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有为诗论/孙祝田诗论

 人民诗界 2021-11-08

 1
  新诗要发展,诗艺要突破,我们要创新。
  我们要有为,我们在创新,我们在实践有为人生。我们自信,我们自能创新,因为我们富有创新个性。我们能有为,因为我们在创新。更因为我们属于华夏,骨子里有创新和有为的基因。
  2
  华夏民族是一个极富创新精神的民族,无论炎黄尧舜,还是历代帝王,创新精神不乏其人。不论民间还是将相,大有人热衷创造。不管是文化还是兵工,都有独到发展。无论是耕种,还是工商,都曾对世界有启迪性的影响!四大发明更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我们的《诗经》,我们的唐诗宋词元曲,无不丰富了世界文化,发展了世界诗学。所以,我们成为文明古国,成为世界文化重要的发源地。若不是闭关锁国导致百年风云,中国的创造定列世界尖端。
  建国数十年,中国飞速发展,世界惊叹,为何?中国的创造力非同凡响。本来嘛,中国是文明古国,是文明发源地,是个创造者的故乡。从我们的“五四”新诗,到毛泽东为领袖的革命诗坛,解放诗坛,从思想感情到表现艺术,都创造了新的世界峰巅。“朦胧诗”的崛起,则精彩的打造了文革后的诗歌新纪元。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个性,创新发明本来就是华人的强项!
  新世纪,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创新成为中华民族时代的主旋。中华民族的创新个性更为凸显。
  3
  我们是个讲究的民族,尤其讲究人生有为,都在追求什么?在追求有为人生。什么少年有为,老有所为,年富力强,壮年有为,是评价,听起来更是赞赏!为什么?因为中华民族是个崇尚有为的民族!曾几何时力图强国的康有为,干脆就以有为为名。长者夸小辈,真是少年有为啊!这就是因为有为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纵观古今中外,举凡成名称家者,无不创新,无不崇尚有为精神。比如科学家爱迪生,爱因斯坦,张衡等等。
  4
  单独的创新,还缺乏一种基本的动力,没有恒心毅力的保障,没有明确目标的牵引,可能使创新沦为一时性起,过后又无所作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非罕见。偶尔有了个创新的想法,没有实现就破灭了。偶尔有了个发明,而后也就不再想别的什么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形成意识缺乏既定的精神,因为没有理想没有创新的人生追求。怎样才会有这种人生追求呢?就要有有为的人生理念,有这样的追求,有这样的热情。
  "四有人才"的有理想什么意思?有理想,就是奔一个目标。那么这个目标是什么?有人以为目标就是成为作家、教师、科学家之类,再就是幸福生活之类。这倒不是不对,关键是有目标就有动力了吗?从目标学理论上好像就是有动力了。其实这样的目标在更多的人身上显得遥远了些模糊了些。有人又说,把大目标分成阶段目标。好的,这就是行动计划规划之类。但这也不是真正地动力所在。因为就有很多人当初做的计划很好,却走不了多远,坚持不下去了。这一切归于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本质的动力,或者叫基础动力。这本质动力和基础动力是什么?就是一种意识,有为的意识。简单来说,可以这样理解,在大目标和阶段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就是有为的过程。每一步都是有为的一步,有为虽然和成功不完全相同,却是对自己前进的肯定,体会到走向成功的愉悦,收到自我内在的鼓舞,有时候也有外界的鼓舞。这样有为的意识成为理想实施中的坚定意识,并转化为意志。那么动力就有了不断自我充实的动力。当然有为不单单形成意识,因为一般人的理想设定都源于某种积极的兴趣,有为意识会使他自能发展兴趣,并使兴趣转化志趣。
  单独的有为意识,也可能使人沦为碌碌无为的人。因为他会认为,活着做事不就是有为了吗?所以,很多有为之人,却鲜有创造,缺乏创新,甚至没有一点点创意。甚至,认为创新不过是痴人说梦,好好做事,做个有所作为的人,就很好了。甚至看到力求创新的人还看不惯,认为是稀奇古怪,不太正常了!甚至误以为只要做成了事就是有为,以至于混淆是非……
