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厂:又有了陈季略、庄曜孚女公子的画

 自由书画谈 2021-11-08
2000年,先师在沪西百尺楼送我了一副清末民初名书家陈季略(名韬)的对联,余撰成《奉节县令陈韬的行书八言联》文章,收入拙著《近代名家书画藻鉴》一书。2003年,当起自羊城的“非典”肆虐全球时,余冒着风险在上海某拍卖会“海上闺秀”专场拍得了陈季略室庄曜孚的一页《水仙图》便面,拍得后即带上百尺楼,先师鉴定后欣然在裱边题跋:“海上闺秀庄曜孚,武进人。平生工于书画,此水仙扇片,设色淡雅,气息清远,视今之吴青霞、陈佩秋辈,何尝多让。癸未夏月,洪丕谟题。”                                  
又过了几年,林琪师兄送我一件陈季略、庄曜孚合作的书画小手卷,庄氏是画给五女的,款曰:“癸亥检废绢,写小花数种,至乙丑暮始勾完,付与五女装玩。六梅室主人记时寓京师之织女桥西。”“癸亥”是1923年,“乙丑”是1925年,距今快一百年了,光阴荏苒,让人感叹!自此,又知道陈季略、庄曜孚有个宝贝行五的女儿。                                      

这十几年中,只要一想到陈季略和庄曜孚,便会想到起他俩的宝贝行五的女儿,这一想就是十几年。    

当滥觞于江城的“新冠”肆虐全球时,好多拍卖会被取消,余只好困在陋室以写作、微拍书画遣时了。东方不亮西方亮,正是微拍,碰上了陈季略、庄曜孚五女儿陈鹂(字戊双)两帧小小的花卉花果,十几年的期待,终于实现,并且是两帧,拍得后,心情陡然大好也!                                             

陈鹂的两帧绘画,一帧《杏花图》、一帧《荔支图》,皆22X28cm纸本镜片。江南的杏花开在阳春三月,此图上杏花一株粗大的枯树自下而上贯穿画面,枝干以水墨勾皴,上面没有叶子和花朵,只有山绿碎点的几处苔点。夜雨打过后,枯树的根部几枝嫩枝水墨加赭石没骨勾写,枝上青绿的叶子勾着重墨和胭脂叶筋,很是清碧。枝头的花朵淡胭脂加铅粉点写,勾蕊白粉,浓胭脂点蕊,似雾中烟霞,乱点碎红。画笔承家法,又上追宋元,极见清嘉润雅之致。画右小楷署题:“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录自宋人王安石《伤春怨》词的开头两句,“雨”是飘飘洒洒的细雨,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春雨,所以不怕“打”花,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去催开娇嫩的杏花。落名“戊双陈鹂”,钤印“戊双”朱文。小楷晋唐,尤得趣唐人钟兆京《灵飞经》,轻灵流美。                               

陈鹂《杏花图》22X28cm

《荔支图》唐人诗意,图上小楷署题“新雨山头荔支熟”,是录的唐人张籍《成都曲》诗中的一句,全诗曰: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诗句之左落款“衡山陈鹂”,钤“鹂”单字白文印。  

陈鹂《荔枝图》22X28cm

“荔枝”亦称“荔支”、“离支”,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成熟时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白色肉质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半透明凝脂状,味致美,但不耐储藏。杨贵妃喜食,杜牧在《过华清宫》诗中有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思是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来了鲜美的荔枝。

图上荔枝青枝绿叶,紫红的果实,很是诱人,会联想到杨贵妃洁的牙齿去享受透明凝脂状的荔枝果肉的画面,让人馋涎欲滴。    

陈鹂(1905-1999)字戊双,别号柳庑主人。原籍湖南衡山,后随父母移居武进(今江苏常州)。初就读于北平交通大学,后转入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同时随母亲庄曜孚习画。民囯十五年(1926)从红豆馆主溥侗习昆曲,复又以昆曲享名。抗战期间(1937-1945),周仲眉、陈鹂伉俪结曲社于重庆北碚,张充和、汪东、卢前、等名曲人皆参与其中,一时称盛。

