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窦晓航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时光捡漏 2021-11-08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秋末的雪换来初冬的晴空万里,天蓝似海温如玉,风裹着浓浓寒气,阳光却有些炫目。

立冬日,天气与心情同好。母亲说想带孙子回老家转转,我是恋家的人,早已归心似箭,简单收拾便开车回家。行至柳林足球场旁,路畔有年逾花甲的妇人招手,我将车靠边停下。

她探头问:“师傅,去宋村多钱?”

宋村与我老家连畔种地,她要去的村子要朝北走,我的目的地却在西边,道不同,让我犯了难。但我们的目的地并非南辕北辙,到宋村只要向西行再折回南面即可,多走一小段路罢了。

我说:“姨,上车吧,我们同路着,不要钱,捎你。走吧!”

阿姨是个热情人,于是我们开始了一段有趣的短暂谈话之旅,须臾便到。

这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却让我把许多零碎的感悟突然串联起来,于是便有写点东西的冲动。

说真的,我是个心肠极软的人,软得让人觉得近乎愚,有时我都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做个冷漠的自私的看客,这样就能在复杂的社会里穿着坚固的铠甲,谋求更有利的位置,有更多筹码赌赢人生的牌,免得与人裸肉拼刺刀。但似乎有种无形的力量和本能声音告诉我,不要违背内心的想法,遇事吃点小亏,为父母和孩子积德积福,去做吧!

譬如,每隔一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水滴筹”信息,几乎都是我不认识的陌生人,没个多有个少,爱心不分大小,小到十元,多则上百,都捐了自己的爱心。

诚然,我很清楚我点开“水滴筹”就要“破财”,但我依旧忍不住点开了。吾本穷屌丝,偏生菩萨心,自己满身伤,怕见众生苦。一直觉得,与其买大捆纸,买大把香去拜佛求事,不如平时做点力所能及的善事,好在家人是支持我的。

我想,所有的人都能用四种方式概括。譬如,有本事没脾气,有本事有脾气,没本事没脾气,没本事有脾气;又譬如,说人话干人事,说人话不干人事,不说人话干人事,不说人话不干人事;再譬如,利人利己,损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不利己。凡此种种,不多举例。

怕了那种特别热情的陌生人,让人特别没有安全感、踏实感,总觉得很不靠谱,要从别人身上攫取什么,热得快,凉得快,热于所求,凉于已得。未来的路,希望我们的所有答案都出于行动,而并非言辞,唯有长情可告白,深情最沉默。

好人不一定必有好报,甚至有好人“现身说法”好人没好报。反之一个人品行差,但有“社会经验”,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背后又一套,滑如泥鳅、狡如狐狸、毒如蛇蝎,就是没一处像人,在官场或商界依旧如鱼得水,颇有“财命”和“人缘”。

如果你观察,从短期看,这些人真的能获得某些功名利禄的短期利益,但从长远看,从这个人的一生看,甚至这个家族两三代来看,吃进去的东西迟早要吐出来,还会弄得自己遍体污秽,全身难受。

我信因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即使受了比较大的挫折也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人还是保持一颗敬畏心和善良心比较好,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慢慢积累,亲近该亲近的人,疏远该疏远的人,让相近的人能互相温暖和照亮彼此,一二知己,三四朋友即可;靠近喜欢的圈子,不挤进不属于自己的圈子,让圈子干净而适合自己;不再求万事皆圆满,全家人健健康康,和和美美,能做点喜欢的小事情,在平淡的生活中捕捉到稍纵即逝的幸福,已经很不容易了。

END
版权归“时光捡漏”所有

作者简介

窦晓航,男,毕业于商洛学院中文系,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和感悟人生,曾在《秦岭印象》、《写作报》等刊物发表短篇小说、散文、诗歌三十余篇。


精彩回顾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