  事实上,历史和社会实践中,人们对有为有着约定俗成内涵运用。从说人有为是赞美是称道的习惯来看,有作为就是做了或者做着对人和社会有益的事,至少不是有害公益有损道德的事,更不会指违法犯罪的事。一切无益于人的行为注定不属于有为的褒奖范畴。
  5
  在许多成功者身上,我们看到创新精神和有为的人生追求是相互渗透互相激励的精神合体。为什么分开来认识呢?我们将之合起来,成为创新有为精神。人生要有创新有为精神来贯穿。人要有创新有为精神做动力。创新有为就是美好的追求。你看,创新有为是起点,伴随一切行为;又是目标,在牵引着人生行为。使人永远有动力,永远有追求,永远在行动。为追求有为而创新,创新了体验到有为者的兴奋。
  创新有为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提炼,升华,是民族理念在新时代的升级。是崭新的民族理念。是社会理念,是每个人的人生理念。
  创新有为的理念,就是将创新意识、有为意识合成原本水乳交融的整体,同时意识创新意识和有为意识,即创新有为意识。从而衍生创新有为精神,创新有为理念,创新有为行为。
  创新而有为,只有创新才真正是有为。
  有为而创新,追求有所作为,就来多多创新。
  我们写诗的人,时时有发现,处处要留心,凡有需要处,钻研而创新。
  6
  少年要有创新有为精神,力做创新有为少年。青年要有创新精神,力做创新有为青年。年富力强的壮年,更要有创新有为精神,才华横溢时,当然要创新,万万不可碌碌付华伦。老人在自己的生活里,在自己的特长里,体现创新有为精神,自己也获得最佳的愉悦的精神。
  我们的教育,在改革创新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做四有人才。做富于创新的人,做有为的人。总之,做创新有为的人。教育使孩子们认识到,在新时代,从小要有创新有为的人生理念,未来需要创新有为的人。未来时代是个创新有为的时代。未来世界是个创新有为的世界。我们怎么能没有创新有为的理念?
  7
  网络就是个创新的无限时空。网络促进创新无限。因为网络开阔了我们的信息视野。因为网络连通了信息世界。信息是什么?是创新的元素,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的结果。从创新来,再向创新去!拥有网络,不能说拥有了世界,但我们确实拥有了创新世界的一切可能。我们要有为,就利用网络借助于网络,来创新,来实现有为的人生。也就是,在信息时代,我们创新有为在线。
  我们写诗,就是在创新。我们在网络写诗,就是在借助网络实践创新有为的人生。
  我们在思想上要有诗的创新。我们在情感上要新的感受,发掘出新的震撼。我们在诗艺上要有新探索,新尝试,要有足以美妙的传达时代情感的诗艺创新。我们在诗的写作中,践行创新有为的魅力人生。
  8
  创新有为来自积极人生的态度,来自健康明朗的心态,来自豁达大度的心胸,来自包容一切的气度,来自热情真诚和人生的珍重,来自对人际对世界对自然的热切的理解。创新有为无所谓高低贵贱,不拘于学历高低有无,关键就是个性情相关的追求,是一种积极地人生状态。就是要有好的作为,就是要不断的解决面临的一些问题,就是要不断的发现需求创造性的满足需求。就诗歌而言,就是要发现内心对于生活美自然美文化美等等感受认识,体悟诗意,完美的表现诗意、营造诗意。无论是表现自我还是传达对于民生世界的感受思索,都注重内心的特别感触。创新有为的诗人,更注重灵魂深处的发掘,注重心灵的感应。并由此发而为诗。
  创新有为来自积极地人生态度,所以乐观向上,或本质上乐观向上,当然不是盲目的乐观。七情六欲不会或缺,但最终能够在心理上完善自我升华自我超越自我。所以创新有为者,更多的是快乐,更多诗意。创新有为的诗人,总是全息思维的投入创新有为的践行。所以,我们有十六个字,就是"全息思维创新有为诗意人生诗意快乐"!
  当然创新有为的最佳境界,也是需要循序渐入的,但首先是这样一种认识,进而是创新有为的意识,再就是创新有为的人生理念的形成。在创新有为的意识中,我们践行创新有为理念,逐步进入最佳境界。这个最佳境界,不是玄不可及的,每个人只要有创新有为的意识就能达到。
  9
  让我们,网时代的诗人们,求有为而创新,力创新而有为,在创新有为的人生实践里,推动诗神升入崭新的创新天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