不拘陈鹂的父母陈季略、庄曜孚很多“料”,陈鹂的“料”也不少,下面据伊们家的后人记述,摘要编辑出陈鹂的《小传》,为拙文添些儿看点。       


陈鹂的夫君姓周名介寿,字仲眉,以字行。生于满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原籍贵州麻江,自其祖辈开始迁居四川。清末(满清1911年灭亡),周、陈两家同寓成都时,友情甚笃,遂按旧俗订下了“娃娃亲”,时周氏10岁,陈氏7岁。民国二年(1913),陈鹂随父母全家东下,初寓武进,后迁北京。十数年间,两人未曾晤面,音信亦断。周仲眉自幼在家塾习古文辞,勤敏不倦,故善诗文,旧学功底深厚。陈鹂“天生丽质,多才多艺,文静娴雅,人品高洁”,在北平师大女附中就读时,一直是品学兼优。因其才貌出众,又常被校方指定在节日的全市盛会上表演舞蹈,故是校花美女才女。民国十四年(1925),她考取男子师范大学生物系。是年,周仲眉为了完婚赶至京师,两人方才晤面。起初,因陈鹂的闺蜜和同学多受新式教育,不乏劝其抗婚者。但仲眉迅即以其“博学多才,聪敏风趣,仁厚善良及大家风范”获得了陈鹂的好感,即“打退”了同学好友的劝阻。而且仲眉以只上过一两年补习班的条件,考上了北平交通大学铁道管理学院。十五年,陈鹂因对生物学不感兴趣,旋转入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走上绘画之路。同时受其母亲炙,习工笔花卉翎毛,画艺飞进。十六年,周、陈在交往两年后,终成眷属。

婚后至民国二十年(1931),是他们昆曲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周仲眉在《赠柳庑主人》中写道:“西南有高楼,盈盈柳一株,芳态传青眼,长条展翠眉。洞房温且清,主人名阿鹂⋯⋯曲庑嘉阴下,更营蜗角居。笙韵笛声里,抚景乐唱随。临风弄三叠,万缕舞依依⋯⋯”多年后,陈鹂在《周仲眉小传》中也写道:“(仲眉)吹弹俱佳,从此红牙碧管,唱随不绝。无论境遇是哀是乐,皆由此同好,萦系终生。”

民国十九年,陈鹂大学毕业,在师大女附小任国语、美术教员。次年,周仲眉毕业于交通大学。是年夏,他们携十七年(1928)出生的女儿到重庆看望爷爷奶奶。为了生计,周父命仲眉弃其所学,改到重庆中国银行工作。但是,陈鹂思念娘家,在二十年年至二十四年间,几次携女归宁。次年仲眉、陈鹂携女迁居上海。      

庄曜孚、陈鹂母女俩合影

1937年6月,陈鹂父亲在陈季略在南京病危,陈鹂得讯立即携子女赴宁。三日后,陈季略去世。庄曜孚悲痛过度病倒,致半身不遂,陈鹂悉心照料母亲。抗战开始,陈鹂遂于8月初携子女赴沪。8月13日凇沪战争打响,陈鹂单独携子女逃至重庆。1938年,庄曜孚历尽千辛万苦亦到达重庆,终因不堪逃难折磨,不久即病逝。

今天二十七年秋,渝行派仲眉到四川荣昌县开办办事处并任经理,一家四口遂迁居荣昌。陈鹂遂受聘荣昌县立女子中学美术教员。她带领学生画了不少抗日漫画;她自己的一幅漫画被选作游动展览。这样,仲眉、陈鹂成了“小城名流”,家里成了县城知识分子无形的聚会中心。

二十九至三十四年,仲眉被调到北碚任渝行办事处经理。当时四川师范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的一些研究所等文化界人士较多在北碚,所以仲眉、陈鹂的昆曲活动又可以进行了。著名词家汪寄庵、作家卢冀野、张充和以及四川师范学院教师程虚白、女教师翟贞元、女学生笪瑞珍陆续加入,形成曲会,为记盛况,仲眉有诗曰: 

