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弯弯人生路(15)

 新用户578314zI 2021-11-07

本文学社题字:山东济南著名书法家陈建国

用微弱的灯光,照亮前方之路。把自己的一滴水,融入心的大海,让心灵更广阔
——主编的话
第十五章
上一章我们讲到,袁青在窗外听到了母亲的话,没有立即进屋埋怨父亲,他虽然醉了,但是袁青想到:这几年父母为了自己,担惊受怕,家里吵闹成了家常便饭,家里一点也不平静,不再是原来那个幸福的家,造成这个样子的原因,不能只愿父母。自己要不是和章丽影未婚先孕,也不会有后来这些事。就

给父母打招呼:“爹,娘,我回来了,睡觉去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婆媳俩不说一句话,晚上《卞卡》的电视剧照常演着,章丽影嘴里还是影射袁青有相好的,家里除了争吵和砸桌子的声音外,就是死一样沉寂。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兴喂鸡,一个是鸡蛋可以卖钱,鸡粪就是肥料,鸡蛋可以浸着喝,来了客人也能炒个菜。章丽影喂了几只鸡,
可是不大的一个院子,有了两个猪圈两个饭屋也就只能再搭一个鸡窝了,所以袁青的母亲崔莲就不能再喂鸡了。

可是,鸡下蛋有个规律:下上几个蛋后就要停一天,因为一个母鸡产生一个鸡蛋的时间是28小时。但是,章丽影不懂这些,她就怀疑是婆婆偷了她的蛋,为此,她经常指桑骂槐:“哪个不要脸的偷了我的鸡蛋?到不了远处的!”等等,婆婆实在听不下去了,就出来争辩,不料,章丽影和婆婆就打了起来,可是婆婆不是她的对手,章丽影年轻,一下子就把体弱多病的婆婆崔莲推倒在地上了。
婆婆崔莲经常胃胀,胃疼,为了不生气,她就偷偷跑到集上买上几个和章丽影养的鸡下的蛋一样的鸡蛋来,隔上四五天就偷偷的给她的鸡窝里放上几个,以此来求得平静和安宁。可是这个事,婆婆崔莲不能给袁青说,袁青知道了婆媳俩打仗的事,袁青公母俩又要打仗,当老人的又要挂心,所以,袁青回家问:“娘,家里咋样?”她母亲说:“孩子,没事,放心”

打了牙往肚子里咽。
在袁家,为了家庭矛盾打仗,吵闹的事太平常了,街坊四邻都知道了,袁家在街里街坊的好口碑也在一天天降低。
有一天,婆婆崔莲给袁继甲说:“他爹,我们去外边住吧?到街上卖水也行”
袁继甲说:“到街上卖水,光房租多少钱啊?谁来买水啊!能赚几个钱?”
崔莲说:“钱,就为了钱,要不,我上东北找俺兄弟去,舍了你,我要逃命去!”
可是袁继甲没有办法,也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崔莲是你的女人,你就没办法保护好她了吗?不能好好保护自己的女人,算什么爷们!
如果有一天,你的女人不在人世了,看你咋过?
就这样,日子煎熬着,煎熬着,有些事袁青知道,有些事也不知道,有时候,袁青也悄悄跑到父母屋里秘密商量离婚的事,可是袁继甲说:“听说现在兴离婚不离家,她要是要求离婚不离家,房子她占一半,她就更给咱天天打仗啊!小袁青就得连个再娶媳妇结婚的地方也没有了啊!”
真要离婚不离家,太可怕了。
原来,章丽影报复的心理占了上风,再加上袁青的工资已经涨到一百元多了,袁青一上班,这个家她想咋样就咋样,谁也不敢吭声。所以,她也不想离了。她知道公公袁继甲,胆小怕事,就悄悄通过和老袁关系不错的人送到和袁继甲的耳朵里,她要“离婚不离家”
这可让个袁继甲吓的两条腿都哆嗦起来。
时光终于到了一九八六年夏末秋初的一天,乡亲们的生活在一天天提高了,那天中午,袁继甲老两口包的饺子,妻子崔莲吃第一个水饺就噎住了。这可把袁继甲吓死了,他知道:“肝、痨、倒食、噎,阎王马上就来接”
下午,老袁跑到学校,说:“青儿,给你娘查查去!”第二天一早袁青就和父母去了省城济南,到了大医院,排队做钡餐透视,袁青在排队的队伍里,一边慢慢向前移动,一边看着连椅上坐着的饱经沧桑的父母,苦命的爹娘啊!还没享天福哩?袁青禁不住眼泪哗哗流个不停,他急忙把头扭过去,可是这泪水流不停了,擦不完了……
咋来做检查的这么多人啊!唉!“河里无鱼市上看”!好不容易等到快十点了,才挨到他们,大夫让袁青母亲进去检查。
这个时候,袁青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了,他听到自己的心跳了,两手冰凉,想:“可别是那个病,老天爷保佑我娘吧!保佑她老人家长命百岁”就这样嘟念着。

