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全平 | 屏山写生杂记

 聚力阅读 2021-11-08

总第1513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一周的屏山写生,转眼间就过去了。但时过而境未迁,余音仍绕梁,满目金秋美景还在心中慢慢回味。

屏山村隶属于黄山市黟县,是古徽州民居建筑群中的一个较有代表性的村落,金秋十月,气候宜人,蓝天白云,映衬着满目青山。金黄的稻田,舒展在翠竹茂林之间。玛瑙似的红柿子,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满枝头,蝴蝶般的银杏叶子,金黄耀眼,在半红半紫的树林里明媚动人。杜甫论秋有诗云:“爱汝云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屏山的秋色即是如此。

村庄恰是坐落于山脚下,人们临水而居。一条小河,跨过悠悠岁月穿村而过。斑驳老石桥,横卧小河上。河的两边则是窄窄的石板路,曲曲折折的将人们带向前方,与石板相伴的,是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小石块,巧妙而牢固的构成一体。石桥承载着历史,连接着今天和未来,走在桥上不禁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空气清新纯净,时时又飘来袅袅的草木清香。许多生灵悠然生活其间,恰如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每一天的清晨始于云雾,一切都隐在云雾间。一夜醒来,群山绵绵都不见,只有手边的房舍和树木依稀可辨。这时最为繁忙的是鸟儿和群鸡。早起的小家伙们唤醒了沉睡的山村,或呼朋引伴的立于林间,或成群结队的踱步觅食,一切都是那样的祥和而宁静。禽鸟之间虽偶有为了些许米粒而起了争执,但很快便都和解了。禽鸟如此,人类亦然。石板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多合作和交流,多为他人着想,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写生期间,我还欣遇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他乡遇故知,人生乐事。写生间隙,抽空与故友同游了附近另一著名景点——宏村,期间我们拜谒了汪氏宗祠,祠堂里的对联令我印象深刻,“非因报应方为善,岂为功名始读书”。我一定牢记祖宗的家训。与人为善,淡泊名利,做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

此次屏山之行,我除了画徽派古建筑及山水景观外,还用了较多的篇幅,速写了马牛羊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用色也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秋天的暖色。画什么及怎么画?是美术永远的命题。人生也如同一场写生,每个人都有几许难忘的风景,虽然不全是浓墨重彩,却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附图:作者此次写生习作)

作者简介

汪全平,安徽怀宁人。本科学历,高级讲师。

从事中师美术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三百余幅,国家级专业报刊发表作品五十余幅,论文二十余篇。1996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中获奖,同年加入安徽省美术家协会。



汪全平 | 少年记事——连环画

汪全平 | 不可一日无此君

汪全平 | 荷 在 我 心 中

汪全平 | 画马杂说

汪全平 | 永远的“白石”精神

汪全平 |  成绩单里忆恩师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