鸿居两载喜开颜,小院清斋远市圜。

三弄宫商曲叙乐,一庭花草茗谈闲。

陈鹂则挥毫调铅,绘《琅杆题名图》,仲眉并作《琅杆题名图序》,还请所有曲友皆在图上题名。其间,俞振飞偕夫人黄曼耘赴北碚时,也曾参加曲会并在图上题名。曲友中能诗善词者都在图册上题写词曲,传颂一时,堪称曲史佳话。

也就是在这个曲会上,仲眉和陈鹂在张充和的《曲人鸿爪》上题诗作画,留下了雪泥鸿爪。陈鹂还画了一小幅花卉,反映《牡丹亭》的剧情并录下《拾画》中的两句曲文:寒花绕砌,荒草成巢。          

国共内战期间,仲眉、陈鹂都在重庆。仲眉任渝行襄理;陈鹂受渝行聘请任该行南岸地区子弟小学校长。

1949年11月,重庆由中共占领,仲眉被留用,并于1951年被调到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国外部,陈鹂随至京,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自此夫妻定居北京。在出版社,陈鹂显示出了她的古典文学功底和书画鉴赏能力,主持出版了多种有份量的画册。曾在《人民中国》上著文介绍中国民间艺术,还编写了《画蝶参考资料》《婴戏图与货郎图》等小册子,又受命为该出版社重点项目《中国美术全集》和《故宫藏画》制定规划(后因退休未参加具体工作)。    

可是好景不长,仲眉在1958年“反右”运动中划为“右派”,被开除公职,陈鹂也主动断绝了许多社会活动。

“文革”(1966-1976)开始,仲眉对前途感到绝望,更怕连累陈鹂,遂在1966年8月25日自尽。当时自杀属于“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的反革命行为,家人不得领取骨灰,不得进行悼念。接着家里被查抄一空,在北京的女儿立即接陈鹂过去避过。“文革”风暴遂席卷全国,次年,陈鹂在安徽合肥工作的儿子受迫害致精神分裂,当时女婿受到审查,女儿、儿媳下放,只有陈鹂能自由行动,年已64岁的陈鹂只身奔赴合肥照料儿子。在政治压力巨大,物质条件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她在长达7年的时光里,独力艰难地支撑起一个家,干着繁重辛苦的家务劳动,直到儿媳调到合肥,陈鹂才回到北京,重新在女儿家生活。

1979年,中国银行为仲眉错划“右派”改正平反,恢复名誉与公职。陈鹂获北京市文物局通知去领回被抄走的文物,其中有仲眉、陈鹂的诗文集、一部分昆曲折子和《琅杆题名图》的残页。该残页包括仲眉作的《序》、汪东的题曲和陈鹂当年写的一首《菩萨蛮》,但图画已被剪碎,只剩下三小块残片。1983年,早已在美国定居的张充和与陈鹂联系上,抄录了卢前的题曲寄给陈鹂。1984年,陈鹂将以上残件编辑成册,冠军名巜劫后鸿泥》,并陆续作记以为志。

暮年的陈鹂虽然在女儿家安定下来,但因儿子的病不时复发,心情抑郁,又失去了一直为她伴奏的仲眉,所以也就不再唱昆曲了。除关怀儿孙外,读书、作画、写诗作为精神寄托。其间,张充和三次来华,每次都来看望陈鹂。有一次在张充和的力劝下,陈鹂同张充和一起去看了一次昆曲演出,这是她最后一次的昆曲活动。

1999年,陈鹂病逝,享年94岁。女儿女婿将她的骨灰盒与仲眉没有骨灰而是放着一些纪念品的骨灰盒同葬于北京温泉公墓。陈鹂的四姐之子余安东为她写了《悼念五姨母周太夫人陈鹂女史》诗:

六梅园里最清幽,婉转黄鹂鸣翠柳。

丹青细细绘春日,长箫徐徐诉深秋。

百年沧桑藏心底,多少憾事语还休。

喜见雏鹰海天阔,也上碧霄觅自由。


岁次辛丑立冬于空厂雪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