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2021-11-08 | 阅:  转:  |  分享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了解故事内容。2.读懂故事,理解寓言的含义,懂得做事不
能自欺欺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摇铃铛: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说说描写声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出示铃铛
。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二、了解故事。1.放动画,
听故事。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掩耳盗铃,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堵。连起来说一下这个
词的意思。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了,我们来看书吧。三、初读感知。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和新词新朋友。学生
自由读文,在书上圈画。放课件:看,我们的新朋友快乐地跑来参加我们的学习呢!你们愿意同它们交朋友吗?2.课文很短,只有五句话,老师相
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读给同桌或授课老师听听。3.指名读。现在请同学们听听课文录音,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读读吧!4.我们读的读,听的听,
故事已经在我们的小脑袋里住下啦!你能简单地说说故事内容吗?四、再读感悟。1.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文章,看一看插图,还可以试一试
铃铛。思考:那个盗铃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2.学生联系上下文、看图、做实验等方法谈。相机出示句子: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
见响声了吗?还可以怎么说?哪句好?读一读再说说:他认为谁听不见?你们都知道这个常识,那偷铃铛的人知道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的?“那个
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两个“会”字,前一个能去掉吗?用“只要……就会……”说一句话吧。3.你们
还有问题吗?4.是啊,后来会怎样呢?我们把大家想的演出来好不好?五、表演明理。1.在表演之前,我们首先要找出文中写偷铃人动作的词,
再加上你的想象和几个同学演一演。教师适当给予指导。2.师生参与表演:小偷被抓住了,我们要教训这个小偷,你会怎么说呢?3.欣赏表演。
六、深化理解。讨论:1.读了故事,看了表演,你能用一句话来评评偷铃人的行为吗?可以是一个成语或俗语。2.你愿意做那样的人吗?你从这
则故事体会到什么道理?七、联系生活。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说一说。八、拓展延伸。1.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
事?从哪儿知道的?2.你们学了寓言后,举办一个寓言故事会好吗?请更多的老师也来参加吧!3.选择作业:①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②
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③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2/2
献花(0)
+1
(本文系潮流文库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