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最励志的故事就是穷小子好好读书,中状元,娶公主,当驸马,衣锦还乡,报恩爹娘。
当然,也有坏人,比如说,铡美案中陈世美就是中了状元当驸马,贪图富贵,杀妻灭子。
不管怎么说,都觉得状元和公主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公主就是为状元生的。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才知道压根就不是那回事儿,从唐朝到清朝,历史上主要朝代中有籍可查的文状元有504人,基本上没查到有几个当驸马的。
历史上确实查到当了驸马的状元,只有唐代一个叫郑颢的伙计,一个婚姻很不幸福的男人,一个为此怀恨一生的男人。
郑伙计是名门之后,他爹当过宰相,他本人是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的状元。当驸马是他高中状元之后又过了几年以后的事情。
唐宣宗李忱委托当时的宰相白敏中(白居易的一个堂弟)为女儿万寿公主找个士族女婿。白伙计就推荐了郑伙计。
这位老白同志很不地道,当时人家郑状元正在回老家娶媳妇的路上,他以朝廷有紧急公务为名,让郑状元立马返京。
郑状元半路接到命令,只好中止婚娶回京。结果一回到京城,就接到了皇帝命他和万寿公主成婚的圣喻
郑状元自然不敢抗旨不尊,只好退了以前的婚约,改娶公主,当了驸马。
这驸马爷绝当得很不舒服,很不幸福。虽然结婚前,宣宗就下过二道诏书,要求闺女奉舅姑宜从士人法,结婚后又再三告诫女儿不得轻慢夫君!不得干预时事!但公主骄矜惯了,对皇帝的口谕和圣旨根本不当回事儿,平常也不太把状元当回事儿,郑状元病重之际,万寿公主不管不顾,兀自到慈恩寺看戏取乐。
知道这一情况后,唐宣宗颇为感慨地说:“我一直闹不明白读书人为啥都不愿意与皇家结亲,现在看来,他们确实有不愿意的道理!”
因为婚姻生活不幸福,郑驸马一直对他和公主的大媒人,也就是白居易那个宰相弟弟耿耿于怀,怀恨在心,一有机会就向老丈人告老白的黑状,老白对此也心知肚明,惴惴不安。
状元很少有人娶公主当驸马,固然有皇帝闺女骄横难伺候一般人不敢娶、娶了一般不幸福的原因,更有人家公主瞧不上穷酸读书人的原因。
除了郑伙计这个少有的成了驸马的状元,文中还介绍了个驸马未遂的状元。
文中说,南宋开庆二年,理宗想选尚未成婚的新科状元周某某为驸马,召见时,公主在屏风后面看了看,觉得周某人长得不够英俊,坚决不同意,此事就此作罢。
状元和公主难以婚配的最大原因,应该是门不当户不对,状元不敢娶、不愿娶公主,公主也不喜欢只读圣贤书的状元。
除此之外,年龄不太合适也是现实问题。状元比现在的博士难考,好多年全国才出一个,读书人考取功名,得先考上秀才才能考举人,考上举人后才能考进士。范进中举都七十多了,正常情况,状元成为状元时,大都不年轻了,往往已成婚配。而公主嫁人一般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很难有年龄合适的未婚状元。
读到这篇文章之前,老觉得考上状元做驸马是标配,真没想到状元基本没有当驸马的。
有些东西,很容易以讹传讹。
2021年10月31日