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胡的民间神韵/孙祝田作品

 人民诗界 2021-11-08

京胡的民间神韵

流云长天,斜阳乱草,以及风雪和梅花,都在抑抑扬扬的琴声里敞开心思。

破旧的躺椅上,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老人,甚至来不及掸去田里归来的尘土,把个京胡拽出生命的奇妙神韵。

这些实际并不常见的影像,不是在你的梦里,就是在我的心里,至少在他的耳边,清晰而切近,可思而不可一触。在你举手间,也许就错失了精神的浸润。

就是一个平民,一个出入乡村的老人,一个能让木头开口,一个曾把古国琴器拨弄的风采横生的男人,在许多人心里留下抹不去的美妙慈祥。他的笑,让你感觉不到他的苦,他的关爱让你忽略了老者种种艰辛的存在,你会不自觉地落入这个老人的亲情慈爱的享受中。

一位公认为脾气古怪的老支书,谈起这位老人,三句话离不开三个字“好人哪!”还说“说党员,好党员那是一个呀,真正的好党员。解放前的党员中,这人干实事不说,你想想,都想法巴结着升官发财,他却从乡镇级区委申请到“五一”社,最后回到村里,就是为了解决矛盾,为了让政策真正的落实下来。”他另一位老友说:“这想想就知道,他工作过的地方,向上面推荐了不少人才,听说有市里的领导看望他,还有省级的高干给他写亲情信,这个都不奇怪啊!当年要是没有这个好干部的推荐,他们干啥还不知道呢!”

不干村官的时候,村领导的退休制度还没有落实,之前也没有既定的干部工资。也就是说,这个解放前的老党员,干了一辈子革命,做了大半生实际的领导工作,从一个干练的农民开始回归到一个脚踏实地的庄稼老汉。曾有县乡领导握着他的手说,“怎么地也得给你些待遇”,他从未放在心上,他说过,领导事儿多,有空能办就办,没空也是有这个心了。

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清正的做派,扎实的作为,自然不会给家庭带来特别的福利,清贫二字正是这样的村干部的写照。但这个老人却不是影视剧中清正干部那样严正强硬,这是一个用慈祥处世的人。所以每个感到他的好的人,给他的都是尊重和亲近之情,而不是敬畏!

那一年欣赏他的领导要带他去别处工作,婉辞是他的性格;那一回一公司老板要高薪聘他做乐师,是带学生的乐师,谢绝是他自然而然的选择。不是不需要钱,从未看重钱,从来倚重的是对乡村对土地对亲友的真挚深情。或许没有人看到他有什么样的丰功伟绩,把事情做到每个需要的人心里去,每颗感恩的心里就行走着他的身影长留着他的笑容。

身为儿女亲人,自然更能享受到老人带来的祥和慈爱。儿女七个家庭的亲人们,无不感念老人亲他敬他。

较晚走近他的人,都有一个奢望,就是那些挂在墙壁或束之高阁的古典乐器,能再次被老人拨弄弹奏出爽心悦情的曲目。这确实是奢望,所以从未成真。只在他人的回味中感受,在那些还得以保留的奖品中得些鉴证。

后来的日子,老人虽然也住进了好一些的院落,但艺术感觉中的心,总给出一个特别的镜头:斜阳暮,下地回来的老人,收拾一圈家务,沏了茶,毛巾搭在肩上,就取了一把精美玄妙的京胡,斜坐在躺椅上,便有乐音清新明亮的精美玄妙飞扬流畅,有欢快有沉思,有凝重,更多的是畅达,是春江花月夜的感受……

这是一张从未经漆的木质躺椅,风化灰暗,经年的躺座,早已是稀松无力,这躺椅在低矮的土房子之间,在倒了两边院墙的高处,下面可能还压着狂草;这把京胡,来自一次最得意的演出,做人的体验与戏曲人生的感悟之中,入情入境,感染了唱者感动了观众,令评委震撼,就有了这把精工的乐器;此时琴声飞扬恣意穿透云天!夜色下来,星辰似乎比他方多了很多光亮!

一个早年成孤的人,挑起茶叶担子,走街串巷,用自己的坚强还上遗留的陈债;一个乐观通达的人,爱上乐器,走近乐师,开始用木头话说人生心性;一个不忍心看着别人受苦受难,不甘心随波逐流的人,热心做事,被看中,被吸收入党,开启做乡村干部的人生……看到几个破旧的乐器,有时我想,一个深谙乐理的人,他用自己的处世为人演奏了一支温暖的生命之曲,余音不绝。

抑抑扬扬的乐音,很多时候就在村西的土地上空落下来,坟茔前烧纸的人们就在这乐音深处怀想亲人。

“写啥呢?”孩子凑到电脑屏前一看,眼泪就下来了。都不用说什么,这样的一个老人在我们心底,就那么慈祥的坐在躺椅上,京胡一把,一任乐音盈满时空……

而此刻,伴随我的泪水,落下二十个字:

孤起和善修,

众生无怨忧。

京胡非为戏,

一念清风流。

注:为缅怀岳父尹登鳌先生,原作于2016年冬,定稿于201776

原创地址:http:///6fB8z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