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开鑫谈临创方法:临摹为创作供货、创作为临摹派单

 laobing719 2021-11-07
图片

何开鑫

别署“开心”,四川蓬溪人。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全国展评委,四川省书协第六届副主席、行草书专委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国内多所专业高校特聘教授。


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何开鑫

伴随我们年复一年的书法创作,怎样通过临摹给我的创作“充电”,我在这方面有三个体会及思考。

图片

锺繇墓田丙舍帖(左)及祝允明临作(右)

一、临摹为了什么

我认为临摹重点是要解决字形的来源和单体“美”的问题,美是出自何处,并且在我眼中要认为这个字很“美”。单个的美,是组成整体美的细胞和基础。草书字形的美,有形体美,有空间美。要“稳不俗、险不怪、流不滑、厚不浊”。

图片

王献之二十九日帖(右)及祝允明临作(左)

二、怎样临摹

我体会是“临摹为创作供货、创作为临摹派单”。草书的临帖训练重在作者的审美图式训练。我一般在“啃”一本帖的时候,通过“实临、精临、意临”三个步骤和方法来达到“取之有道”和“化之有理”的目标。实是“拟之贵似,察之尚精”,精是“庖丁解牛”似的观察细部,意是“心骛八极”地统摄全部。在“一画之间”和“一点之内”的微妙把控中达到“暗于胸襟和运用精熟”。美妙的整体来自于每个优美的个体。

图片

祝允明 临黄庭经册(部分)

三、主线临摹

所谓主线,就是自己有明确的审美判定和指向,这一点尤为重要。并要围绕它开展选帖、解读、解构、解码一系列长期的、递进的日课。多年的砚边体会告诉自己:只有当你把喜好的碑帖数年一贯地来回往复、殚精竭虑地反复演绎,而且从字法到笔法,再到墨法及至章法,规矩谙于胸襟,运用尽于精熟,才有可能使草书作品具有经典的雅逸之源和自我个性之象。

图片

虞世南大运帖(右)及祝允明临作(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