活跃,地震频发,所以在此修建大坝和水库的风险也是特别大,特别是在山脉南坡地区(印度一侧)和内部的大型河流上游。所以笔者来说一说印度最为害怕的两件事:筑坝和地震。 筑坝 为什么说印度最怕筑坝,其实印度怕的是在河流的上游筑坝,更怕的是我国在其上游筑坝。比如说在雅鲁藏布江的上游地区。在地势差大,水流湍急的地方筑坝确实能充分利用水能资源,但是一旦溃坝,那么几百米高的水墙将会以“排山倒海”的姿态冲向下游,造成难以估计的生命财产损失。举个例子:2000年4月9号,在我国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易贡藏布江上发生了一起超大规模的山体滑坡事件。当时大约有3亿立方米的山体从易贡藏布江峡谷东侧上高达5000多米雪山上滑落下来,巨大的高度差(河谷海拔只有2000多米),带来了巨大的动能,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在易贡藏布江上形成了一座“土石坝”,在坝内形成了一个堰塞湖。由于坝体的不稳定,在两个月后的6月10日,堰塞湖溃坝,近30亿立方米的湖水倾泻而下,给下游带来了无法估计的重大损失,使得下游平原上的印度伤亡惨重,5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虽然这只是一起自然事件,但是印度见识到了水坝溃坝对其的巨大影响,所以十分害怕我国在上游地区修建水坝。 地震 上面提到过,喜马拉雅山区是地球上一条非常著名的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印度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恒河流域的高原之上,按道理来说山区的地震应该不会给印度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那么印度为何会怕喜马拉雅山区的地震呢?我们从喜马拉雅山脉北段南坡的地图就可以看到,在北段南坡和南亚平原过渡的山区,印度在此修建了许许多多的人工水库,其中最大的五个水库的总蓄水量加起来超过270亿立方米(最大的门格拉水库总库容达到了85.7亿立方米,坝高133米)。 那么,印度为何要冒险修建这些水库呢?距离喜马拉雅山脉很近的旁遮普邦,拉贾斯坦邦等地是印度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水资源需求很大,印度为了获得充足的水资源,冒着风险修建了大坝水库。所以说一旦发生大型的地震,270多亿立方米的水就可能因为溃坝而冲向下游,造成损失。况且现在人类已经掌握了人工引发地震的方法,印度自然会更加担心和害怕。 所以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印度最怕的两件事是筑坝和地震,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两个印度的痛点,去制衡印度。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大家阅读和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