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之窗】走访青田“联合国村”

 流星雨工作室 2021-11-07

走访青田“联合国村”

去年,刚过暑假的一个周末,我女儿刘黎霞去温州商学院工作。这是女儿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起点。于是,我们夫妻俩就准备送她去温州。

去温州要经过青田,我没有去过青田,但青田有我的亲戚、长辈与同学。朱寿坤是我的亲戚,我曾在朱家高中读过半年书,那时候,就是跟朱寿坤同一个班,而且,他是我的长辈,论起来是我父亲的姑妈的儿子,应该叫他表叔,他大我1岁。我在朱家读书时,就住在他家,与他同床同被子。可以说,我这个表叔是我孩提时的同伴、同学和挚友。后来,表叔考上了丽水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在青田的船寮中学,之后调到青田中学。他在青田将近40年,可我却没有去过一趟。这次悻然遇到女儿到温州工作,我就想起我的同伴朱寿坤。我打电话和他约定时间、地点。

我妻子驱车来到青田,来到了他们家的住楼下。我的表叔全家人一起接待我们一家,甭提有多高兴。我的长辈表叔、表婶,还有我的不认识的表弟与表弟妇,还有表侄儿,欣喜之情胜于言表。

于是,我表叔一家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叫“联合国村”的地方。

我好奇地问表叔:“为什么叫联合国村呀?”

表叔说:“你看,这里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门前,都插着不同国家的旗杆。”

我问:“为什么这样插呢?”

表叔说:“是这样的,他们村大多侨居在国外,如果这家是西班牙的,那这家的屋顶上就插着西班牙的国旗。如果这家侨居布鲁塞尔的,那这家屋顶或门前就插着布鲁塞尔的国旗。

“哦,我明白了。原来村民楼房外飘着的各国国旗,代表着家庭成员所在的国家。

这个村就是青田龙现村村庄道路两旁各国国旗招展,宗祠和教堂同处一地,融贯中西风情。浙江青田龙现村常被外人称为“联合国村”,而对于从此地出发,旅外千里的华侨而言,此处更珍藏着他们心中的一片“桑梓情深”。

  龙现村现有户籍人口1500多人,其中华侨800多位,还有2000多名华侨华人未在册,村人侨居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随意在村中走走,一户人家同时升起四五面异国国旗的情景,并不少见。

龙现村几乎每户人家墙上都会贴有一块“华侨之家”的牌子,上面写有该户人家出国人员的姓名、侨居国家、出国时间、从事行业的信息。

  龙现人“出洋闯世界”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5年——当时,吴乾奎等人将青田当地的石雕和绿茶带到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和美国旧金山等地。经商期间,吴乾奎还被比利时国王授予银质勋章。

我们走遍了整个村庄,村庄沿着山势,房屋一座高过一座,从远处看,好像一座布达拉宫。

表叔指着村边的稻田说:“这里的人喜欢种稻谷,你看,他们这里是边种稻谷,边养鱼的,而且养的鱼是红鲤鱼呢!”

我说:“那么多的红鲤鱼,在我们兰溪,是不吃红鲤鱼的。”

表叔说:“这里的红鲤鱼是每家农家乐所具备的特色小吃,等下你们尝尝。”

我们走进一座中西合璧的餐馆,吃到了红鲤鱼,味道真的不错。

表叔说:“我们到龙现村来,红鲤鱼是必点的菜。”

2005年,龙现村因“稻鱼共生系统”获得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证。村里300亩稻田至今仍耕用不辍。值得一提的是,村民中有位旅外十几年的老华侨,近些年归乡后竟褪下锦衣名表,撒播下了80斤水稻种子,握起锄头辛勤耕耘。

我们还参观了钱币展览馆,展示这各国的钱币。

一个小小的村落,蕴藏着整个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