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困扰多年的黄褐斑,用这个方子治好了

 金坛区 2021-11-08
图片

第795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商宪敏内科方药心得》   
   《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

 导读 

提起大黄䗪虫丸,很多医家都因畏惧其攻伐之力不敢轻易尝试。殊不知,这是一个极好的美容方。

大黄䗪虫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五劳虚极、干血内停所致诸病证的一张经方。书中记载“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鏖虫丸主之。”

组成:大黄蒸十分(75g),黄芩二两(60g),甘草三两(90g),桃仁一升(60g),杏仁一升(60g),芍药四两(120g),干地黄十两(300g),干漆一两(30g),虻虫一升(60g),水蛭百枚(60g),蛴螬一升(60g),䗪虫半升(30g)

用法: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3g),日3服。

现代用法:将蛴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其余9味共研为细粉,过罗,与桃仁等混合均匀,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3g,蜡皮封固。每服1丸温开水或酒送服。

因其有较强的活血化瘀作用,不适宜短时间大剂量服用妄图速效,而宜制成丸药,峻剂丸服,坚持小剂量适量久服缓图收功,若酒饮服,更借酒性温散而增活血化瘀之力。

方解:方中大黄配伍䗪虫活血化瘀为君,且大黄有泻下作用,可使瘀血从肠道排出体外; 配伍桃仁、虻虫、水蛭为臣,可加强君药活血袪瘀之力;配伍芍药、地黄为臣,可养血活血;佐入蛴螬、干漆更助活血袪瘀之力;配伍杏仁,因杏仁、桃仁二者,一走血分,一走气分,且均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如是气行血行,气血畅通,大便顺畅,又可助大便排出瘀血;佐黄芩清热,使药甘草以调和诸药。

应用

●五劳七伤所致的黑眼圈、目光暗淡、皮肤粗糙、痤疮、腰痛、月经失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早期肝硬化、痔疮、肛裂等。服用本丸药时,可针对兼证选用适当方剂,煎汤服之。

● 本方在妇科中应用广泛,多用于月经失调,临床常见:中年妇女,常年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月经量少,色暗血块,周期延长,腰酸腹痛,乳房胀痛,皮肤头发干燥,掉发。检查时多见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增厚。若病程长,可见颜面黑垢,黄褐斑,蝴蝶斑,黑眼圈,烦躁,疲乏,经常便秘。

●服本药若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黑便黏液排出,为排邪现象,有些患者会出现双手背黑、手掌皮肤干燥起皮好转,说明末梢循环改善。还有病人用药后,皮肤变白,饭量增多,体重增加。

●若患者体质属阴、寒、虚,气血亏损,大便溏稀,日2-3次以上,舌淡,肾功能不全,大于40岁要谨慎使用。

病案举隅

一、颜面黑垢痤疮

患者,女,29岁,未婚,2010年8月就诊。面色黯黑,双目暗淡无光,黑眼圈,两颊及唇周痤疮反复发作,下巴处有瘢痕,皮肤干燥,脱发明显,月经量很少,经气推迟,经前乳房胀痛,便干,睡眠很少,噩梦纷纭,舌质红,苔腻微黄,脉细。

大黄䗪虫丸(同仁堂产)3g×2丸,每日2次空腹服用,另给汤药五味消毒饮合逍遥散10剂,饭后服用。半月后,病情明显好转。

二、黄褐斑

患者,女,29岁,公司会计,2004年秋就诊,体瘦,半年来双眼眶明显黯黑,眼两侧及目下明显色素沉着,形成黄褐斑,状如蝴蝶,美容无效,心烦不已,月经量少,色暗,腰痛,饮食二便正常。

大黄䗪虫丸60g×3瓶,每次空腹服10丸,日2次,经期停用,经后继服,药后黄褐斑变浅,饮食明显增加,月经正常。又继服药两个月,面色白净,皮肤变润,体重明显增加。

三、卵巢囊肿

患者,女,36岁,2008年3月就诊。近1年,月经量逐渐减少,色暗,经期推迟1周至10天,乳房胀痛,脱发消瘦,面色煤黄,脾气易怒,眠差,食少便干,脉沉细苔腻。彩超检查:左卵巢囊肿3.2cm×1.9cm。

大黄䗪虫丸3g×2丸,日2次,空腹服用。另给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10剂。药后饮食增加,睡眠好转,复给上方10天量。三诊:月经量增多,色红,体重增加,给桂枝茯苓胶囊及加味逍遥丸,15天量。3个月后月经正常。彩超检查:卵巢囊肿减至1.2cm×1.0cm,继续服用丸药。

四、黧黑斑

张某,女,43岁,2008年11月初诊。患者因颜面出现黄褐色色素斑3年,近期加重而来就医,患者经营外贸生意,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进食无定时,常感疲乏无力,腰膝酸软,夜寐多梦,月经量少色暗,行经腹痛。舌暗,苔薄少,脉沉细。

治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法。处方:熟地12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生黄芪15g,首乌藤30g,鸡血藤30g,甘草6g,姜黄10g。7剂水煎服,送服大黄䗪虫丸。调治4个月,患者精神改善,体力增强,月经量增多,颜面黄褐斑色泽变浅。此病因人至中年,肾气渐衰,长期过劳耗伤气血,肝肾两虚,血瘀络阻所致。《景岳全书》“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故气血两虚,肌肤失濡,络脉颜面失养,则黄褐斑现于面部。治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法。

上述疾病均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血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故活血祛瘀为治疗大法,并贯穿治疗的全过程,而在不同时期,应根据患者主诉症状辨证予以相应调治。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