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厉害,果然诚不我欺也! 老祖宗真的是有超大智慧啊,这二十四节气节令变化果然灵验,预测2021年11月7日12时46分立冬,果然昨天中午之前还穿着单衣呢,下午就立马变脸大降温了,今早起来北风呼啸,一片瑟瑟寒冬萧条之景!然后又去学习了下老祖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日算起,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第九个九天,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与九九歌相像的,二十四节气歌,也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总结出的智慧结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简简单单的一首诗,提到了整整二十四个节气,目前我们的这个二十四节气已经申遗成功了哦!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等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等四个节气。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太阳到了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北回归线)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太阳到了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南回归线)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以上就是所有二十四节气的基本解释,大家可以看看日历,找找看马上快到什么节气了呐。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有专家认为,尽管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了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真的是不得不佩服我们老祖宗的聪明智慧,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