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质疑导学)
2021-11-08 | 阅:  转:  |  分享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质疑导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语,理解意思。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
数据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重点:凭借语言文字材料,了解谈迁写《国榷》的过程,体会谈迁之所以在逆境中有不屈
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是因为他有打不垮的信念。教学难点:能从谈迁的故事中受到启迪,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坚强地面
对困难和挫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名言: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过渡:这几句话,正是史学家谈迁的真实写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谈迁,去
进一步认识他。3、板书课题,齐读。(二)质疑。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提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2、学生提问,并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对于一些学生通过读书就能解决的问题,随机解决)3、教师引导归纳,整理出以下三个关键问题:①谈迁遭受了什么厄运?②厄运给谈迁带来
了怎样的打击?③谈迁是如何面对厄运的?(三)解疑。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心地、深入地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随时记下自
己的想法和感受。2、组织交流。问题①谈迁遭受了什么厄运?(1)指名回答,并读有关语句。(第二自然段)(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
小偷的憎恨。过渡: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对谈迁来说该是怎样的打击呀!问题:②厄运给谈迁带来了怎样的打击?(1)指名用一个
词语概括回答。(致命)①什么叫“致命”?②为什么说是“致命的打击”?(2)哪些词语和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谈迁遭受的是“致命的打击”?请
你画出来。①出示: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②他的心情怎样,(极其痛苦,甚至是绝望啊)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3)茶不思,思什么?什么叫夜难安寝?是啊,他夜难安寝,辗转反侧,又在想什么呢?(3)为什么书稿的丢失对谈迁是致命的打击呢?①引导学
生找到第一自然段中的几个数字,读一读,想想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②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仅仅是几组枯燥的数据吗?
不是了,此时的数字都充满了生命了。让我们带着感受,读出有生命的数字吧!③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A
、“一点”是多少?B、为了这“一点”,谈迁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值得吗?C、从这“一点”中,你有什么感受?④小结:为了这一点的史料,
谈迁就走了一百多里路,那完成这部500多万字的巨著,谈迁该付出多少的努力、多少的辛苦、多少的心血呀!现在书稿丢失了,对谈迁的打击难
道还不够致命吗?(4)抓住数字和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过渡:有些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会垂头丧气、唉声叹气,这些人是怯
懦的。那谈迁在遭受到了这致命的打击后,也是这样吗?他又是怎样面对的?问题3、谈迁是如何面对厄运的?(1)自由发言,交流。(2)再细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三自然段,画出能够打动你心灵的词语,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3)再次交流①信念——坚定出示:很多人
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谈
迁没有被厄运打倒、而是坚强地“站”起来的?是什么在支撑着他?B、抓住“并没有”、“很快”、“下决心”、“从头撰写”等词语,朗读体会
谈迁信念的无比坚定,不可动摇。②行动——坚持A、谈迁又付诸么行动?指名读句子。出示: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
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
时间已经不多了。B、你从谈迁的第二次行动中感受到了什么?c、抓住“四处寻访”、“一袭破衫”、“终日奔波”等词语,想象画面,感受谈迁
治学刻苦、信念坚定的精神。③“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再多的困难都压不倒谈迁,再大的厄运都打不垮谈迁,终于,经过几年的奋
斗,新的《国榷》诞生了。引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再次感悟《国榷》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和谈迁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4)整读二、三自然段
,加深感悟。(四)总结升华。1、学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2、出示课文最后一节,齐读。3、再次出示名言,内化体验。(五)作业。搜集类似事例,举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故事会。1/4
献花(0)
+1
(本文系潮流文库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