咦!别人进去一会儿就出来了,我娘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出来啊?袁青这样想着。
大约十五分钟了,母亲出来了,她高兴的说:“大夫说没事,吃点药就好了,他们让我喝了两大缸子白粉子水哩”
袁青急忙给娘擦擦嘴角。
医生喊:“谁是崔莲的家属啊?进来一下”
袁青急忙进去,检查的医生递给袁青一个结果单,和一张X光片:“让医生看看结果吧!这个病就是联合国秘书长也治不了。”
袁青听了以后,脑袋“嗡”的一下子,差点倒了,他拿过结果来,一看:中段食道癌,晚期。
最怕的结果还是来了。
到了门诊,医生说:“晚了,你母亲已经不能动手术了,再说她的体格太弱了。”
袁青听罢,眼泪又止不住的流了起来,亲娘啊!您的命啊!
一会儿,他抹掉眼泪,强装着笑脸,说:“娘,没事,大夫说开点药就行”
中午,他们第一次在一家饭店买了一大盘炸带鱼,母亲崔莲高兴的吃着儿子买来的带鱼,说:“买这个鱼得多少钱啊!你们不过日子了吗?”
袁青把鱼刺剥掉,把鱼肉一点点放在母亲嘴里,他母亲崔莲边吃边说:“你们也吃啊!光省着让我吃,你们不吃我生气了!”
又说:“享福了!死了也不亏了!也吃上带鱼了,大夫不是说开点药了吗?开了吗?我回去好好养养,钱要省着点花,再也别下馆子了,我们还要翻新屋,还要供袁方上学”
崔莲夹着一块鱼塞到丈夫嘴里,又夹起一块鱼塞到儿子嘴里,看到爷儿俩都吃了,才满意地笑了。老袁突然哭了,老泪纵横,说:“孩的娘啊!摊上你,我太有福了。”
第二天,又去了省肿瘤医院,结果一样,医生的说法一样。
回家来后,章丽影异常好脾气,也叫婆婆一声“娘”了,对袁青也好了,崔莲想:用我的病来换来他们俩的合好也值了!
一个月后,袁青的母亲只能吃流食了。
又是一个月后,袁青母亲光能喝点水了。家里做了饭,袁青的母亲馋得慌啊,饿得慌,袁青就给母亲把饭夹到嘴里,她只能嚼嚼再吐出来,眼看着有好吃的不能下咽。
袁青心疼死了。
为了照顾母亲,袁青和母亲一块睡在一张床上,晚上袁青一觉醒来,忽然发现母亲不见了,急忙拉开灯,一看,母亲爬到一张石头做的矮桌旁边去了,袁青赶快把母亲抱起来,放到床上,哎呀!母亲的身子咋这么轻了呀?也就五六十斤。袁青问母亲:“娘,你爬到那块石头桌子旁干嘛呀?吓死孩儿了”
袁青母亲崔莲说:“孩子呀,难受啊!生不如死吆,碰死算了,娘连碰死的气力也没有了。”
袁青顿时一脸不高兴,说:“娘啊!你碰死了,孩儿的脸面往哪里搁呀?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母亲崔莲想死也不能死,这样生不如死,啥时候是个头?为了孩子的名声又不能寻短见。
第二天,村卫生室医生开始给袁青母亲输水。二十一天以后,袁青的舅舅,从东北赶来了,母亲给身边的弟弟(袁青的舅舅)说:“水不输了,生不如死啊!你给袁青说,别输了”母亲崔莲把袁青和章丽影叫到床前:“我死了,还是一家好人家,也许家庭就好了,好好过日子啊!孩子都这么大了”说话间,袁方的小手,放在奶奶手上。
母亲浑身疼痛,袁青用手摸着母亲的身子,给她按摩,啊!母亲的腹部已经硬的像一块木板一样了,袁青回过脸去心疼的又流泪:这就是生我养我的母亲吗?袁青这才体会到什么叫骨瘦如柴。
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七日上午九点十分,袁青母亲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享年46周岁。四十六周岁,才是人生的青壮年时期,有多少美好的生活还在等着她呢!崔莲就这样走了离开了恩爱相处的丈夫和亲生自养的儿子。
是的,他们夫妻俩从没有拌过嘴,也没红过脸,四邻都说,老袁是天下第一哄人能手。一对恩恩爱爱的夫妻,二十七年就到头了。只剩下一个比崔莲大九岁的老袁,他该怎样生活啊!漫漫长夜里,谁再陪着他啊!
人生啊!人生!命啊,苦啊。
崔莲是怎么死的?癌症吗?气死的吗?饿死的吗?
袁青也说不清,他成了没娘的孩子。母亲出殡以后,袁青又是咋想的哩?他会再走向法庭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
(未完待续,本故事纯属虚构)

(主编和诗人桑恒昌在一起)

作者简介

马远生,年58岁,单位:济南长清区第七中学,中学高级化学教师,从事初中教学39年。业余热爱文学。自2015年起,业余从事小说·诗歌和散文写作。先后发表《父亲与鸡骨》、《父亲爱喝酒》、《翠姑的婚事》、《卖椿芽与人生之感悟》、《看到他们我知足了》、《老师您好》、《母亲,母亲》、《新旺》、《我的母亲与前妻》、《出轨》《傻石头娶媳妇》、《作家白云》等一百余篇小说、评论和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